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的钻石与伤疤”,你所不知道的贝聿铭



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我想先做一个假设。


假设今天有人要在故宫午门前修建一个大型入口,风格后现代主义,充满了未来感、太空感,乍看之下,跟已经历经600年沧桑的古典美的故宫完全不搭调。


这个方案除了极其“未来”之外,还充满了异国情调,与中华传统文化有着较大背离。


该修建方案会花费我们大约500亿人民币,修建时间可能会长达五六年。


而且,设计师还是个外国人。


网上有着非常多反对的声音,不论是网民、媒体还是权威专家,十有八九都表达着极力的反对,有甚者还说这个方案简直就像是在故宫的脸上划了一道伤疤



此时,故宫方有点承受不住舆论的压力,决定使用公投的形式让国民来决定,你会作何选择呢?


在这样的描述之下,我想你可能会投赞同票,因为你或许猜到了会有反转。


但如果是真实遇到了这样的事,我觉得,绝大多数人可能会投反对票。


类似这样真实的故事就曾发生在——


于2019年5月16日逝世的华人建筑设计师贝聿铭身上。




巴黎的钻石与伤疤


1981年,法国开启“大卢浮宫计划”,准备对卢浮宫进行大规模改造。


当时新上任的总统密特朗十分欣赏贝聿铭的设计,于是贝聿铭成为了此次的建筑设计师,他提交了一个“玻璃金字塔”方案。


毫无疑问,这个方案引发了巨大的抵抗。在建筑上,法国人意外的保守。


现在被视为法兰西象征的埃菲尔铁塔,当年“毒舌的”法国人是这样评论的:


“一根由钢铁铆接起来的丑陋无比的柱子,将会给这座数百年气息的古城投下令人厌恶的影子…”


埃菲尔铁塔差点就因为舆论被销毁


贝聿铭,美籍华裔,想在卢浮宫的门口造一个玻璃的金字塔。


法国人民当然不会同意,因为卢浮宫在法国不仅仅是一座建筑,它还是法兰西历史上最著名、最古老的宫殿之一。它凝聚了一个国家的历史,还是艺术的顶级殿堂。


卢浮宫


贝聿铭带着设计稿,在接受法国历史建筑高级委员会的审查时,会议上充满了吵闹和敌视。贝聿铭回忆道:他们根本不听我解释,就是一个个轮流攻击我,而且攻击我的都是名人,都是建筑学院、美术学院里,那些最有名、最受尊重的人。


人们质问他:“你为什么要到巴黎来毁掉我们的建筑遗产?”


为贝聿铭提供法语翻译的女士哭了,她停止翻译免得让贝聿铭痛苦。

 

法兰西晚报》头版巨大篇幅刊登了贝聿铭的金字塔模型,标题为《新卢浮宫已经激起公愤》,作者还在编者按中加了一句:“可怜的法国。”大意为法国伟大的建筑竟要遭受这样的毁灭性打击。


此后的法国掀起了一场巨大的舆论之战,法国政府不得不把玻璃金字塔1:1建制的模型放在广场展示,4天的时间,有6万的民众前来参观。



看过之后,大部分反对的人们改变了主意。


它的体积并不大,不会对卢浮宫造成破坏性的影响,甚至相当和谐,建筑本身抽象、简洁,体现出现代主义建筑对几何、简约性的追求,和古老的卢浮宫相对,反而拥有一种现代和古典交融的美感。


卢浮宫


贝聿铭终于获得了人们对修建玻璃金字塔的认可,但修建过程中的困难也接踵而至。


玻璃金字塔的结构是钢筋+玻璃,贝聿铭要求非常严苛,玻璃的安全系数必须极高、完全平面、完全透明,以便能够从金字塔内部看外面的卢浮宫不会有任何变形,甚至因为玻璃颜色造成的改变都不允许。


但在当时贝聿铭要求的完全透明、无色的玻璃法国是没有的,工程师试图说服他,这个计划过于理想化,不可能实现。


但几天后,贝聿铭拿着一块完全透明的玻璃出现了,这是德国人用在喷气式飞机上的玻璃。只有这种玻璃,才能达到贝聿铭的要求。



万幸,法国工程师们改造工艺,制造出了这样的玻璃,1989年,整个工程顺利完成,才有了我们今天看见的玻璃金字塔。



玻璃金字塔特别不仅仅在凸显在外观上, 在功能上也相当完备。


贝聿铭设计的玻璃金字塔解决了博物馆的入口问题,它正下方是拿破仑大厅,从这里出发,可以连接起博物馆、菲利普·奥古斯特地下墓穴,以及所有公共接待空间。


改造前的卢浮宫只有一个入口,如果要看蒙娜丽莎,必须从另一端的黎塞留馆走过来,路程是今天的三倍,他的设计为人们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性。


不仅如此,玻璃的金字塔还引入了自然采光,解决了地下展馆光线问题。



贝聿铭设计的金字塔真的成为了卢浮宫内飞来的一颗巨大钻石。


从争议到骄傲,人们争相为贝聿铭鼓掌,法国民众更是沉迷其中,这座建筑被誉为是法兰西走向新世界的标志,也成为蜚声世界的标志性建筑。


那么,有如此卓著的成就和超前的设计理念的贝聿铭先生,到底是什么来头?



