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会议上法国海军的主力舰吨位配额为何那么低

1921年,美英法等世界主要强国在美国华盛顿召开会议。会议就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利益分配和军备问题进行谈判,海军主力舰吨位配额问题成为会议的争夺焦点之一。为限制各国海军力量,遏制新一轮的海军军备竞赛,美国、英国、法国、日本、意大利等主要海军强国在会议上进行了激烈的博弈。经过激烈的博弈,美英日法意五个主要海军强国签订了《五国海军条约》,确定五国海军主力舰吨位比例为5:5:3:1.75:1.75,即英国和美国为52.5万吨,日本为31.5万吨,法国和意大利为17.5万吨。在条约中,法国无疑是失败者之一。

作为世界第二大殖民强国、传统的海军强国,法国长期保持着世界第二海军强国的头衔,一直是仅次于英国的海军力量。尽管德国崛起后,德国海军超过了法国海军。但一战后,德国战败,世界第三的法国海军不仅没有重回世界第二的宝座,反而跌落到世界第四位,被美国和日本超过,海军主力舰也只得到了17.5万吨的配额,滑落到和意大利一个级别。法国是一战的战胜国,在一战中做出了重要贡献,其国家实力也不弱,为何法国海军会遭到如此严重削弱,配额竟然还没有日本多?

首先,华盛顿会议是一次列强分赃会议,会议是以各国海军的现有实力为基础、以国力为支撑的外交博弈。在一战中,法国海军遭到了严重的削弱,损失惨重,加上法国财政匮乏,因此海军发展非常缓慢。一战前,法国海军拥有主力舰28艘,海军总吨位约为70万吨,而到华盛顿会议前,法国只有10艘无畏舰,海军总吨位仅仅为22万吨,而且存在严重的舰只老化等问题。反观当时的英国、美国和日本,三国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了海军上面,掀起了激烈的海上军备竞赛,海军实力比法国强大的多。为争夺海上霸权,三国都抛出了庞大的造舰计划。华盛顿会议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遏制这种疯狂的海军军备竞赛。华盛顿会议上限制海军军备的谈判一定程度上就是以各国现有海军实力为基础进行谈判的。

由于法国海军在实力上远远落后于其他三个国家,所以缺乏足够的话语权。事实上,美英日三国最初磋商的时候根本就没理会法国,不是法国抗议三国压根就不鸟法国。当然,法国作为具有影响力的大国,三国也不能置之不理,三国担心法国一意孤行拒绝谈判,并私自扩大海军。所以在三国达成基本一致后,开始考虑法国海军的问题,意大利也被列入考虑的范围。在谈判中,法国提出了35万吨的造舰计划,这个建造计划比英法给日本的配额还要多,所以该计划遭到美英日三国的反对,尤其是英国表示了强烈的不满。英国提出如果法国增加配额,英国也将提高自己的配额。美国和日本担心英国漫天要价,所以协助英国打压法国。面对三国的联合打压,法国被迫接受了17.5万吨的主力舰配额。不过为了安抚法国,三国在护卫舰等轻型舰只以及潜艇等方面做出让步 ,最终使得法国接受了《五国海军条约》。此外,为了制衡法国,在英国的提议下意大利取得了和法国相同的配额。法国就这样成为华盛顿会议海军谈判的失败者。

【免责声明】图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