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必看,逆袭传统育儿经--带娃的态度、智慧和格局

RaiseOurFuture文章作者 |  程毅博士


这几年,身边很多朋友陆陆续续结了婚生了孩子。


每当我在朋友圈看到他们分享的旅行日记,读她们的婚姻感言,总会被他们的温暖所触动。


如果你爱一个人,那就和她去旅行,如果旅行过后你们仍旧相爱,那就结婚吧!

 ——钱钟书《围城》


在旅行中往往会产生很多细小的问题,容易产生分歧。在衣食住行每一个环节都在考验家庭的默契度,磨合度,容忍度。所以想建立好的婚姻,家庭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就好了。在旅行中大家都能学到如何与对方相处,恰当的去处理问题。


孩子也是一样,在一段好的旅行中,能培养不断发现自我,激发自我,挑战自我的能力。而我们做父母的,都在这个过程里,变成更好的自己。



1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

他们看到的影像,是你反射出的样子


我们长大的过程,就是慢慢变成我们父母的翻版的过程。越来越多次的,在管教孩子的过程里,家长发现自己身上有我父母的影子。我常常惊讶的发现原来我的教育方式和我父母的有惊人的相似点。

最近我儿子迷上了愤怒的小鸟一类的电子游戏,回到家完成了作业以后总是要求更多的手机屏幕时间。我和他解释过很多次,过度的手机屏幕时间对眼睛和注意力都有负面影响,可是每次说了都没能听进去。我就问他为什么不听,他支支吾吾的说:

“你就这样做的啊,每天下班回家刷手机,吃饭的时候也要看手机,晚上睡觉前也要看手机。”

我就发现其实我自己带了个不好的头,影响了我的孩子,自此之后,我答应孩子:回家以后尽量少看手机,吃饭和陪伴家人的时候不看手机,但是在孩子睡觉以后可以看。发现我作出改变以后,不仅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也以身作则鼓励孩子尽量少接触电子屏幕,多参与读书,画画,弹琴,下棋,做运动之类的活动。

孩子真的是父母的习惯和行为的镜子,他们的脑子里一开始参照物就是和自己最亲密和信赖的人----父母,所以父母们务必要注意了管教孩子的时候不要光从孩子身上找问题,也要找找自己的问题。一味的说孩子是没有结果的,更多的时候一定要体察自己的问题才能改变孩子。


2

花时间去陪伴和了解你的孩子

问问你自己,时间都去哪儿了?



《穷爸爸、富爸爸》一书里有句话:

“所谓成功,就是有时间照顾自己的小孩。”



3

重新思考父母与子女的关系

记住你只是一个园丁,而不是一个木匠


这个年代的父母都很焦虑,他们的孩子也是。而这种焦虑感的来源,是我们对于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理解方式。现在的父母,往往把孩子们视为能够塑造成特定形象的实体。其实这样做对孩子和家长是很不利的。



4

父母的修养决定孩子的教养

每一个熊孩子背后都藏着一个熊家长


几乎所有的熊孩子背后都藏着一个熊家长。很多孩子的缺点从某种程度上映射了父母的不当的教养方式。


1.孩子嫉妒心很重:那是因为你总是拿别的孩子和他们比较。

2.孩子不懂得尊重别人的感受:那是因为你总是命令他们,不尊重他们的感受。

3.孩子很懦弱而不懂得为自己的权益争取:那是因为你经常当着别人的面,指责了他。

4.孩子粗鲁没有礼貌:很可能是受到父母或者家庭成员的影响。

5.孩子脾气很糟糕或者易怒的:那是因为他无法得到你足够的注意力,他只是不知道怎样可以吸引你的注意力。

6.对孩子的要求有求必应的:可他仍然喜欢抢其他孩子的玩具,那是因为你没有给他选择的权利。

7.孩子过于羞涩并且缺乏主见:那是因为你过早的帮助了他本来可以自己解决的问题。


子曰:“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就是先学会做人,品德修养好了,行有余力,才可以学习文化知识。而父母的品德修养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教养。养不教,父之过,而好的教养,是父母给孩子一辈子最好的财富。


5

记住每个孩子都不一样

善待孩子的天赋,爱心,和兴趣



摩根是第一个获得过世锦赛的,在中国出生的体操全能冠军,我们有无数奥运冠军,但还没有一个世锦赛全能冠军!她,是怎么做到的?



