▲古法熬制茶膏 / 视频 梓业 茶膏是将云南特有的乔木大叶种茶叶经过加工与发酵后,通过特殊的方式将茶叶中的纤维物质与茶汁分离,将获得的茶汁进行再加工,还原成更高一级的固态速溶茶。 茶膏是普洱茶五种形态“砖、饼、团、沱、膏”之一,也是世界上第一款“速溶茶”。 茶膏从中国唐朝茶圣陆羽所著的《茶经》中有记载开始,已有千年历史。由于茶膏制作工艺繁杂,100公斤茶叶方可提炼5公斤茶膏,因此极致珍贵。 唐代 初现茶膏雏形 茶膏,最早出现在唐代,并以民贡的方式出现。茶膏最早是指茶叶膏化。陆羽就曾在《茶经》中对这种制茶工艺归纳为十四个字,即“采之、蒸之、捣之、拍之、焙之、穿之、封之”。这里的“蒸、捣、拍”三个工序极易将茶叶中的部分茶汁与纤维物质分离,在空气氧化作用下,出现膏化现象。但是,这种“膏化”现象并没有将茶汁与茶叶中的纤维物质彻底分离,仅是让“膏”仍然保持在茶饼的表面,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茶膏”。 吴任臣《十国春秋》记:“贡建州茶膏,制以异味,胶以金缕,名曰耐重儿,凡八枚”。大意就是“作为贡品进贡的茶膏,外部用金丝芽装扮,显示贵重,而且数量极少,只有八枚,不像其它贡茶以多少担计算”。因此,茶膏一开始就是皇室饮品,身份高贵。 宋代 茶膏真正形成 宋代是中国茶业发展史上一个有较大改革和建设的时代。宋代饮茶风俗已相当普及,朝野“茶会”、“茶宴”、“斗茶”之风盛行。帝王嗜茶也数宋代最甚,宋徽宗赵佶更是爱茶痴迷,亲自撰写了《大观茶论》。 宋代的制茶者对茶叶的膏化现象比较重视。他们认为茶叶中出现的“膏”,是茶中珍品。北宋赵汝砺的《北苑别录》第一次揭示了宋代制作茶膏的方法。“茶既熟谓茶黄,须淋洗数过。方入小榨,以去其水,又入大榨出其膏”。这段话的意思是:蒸熟的茶叶称“茶黄”,茶黄得淋水数次令其冷却,先置小榨床上榨去水分,再放大榨床上榨去油膏。 宋代将此方法获得的茶膏,作为独立的茶品纳入宋代的茶品名录。如北宋第一位茶著者陶谷的《茗荈录》中,就将两款茶膏纳入其中:一种是“玉蝉膏”,另一种是“缕金耐重儿”,标志着茶膏作为独立产品的存在。 不幸的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下诏罢造龙团凤饼,全部改为“散形茶”,这种茶膏这种制茶工艺在明代戛然而止。 清代 普洱茶膏正式定名 虽然明朝废止龙团凤饼,但处在边疆地带的云南,或许由于远离京城的原因,借助“茶马古道”的交易继续着团茶与饼茶的生产,但这一保留却为后来清朝普洱茶的繁荣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到了清代,伴随着云南普洱茶的繁荣,茶膏的制作再次悄然出现。 最初是由云南土司采取大锅熬制方法,这种用大锅熬膏的方法很快通过茶马古道传播到西藏,并迅速被西藏上层人物所接受。藏族地区的饮茶与汉族不同,他们更喜欢熬茶或煮茶的方法,因此对大锅熬膏情有独钟。很多大的寺院甚至自建熬茶间,其熬制出的茶膏专供活佛级以上的人饮用。 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给云南总督鄂尔泰发圣旨,责成他亲自监督,选取最好的茶叶,制成茶膏,进贡朝廷作为贡茶。此时的茶膏就是普洱茶膏的前身,云南土法制作。 后来乾隆执政,将茶膏由皇室“贡品”转为皇宫“御制”。清宫“御茶房”的制茶工匠们创造了“压榨制膏”工艺,使得茶膏的品质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普洱茶膏一跃成为宫廷御品,成为“皇权”和“国礼”的象征。 1911年,清朝灭亡,代表着古代茶膏制作工艺最高水平的宫廷普洱茶膏随之湮没,茶膏由此进入了长达百余年的隐退期。 近代 茶膏重现 2004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将鲁迅先生保存的普洱茶膏(3g)拿出来拍卖,以1.2万元的价格成交,轰动一时。 2007年,1块重82克的清宫普洱茶膏以82万元的高价收购。 2010年,一盒清宫普洱茶膏被拍卖,以100.8万元的天价成交。 目前,清光绪年间制作的普洱茶膏仅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几匣,堪称国宝。 了解更多内容,请添加官方微信: longtangwencha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