 让光线来做设计


1917年4月26日,贝聿铭出生于中国广州,祖籍苏州,是苏州望族之后,苏州狮子林曾是他家族的产业。


在高中毕业后,贝聿铭赴宾夕法尼亚大学攻读建筑,梁思成、林徽因、杨廷宝等人都是从这里毕业的,然而宾大建筑系忠实服从19世纪的艺术体系,要求学生要求学生绘制精巧的设计图,这把贝聿铭吓住了,于是转到麻省理工学院改学工程。


在麻省理工学院,贝聿铭结识了校长威廉·爱默生,他在贝聿铭的图纸中发现了非凡的技能和想象力,劝贝聿铭改学建筑学。


他对贝聿铭说:年轻人,别胡说,我还没有碰到不会画画的中国人。”


我们差点就错过了一位建筑大师。



在哈佛大学攻读硕士期间,贝聿铭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格罗皮乌斯,现代主义最有名的设计师之一、建筑大师、包豪斯建筑创始人。


有一次,贝聿铭在格罗皮乌斯的课堂上打断他,因为他觉得,“国际风格”不应该消融世界各地的风俗和特色,他反驳老师:气候怎么办?历史怎么办?传统又怎么办?

格罗皮乌斯说:很有意思,那么你自己做一个项目向我证实。


于是贝聿铭做了一个融合东西方理念的设计——上海艺术博物馆,格罗皮乌斯为之折服,称之为“我见过最精致的学生作品。”



跟随大师学习的贝聿铭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创作理念和风格。


1960年,贝聿铭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公司。他的作品多以公共建筑和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为现代主义建筑,他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追求建筑融合自然的空间观念。


贝聿铭


据粗略统计,贝聿铭设计的大型建筑在百项以上,获奖五十次以上,像法国建筑学金奖,第五届普利兹克奖,日本帝赏奖等,还在1986年获得了里根总统颁发的自由奖章。


而贝聿铭先生能征服世人的原因,除了过硬的建筑设计能力,还有他不畏传统、勇于挑战的精神。


他曾说:“在现代做建筑应该现代主义,不能往后走,要往前走,唯一的办法就是往前走。”


贝聿铭


就像他喜欢“让光线来作设计”,但他的设计却从来没有过重复,永远具有着前瞻性。


比如贝聿铭先生在1991-1997年所设计的日本美秀美术博物馆。


由于地形的限制,这座博物馆80%的部分都埋在地下,但这座建筑的光线感却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甚至更佳。


只在房顶设计透光部分,在阳光的照射下,馆内的藏品也显得更加神圣了。


日本美秀美术博物馆内部


而在2000-2006年内,贝聿铭老先生所设计的苏州博物馆则运用了另一种玩转光线的方法。


苏州博物馆


馆内多以落地窗或六边形窗户为主,既简洁大方,又能增加馆内的采光性,使游客们得到更好的视觉享受。


还有伊斯兰艺术博物馆,也是贝聿铭老先生在2000-2008年内设计的。


伊斯兰艺术博物馆


巨大的玻璃幕墙萦绕在银色穹顶之下,人们可以通过玻璃幕墙眺望窗外风景。


最让人惊喜的是,太阳光照射到玻璃幕墙后,会通过穹顶上的金属板被反射到室内,从而形成“光变幻、影就变幻”的美妙场景。


倘若不是亲眼见到,谁也不会相信世界上还有如此精妙的建筑吧。


贝聿铭在《贝聿铭全集》序言里写道:


“我最感兴趣的,一直是公共项目,而我认为最好的公共项目就是博物馆,因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总结。博物馆一直都是我的主题,不断地提醒着我,艺术、历史和建筑确实是合为一体、密不可分的。”


难怪贝聿铭先生被誉为“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贝聿铭的宝藏精神


突破常规,是贝老先生对待建筑艺术的准则,也是贝老送给世人的惊喜。


另一方面,这也突破了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我们在面对世界中的新鲜事物时,第一时间都会去思考它的不合理性,而很少去考虑如何改变这种不合理。


执着于眼前,那我们便永远也不能进步。


世界的发展开启于个人的前进,一路向前看才是生活的最终奥义。


贝老曾说:“我和我的建筑都像竹子,再大的风雨,也只是弯弯腰而已。”


其实贝老和他的作品更像松柏,跨过时间,穿越空间,他们一直在那里,屹立。


最美的建筑,应该是建筑在时间之上的,时间会给出一切答案。”


贝聿铭先生的开创性精神,对于美的创造,都凝固在他所设计的建筑里,成为一种艺术的养分,滋养着现在和往后的人们,值得被时代和历史铭记。



再见,贝聿铭先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