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拖延症


拖延症现象

我们生活中每个人多多少少都有,只是程度不一样。

——今天想去跑步,结果因为有事情拖延了,明天或者后天再去吧

——有作业还没有完成,但是却跑去玩游戏,看剧,总想着还有最后的时间期限

——领导交代的紧急任务还没完成,却忙活着其他不那么重要的事情,还安慰自己还好做了一些事情,并不是无所事事

——今天有一场面试,但却赖床了,匆匆忙忙的准备好过去,迟到了

1
拖延是什么

拖延症可以说是现代人的通病,我们在拖延中焦虑、懊恼,却还是习惯性的把事情延迟到最后,陷入焦虑——拖延——更焦虑——更拖延的状态里。到底是什么导致了我们的拖延,为什么我们总是找借口延误事情,怎么样才可以改善拖延,让我们生活的更好,有效率呢?

关于拖延症

要想改善拖延的情况,我们首先就要了解拖延是什么。

拖延:指推迟,延后我们需要完成的事情或任务。而拖延症是指自我调节失败,在能够预料后果有害的情况下,仍然把计划要做的事情往后推迟的一种行为。

拖延症不是简单的时间管理的问题,也不是品格问题,而属于复杂的心理学问题。它反映了一个人如何跟自身相处的问题。

  02

拖延症的根源是什么呢?

在2007年,卡尔加里大学的心理学家皮尔斯.斯蒂尔发表了一篇评论,对将近800项拖延研究成果进行总结。最终,找到4个拖延最可能的原因——对成功没有自信、讨厌被委派任务、注意力分散易冲动、目标和酬劳相差遥远。

而经过其他心理学家的研究认为还有其他很多东西被忽略了。

《拖延症心理学》的作者流行心理学医生——简.博克和莱诺拉.袁,20几年专注研究拖延主题,在心理治疗和心理分析的私人诊所也处理了很多个案,探索拖延症的深层处背后的心理学奥秘。在本书,他们给出了关于拖延症根源的研究看法。


拖延症根源----情绪

其实,大部分的拖延者之所以拖延是为了逃避自己的某一种不舒服的感受,在事情的背后隐藏着情绪的波动。在拖拖拉拉的背后其实是因为害怕自己无法被人接受,害怕失败,恐惧失败。为了回避这种感受,拖延者选择逃避。

压力这也是拖延的情绪因素之一。生活在现代社会有太多的竞争,承受太多压力,只有成功才可以躲避压力,而在如今社会的匆忙步伐中,很多人躲进了拖延的避风港。

另外,有些人会将自我价值感建立在自己的能力上,而认为自己的表现就反映了自己的能力,人们通过拖延来安慰自己:要是再给我几天,我可以把它做得很好。让自己相信他们的能力要大于其表现,他们宁愿承受拖延所带来的痛苦后果,也不愿意承受努力之后却没有实现目标的羞辱和愧疚感。


拖延症根源---主观时间和客观时间的冲突

我们对时间流逝都有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是不可量化的,无从比较,这就是“主观时间”,它是我们对于钟表之外时间的经验。当我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时,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当在焦急等待或者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会觉得一分钟过得有一小时那么长。

很多拖延者会把时间当作需要对抗制服的对手,对待时间的这种态度让他们行为更拖延。

如果你的主观时间和客观的钟表时间冲突,不愿意也不能认知到自己的时间和钟表时间有很大的差异,就很难对最后期限有合理的预期,稳定完成自己的任务,或对自己可以用多少时间做完这事情没有概念,而且,如果别人的主观时间和钟表时间更加贴切,你们就很容易在时间观念上有争执,而这样的矛盾,或许会使拖延变本加厉。

拖延症根源---家庭背景、社会关系

拖延除了能够保护一个人免于遭受他人评断,免于陷入与人抗争之外,还能够调节跟其他人的亲疏关系。维护一定的人际距离,无论亲疏如何,对一个人心理上的安全感和舒适感而言都是至关重要。

你在以往的家庭关系中所受到的影响很可能在你的生活中会延续下去,并可能在维护你的拖延倾向中起到一定的作用,对自己在社会角色和文化角色上的忧虑或许也是构成你拖延习性的一个因素,它会影响到你的自我感觉以及人际关系。



最后,还有研究显示,智力和拖延没有关系,所以我们不应该认为拖延是低智商的表现。在拖延方面,男人比女人程度深,而年纪大的拖延越少。


文字:网络

排版:杨甜甜

审核:汪然   孙雨欣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