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移民如何谋生?蒙特利尔华人生计之我见

遇见一群北美私校妈妈,

听她们聊天聊地聊儿女,

看她们写东写西写生活,

了解最真实的北美生活和教育!



文|乐妞妈


“ 这一篇给大家列举一下我所看到的华人在蒙特利尔的谋生之道。西山上蒙牛家的不认识,开发房地产的豪们够不到,买地买酒庄的也不熟。我等屁民们在蒙特利尔继续发挥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不断学习新技能,充分掌握微商营销,挖掘潜能。先低到尘埃里,再开出一朵花······ ” 

老移民的活法

老移民和新移民除了移民时间的长短,其实更主要的是际遇的不同。

更早的移民我没有接触过,我接触到的一些90年代出来的技术移民,很多有着高学历,而且在国内也曾有不错的工作。当时中国处于改革开放初期,改革成果虽然初现,但是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还显得很落后,那一批人出于种种原因放弃国内的生活,来到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期望新的机遇和发展。

那个时候移民成本虽然很低,但是出来的人经济上都不宽裕。出来后马上要解决的就是生存问题。学法语cofi是一个很好的过渡。蒙特利尔对于低收入阶层的福利还是不错的,夫妻双方去读法语,孩子申请牛奶金,基本上第一年吃饭的问题就解决了。

政府这种有补助的法语班有很多,所以一部分人就在各种法语班里混补助,混10年的我都见过;

还有一部分人一年之后进入职业学校攻读专业,毕业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比如护工、卡车司机、电焊工等;

还有一些牛人,考了证,做了持证的律师、医生、公证师、注册会计师,真正的高薪职业,一跃进入中产阶级。其中的艰辛也不言而喻;

更有一部分有冒险精神的,就做起了小买卖,最常见的就是depanneur,也就是小便利店。

这个我比较了解,一是因为身边就有2、3个开depanneur的朋友,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我登陆之前,联系上我妈妈的一个老同事,他们早年移民,就开了depanneur。我一个人带着乐妞,想着有个熟人关照一下,非常相信他们,然后高价买了他的房子,他的depanneur就在房子隔壁,后来发现门前一大块空地就是毒品交易地。我搬走后,不远的公寓还发生了枪杀。

那个时候他们到处在找生意,估计挣到钱了,想做些其他投资。depanneur已经租给别人,自己还开了酒吧,我印象很深的是,他们每晚都要去酒吧,把老虎机里的现金取走。言语里都是生意不错的调调。我想这部分开店的人应该是那批一穷二白的技术移民里最早富起来的。6年前他们已经在南岸买了60多万的房子,还有一些物业出租。几年前有个人写了两本书,一本是《我在蒙特利尔开店的日子》,还有一本是《我在蒙特利尔开酒吧的日子》,详细描述了这些人的生活轨迹。日子的确很苦,每分钱都来的不容易,所以能够嗅到一丝一毫钱的味道。我至今耿耿于怀的不是高价买了房子,而是明知道我一个人语言不通,带着个四岁的女孩,把社区治安这么差的房子卖给我。忒不地道了!那套房子卖了两年,我的中介说,有一次一个要签约的客户在房子周围碰到两个巡逻的警察,就询问周围的治安,警察对他说:这个房子给钱都不要。两年后,房子才低价卖给了一对黑人夫妻。

现在虽然有很多早年开店的卖了店,但是接盘的还都是中国人,华人开depanneur的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蒙城的大街小巷,95%以上的便利店都是中国人开的,开店的博士一抓一把。

上学、开店、打labor工,构成了90年代技术移民的生存常态。现在这些人都在蒙特利尔扎下了根,有了自己的事业和一片天地,孩子也都上了大学,成家立业。

新移民的过法

这几年的新移民都是赶上了国内好时候的!就算是技术移民,也和以前的不一样,都是有技术,兜里也不缺子,多少有点家底的。

眼见着乐妞的班级,从学前班时只有三个华裔,到现在中国孩子过半。华人涌入的速度大大超出移民正常审批数量,其中有大量移民身份还没有正式下来,但是希望孩子早点入学的预备移民,孩子拿着学生签证,父母或者一方持旅游签陪读。

还有一些魁省移民从外省回流的。蒙特利尔一直是不留人的,因为移民政策相对宽松,所以很多人都以此为跳板,拿到移民身份后就直接登录多伦多或者温哥华了。但是近年来有一种说法,说魁省移民必须在魁省生活一段时间,有纳税记录,不然会影响以后的身份续留,所以出走的回来了不少,新来的也不敢走了。

另外因为魁省独有的移民项目PEQ,家长读书,然后申请移民,孩子和配偶就可以一起过来,所以近几年也有很多人通过这个项目办理移民。

这三部分人群加上常规的技术、投资移民,以及留学生,让这两年蒙特利尔华人数量持续增加。

华人数量的激增,直接催化了蒙特利尔的房市,据说去年新增100多个华人持照房屋经纪,还有一大波正在路上。这几年蒙特利尔投资移民比例加大,屡屡成交几百万的豪宅,百分之四的经纪提成,买方卖方经纪各拿走一半,一套房子动辄几万甚至10几万到手。我前两天去看车,车行的人说,华人卖房经纪的标配是大奔啊!利益的驱使下,让房屋经纪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但是挣这个钱是有门槛的,魁省经纪证现在是需要法语考试的,所以现在还想吃这碗饭,要先过法语关。