进行体操训练是一笔不小的费用,霍尔德夫妇在美国也不算很富有,为了善待摩根的天赋和兴趣,守护摩根脸上的笑容,夫妻俩咬咬牙,决定送女儿去学体操。经过3年的业余体操训练,摩根在6岁那年,进入特拉华州纽瓦克第一州立体操队,接受更专业的训练。15岁便开始了“成年国际精英级”的训练。

进行体操训练是非常辛苦的。从刚进入训练队时,每天除了完成上课以及课业作业以后,需要挤出4小时的训练时间,到后来摩根上中学时只能一周体操训练,一周回到学校补课。摩根很努力,很少抱怨,不管从平衡木上摔倒多少次,打个滚又站起来,继续练习。

母亲雪莉德虽然很心疼,但她把女儿的执著,坚持,和努力看在眼里,在背后默默的支持。她只是照顾好孩子的生活,在她委屈的时候静静的倾听,胜利的时候分享女儿的喜悦,失败的时候鼓励她,给她一个拥抱,并且尊重孩子的每一个决定。正是母亲的这种对孩子天赋兴趣的呵护,信仰,爱和支持,让这个曾经被抛弃的中国女孩儿,没有半点自卑的影子,而能够拥有昂首挺胸,眼神坚定,充满自信地露出12颗牙齿开怀大笑。

正是因为摩根父母的这种善待孩子的爱好和兴趣,让摩根自由的成长,在孩子背后的默默的爱和支持,加上摩根自己的要强的性格,天赋,和刻苦的训练,让这个蛰伏多年的花骨朵,终于在2017年一朝绽放。10月5日上午,在加拿大蒙特利尔进行的体操世锦赛女子预赛。平衡木上,摩根·霍尔德名列第二。 10月7日上午,摩根·霍尔德夺得体操世锦赛女子全能决赛冠军。2017年10月9日,女子平衡木决赛,摩根·霍尔德再收一枚银牌。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为什么有些孩子成功而其他人失败?成功是否仅仅取决于智力?成功是否总是来自那些在考试中得分最高的人?其实更重要的成功的品质与品格有关:像毅力,好奇心,乐观主义,和自我控制的技能。其实家长可以善待孩子的天赋和兴趣,按照园丁式,而不是木匠式的培养原则,孩子是否会更有可能找到自己的激情和成功的路径?



6

赏罚分明,一碗水端平,要注意爱的方式

对不起,指责并不是爱


中国的父母喜欢说:“我骂你是为你好!” 或者 “我说你还不是为你好!”之类的话来佐证自己的教养孩子的良苦用心。孩子慢慢明白了爱的方式,长大了,就会用同样的方式去“爱”自己的父母和孩子。对不起,请注意爱的方式,指责并不是爱。更重要的是,一味的指责效果往往更加糟糕。

赏比罚效果好,就像赞扬往往比指责来的更容易被接受。

我们不禁纷纷点头,孩子们不仅得到了大人的夸赞,也在物质上得到了自己劳动和付出的回报。奖励和称赞,有时候效果远远好过指责和批评。


7

不要只是嘴上说说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中国父母教育务实,看到的技能,各种补习班学的也是技能。但是很多软性东西是靠言传身教,并不是学习班或是书本可以提供。

中国的父母喜欢说,"照我的说的方式去做",而不是"照我的做的方式去做"。“言传”和“身教”,不可分离。道理很简单,举个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

看到别人乱丢下的垃圾,你可以选择口头抱怨别人没有教养乱丢垃圾,你也可以弯下腰,把垃圾顺手丢进旁边的垃圾箱。自己说100遍,不如带孩子做一遍。


8

记住孩子不只是你的私有财产

父母应该需要有自己的生活和追求


孩子的成长的不同阶段需求都在变化,而父母的角色也在不断的演变。不要因为你是他的父母,就想当然的认为子女是你的私有财产,你们有缘分一起走过人生的一大段道路,但是孩子最终是属于这个世界的。

是的,所有的孩子都会长大,在阳光下可以像个孩子,但在风雨中就要像个大人。孩子大了,父母纵使万般不舍,最终也要放手。


另外,孩子的人生代表不了父母的人生。养育孩子虽然是一项艰巨而耗时多年的重要的任务,但是你的人生应该还有自己的色彩和意义。



中山家长在线编辑

来源:RaiseOurFuture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