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的一个村子 我找到了真正的男女平等

大家好,我是田静。

多年前,我看过一部纪录片,里面介绍了泸沽湖附近一群“摩梭人”有些特别的婚恋习俗——走婚。

他们认为,男女双方如果结为伴侣,并不需要单独成立一个家庭,而是在女方同意的前提下,由男方到女方家过夜。

生下孩子则由女方的大家庭抚养,男性需要照顾的,是自己姊妹家的孩子。

纪录片虽清晰度不高,但给我带来的震撼却格外真切。

明明是在遥远的山区,他们却活的比我们更“文明”。这样的生活方式连母系社会都不算,是真正的男女平等!

最近,我和云南的同事提起这件事时,她告诉我“走婚”在当地已经基本消失了,现在最多只当是传统习俗,由导游简单地讲给游客听。

我知道后有些怅然若失,重新找到了那部纪录片,希望能介绍给大家也看一下:

在那与天空一样洁净的澄澈湖水旁,曾经的摩梭……

作者:不一来源:视觉志ID:iiidaily

上世纪90年代,导演周华山在摩梭山区生活了一年多,进行母系文化研究,并拍成纪录片《三个摩梭女子的故事》。长期以来,摩梭人一直被人所误解。母系氏族的生活方式,走婚文化……让他们不断被议论、被质疑、被恶意揣测。

然而当周华山走进摩梭人的生活中后,却收到了巨大的冲击和启迪。“没想到,跑了半个地球 ,居然在这个长期被人们视作“落后” 、“愚昧”、“无文化”的摩梭山区,才找到心中的桃花源。”摩梭人的婚姻观、家庭观和性别观,直到今天看来,依然令人反思良多。


关于平等

一位摩梭姑娘分享了自己的故事:她生完孩子后,有朋友打电话询问是男是女,结果她和母亲都只顾看孩子健康不健康,完全没注意孩子的性别。“当时只注意了手和脚怎么样,没有注意孩子是男的还是女的。”

摩梭人依然保留着母权制家庭形式。但却不存在男尊女卑,或是重女轻男的现象。重女而不轻男。男女双方都可以自由选择自己的感情,选择自己的人生。

现代社会谈及女权,其实何必一定要把男女敌对起来,不管男女,都有可能遭遇不平等,我们所追求的不是片面的男权或女权,而应该是平权。


关于独立

“如果我听别人说我是谁的老婆,我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他的,他也不是我的,怎么能说他是我的什么,我是他的什么。”“我是我,他是他,最多我会告诉别人,他是孩子的爸爸。”

忽然想起舒婷在《致橡树》中描述爱情的样子:不是谁攀缘了谁,不是谁歌颂了谁,不是谁滋养了谁,而是两个高大独立的个体,有着相同的信仰和姿态,像木棉和橡树一样,彼此独立,相互致敬。最好的婚姻永远是势均力敌,共同成长,拥有保持着独立的人格。


关于走婚

提到摩梭人,总不可避免的要说到“走婚”。男女双方不娶不嫁,不建立家庭,晚上男方会到女方家居住,白天仍在与母亲同住,如果有了孩子,孩子则由女方大家庭共同抚养长大。外界因走婚,常常觉得摩梭人“性随便”,实在是天大的误解。走婚只会发生在情投意合的男女身上,无关金钱、无关利益、无关门第,一生只与一个人走婚的摩梭人也不在少数。有游客来到摩梭人的居住地,认为只要看上了女孩子都可以走婚,甚至想让花钱进行走婚。

“很多游客一天到晚都想跟摩梭姑娘走婚,我们就会很客气地跟他说:你那么自信吗?你那么有魅力吗?你以为你那么帅吗?”

“一次一个游客要跟我们走婚,我们说不行。他让我们开个价,结果气得我立刻站起来打了他两耳光,我的一个朋友就跟她说:不要以为有钱就什么都能买到,如果你想要那种给钱的走婚,你就别过来了,你的家乡能走这个婚的比我们这边多。”

走婚的基础,是感情和对于女性的尊重。

在双方彼此关系没有固定下来时,是不会随便发生关系,那是对双方的不尊重,也是对这段感情的不尊重。


关于分手和处女

“如果有一天孩子的爸爸跟一个女人走了,跟我分手了,那没办法因为他的心都离开我了,我还把他绑在我身边干嘛?反正我还有那么大的一个家,有我的外婆、妈妈、姐姐、哥哥照顾我。”
“他的爱只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

走婚的摩梭男女分手后,仍可以自由与其他人重新进行走婚。喜欢便认真在一起,不喜欢便痛快放手,爱情只是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他们还拥有着一个大家庭的爱。

而对于摩梭人而言,也没有什么“处女情结”。爱情不该被那一块薄薄的所谓“处女膜”所定义。“摩梭人没有处女这个概念,看人不能这样看,对女人要很尊重。不尊重妇女,就等于不尊重自己的母亲。”


关于彩礼

摩梭人的家庭观念极其强烈。即使结婚,有了孩子,依然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一位摩梭的大叔,对“彩礼”的观点很明确:“男方要给女方钱,或者说我女儿给他家当媳妇,我不赞成这个意见,我不是卖女儿。”“你们高兴的话,我们就成一家,但是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倒也不是彩礼不好,很多人也借着彩礼看透了一个人。只是现在的彩礼,似乎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变成了一个硬性规定,更有天价彩礼出现,不少人以那彩礼钱判断着能否结婚,却忽视了婚姻的本质:是两个彼此喜欢的人,结成一家人。别把仪式感,过成了屠宰场。


关于自由

“找了伴侣长辈不会叫你不找,不找伴侣也不会逼你找,谁不想走婚就不走。”

一位摩梭老奶奶这样说道:“有些人跟很多人走婚,有些人只跟一个人走婚,有些人从来不走婚,都是很自然的。”忍不住想起俞飞鸿每次接受采访,几乎都避不了这样一个问题:“你现在还不结婚,是讨厌结婚吗?你是不婚主义吗?”

俞飞鸿答道:“我不是不婚主义也不是单身主义,我也不是反对婚姻主义,我不反对一切形式,最重要的是你自己的选择。”这个世界完全容得下,并且应该拥有更多样的婚恋观。

每个人,不管美丑胖瘦,不管男女,不管是贫穷还是富贵,都有权利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自己的人生。

田静后记:

男女地位、经济独立、感情维系、处女情结……这些被反复探讨的“复杂”问题,对于摩梭人好像根本就不存在。

又或者,关于两性关系的偏见,最开始就是自诩“文明”的人们给自己枷上了镣铐。想要在婚姻中得到优越感或安全感,却在无意中淡化了最重要的彼此尊重和促使两人走到一起的“爱情”。

这是本末倒置,是自寻苦恼。

也许摩梭人并没有刻意追求哪种“先锋思想”,只是维持了人们被自我定义前,生活最初的模样。

这也是所有人都可以选择的自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