房产市场的火爆同时也带动了保险、贷款、理财行业。这些也都是有语言门槛的,需要考证。

所以很多混法语班的,工作不理想的、收入低的人,纷纷加入考证大军,看准这几年蒙特利尔的挣钱机会,终于有了点用武之地。

语言好的去卖房,钱多的来买房。华人喜欢房地产,又精于这方面的投资,所以house啊,公寓啊,不见房的楼花啊,现在要当白菜抢的。house买来装修一下加价出售、公寓用来出租、楼花买了涨价就赚。不过加拿大关于房产投资的限制很多,投资房税收也高,为了遏制炒房,只有自住房收益才是免税的,买卖房子想赚得像国内一样盆满钵满,是不可能的。

除了买房,华人还买幼儿园、买学校、买楼、买地,开店的也不仅限于depanneur了,满大街的寿司店生意兴隆、奶茶甜品店用微信支付、中餐馆的种类也丰富起来,送餐app已经应运而生。

微商们适时而出,理发群、蛋糕群、凉皮饺子包子群,鸭脖、肚丝、麻辣鸡,烤鸭、烤串、小香锅,足不出户,送货上门。吃啥都有,吃嘛嘛香!

有手艺的卖手艺,没手艺的做代购,接送机,新移民接待,homestay,airbnb.......

有些人的确是为了生计,但是还有很多人并不缺钱。一方面是在国内挣惯了钱,一下开始吃老本,感觉不舒服;还有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希望更好的融入社会,不要脱节。经济上宽裕,为人处事从容很多。

我接触这样的人比较多,对我促进很大。我隔壁的邻居,老公开着奔驰接送机,家里还做起了airbnb;另一条街的邻居,带着三个孩子,读完了麦吉尔的语言证书班,如火如荼的做起了在线教育;山上的朋友生了二胎,自己装修了房子,现在在读高中攻读化学,已经找好了项目,未来要投入环保行业;前两天壮壮妈告诉我,她正在给老外教授中国书法,干劲十足,充实有力;西西妈去读法语了,每天早上5点半起床,做好一家人的中饭,然后去全日制上学,她对未来有清晰的规划;金卡卡因为去美国买马,发现了商机;传奇女侠离婚后,大宴宾朋,然后在网络平台出售自己的国画作品,收获倾慕无数......

蒙特利尔一直因为人才流失严重,死气沉沉,缺少活力。因为福利好,所以就养了很多懒人。这两年我明显感到华人从事的行行业业都蒸蒸日上,没斗志的人也一下打了鸡血。

能出国的都是能人,华人一多,机会也随之来了,这个城市现在和以前不同了,沉寂了很久的人才们看到了施展的平台,蒙特利尔终于有了点生机勃勃的样子。

孩子们的未来

教育事业我要另辟出一段来说。先给妈妈下午茶的国内粉们打个预防针,想出国快乐教育,放养孩子的请stop。

多伦多和温哥华就别提了,不努力,不趁钱,分分钟被秒成渣的节奏。我刚退出了两个多伦多的教育群,实在压得喘不过气。

我发现我没有强大的内心,最近有点焦虑。乐妞进入四年级,成绩明显比以前落后。班上的华人孩子已经过半了,每个人都好优秀。国内新来的孩子不但才艺过人,英语熟练,连法语都杠杠的。

再过两年,估计乐妞的学校里西人的孩子连半壁江山也守不住了。照这个趋势看会的。多伦多的一些学校就是这样,学校里基本没有西人孩子,中国孩子们成绩优异,学校的排名也很靠前。但是我担心的是,孩子们失去了融入文化的最好时机。

低龄的孩子交友是非常容易的,没有文化差异,没有肤色区分,交友自然。但是大比例的同族集中在一起,会自然亲近,对其他族群造成压力,群与群各自隔绝,私下互动越来越少,很难再交到西人的朋友,特别是新来的孩子,更难进入圈子。

在这里提个建议,给低龄孩子择校,其实可以放弃看排名的习惯,找更适合孩子,更多元化的学校。中国孩子都有学习天分,小学阶段会学的很轻松,华人少,竞争压力小,孩子融入的快,对语言的促进也快,比单纯看排名择校会受益更多。

乐妞学校的华人孩子比例走高,和魁省的教育体制有关,短期内无法改变。到了中学,更多的国内孩子进入,西人还有其他的选择,就不会挤在竞争压力这么大学校了。在这里长大的华人孩子,只能加入竞争。

教育需求的旺盛,催生了众多的补课机构。前几天乐妞学校有一次数学竞赛,历年的题目我都看了一下,有20%都是课上没有教,超前的。我拿着让一个国内刚来的孩子看,那孩子说有些和奥数题目很像,有公式套用就能算出来。朋友说你可以报一个学而思网课,我扭头看了一眼阳光明媚,一脸无辜的乐妞,心想:苍天饶过谁?

今年大量的华人开办的补习班横空而出,你可以找到英语教奥数,中文教法语的能人。

我周围的孩子们,乐器人人会,英语法语都在补,数学要超前,机器人象棋编程学来开发智力,运动不能少,还要学中文。

海外的华人孩子挺难的,竞争其实还是在同类之间进行。西人的孩子和我们不在一个平台上。

重视教育是我们的传统,华人的孩子虽然高分,但是并不受欢迎。只是别人口中成绩好的书呆子不代表优秀,这里的优秀标准还有乐观、积极、阳光、身体健康......所以孩子们出来之后面临的还有性格和自信的塑造,其实比在国内养一个孩子更费心费力。

这篇文章写的委实不够全面,个人见解也显偏颇。请见谅!我本人不喜交际,脑子也不够活络,所以接触面很窄,所写即所见。大家路过看过无需入眼,权当茶余饭后的消遣。

择校?运动第一,学习第二!

加拿大房事:如何避免掉进买房陷阱

儿子在加拿大坚持体育运动?与升学有关系吗?

蒙特利尔生活成本大起底:吃穿用度


原创文章转载,请加微信:vivian59185918

投稿请邮件至:vivian5918@hotmail.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