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秀了! 母亲约不上疫苗, 华裔小哥$50自建网站, 顺手帮了80w人

每天8点不到,31岁的Airbnb工程师Huge Ma,准时起床了,在自己的小Studio内,紧盯屏幕,疯狂敲击着代码,借着“上班前的几小时时差”,他分秒必争干起了“私活”。

(图片来自New York11, 版权属于原作者)

“1月末,纽约放宽了市民新冠疫苗的接种政策,我母亲符合了资格。但在为她预约接种时,我却发现,一个原以为简单的预约,却有大量的网站需要注册登陆。由于疫苗有限,僧多粥少,为了能预约上,甚至需要多台设备,在不同机构网站间,反复横跳刷新,十分繁琐。“

“即使有医院或网站放出新的可预约接种位置,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很多像我母亲这样符合接种资格的人,并不能第一时间知道,甚至会出现,这边剩余疫苗放过期,但那边市民苦苦等待都打不到疫苗的情况。

于是,我就在想,自己能做点什么,成为接种机构与申请接种人间的信息纽带。”

(图片来自New York11, 版权属于原作者)

第二天,这个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皇后区男孩,就花了50美金购买域名,废寝忘食2周,通过爬取整合纽约州政府、纽约市政府官网在内多个预约网站信息,独立开发了一个“All-in-One“的第三方预约网站TurboVax。

(图片来自New York11, 版权属于原作者)

这个设计简洁的网站上,明了直观地展示着纽约市53个接种点的可预约空位,即使是那些预约一空的地点下面,也会显示上一次出现空位的时间。

相较于让纽约客花费大量时间在不同网站上注册、刷空位,Huge Ma的新网站和可视化展示,让整个过程变得省时省力,更让一些不是随时能上网的人群,有享受自己公共卫生权益的机会。

为了让预约消息惠及尽可能多的人,他还“出圈”新建了一个Twitter账号,将系统检索出的预约空位,实时推送到推特上,资源共享。

(图片来自twitter 版权属于原作者)

就连Huge Ma也没想到,自己这个不赚钱的小私活,在”一针难求“的当下,竟然成了广大纽约人的“及时雨”,网站访问量已经超过100万,推特粉丝涨到了90,000多人。

很多在TurboVax的借力下,“抢到“疫苗预约机会的人,都情不自禁在社交媒体上,表达自己的感谢:

(图片来自New York11, 版权属于原作者)

(图片来自twitter 版权属于原作者)

就连市议员都盛赞“@TurboVax是纽约目前最当红的推特账号“。

(图片来自twitter 版权属于原作者)

众多纽约顶尖媒体,都用整篇特稿的方式,对其进行采访报道。

《纽约时报》:当官方预约网站崩了后,他仅花了50刀,建了个新的。

《卫报》

《商业内参》:一个纽约软件工程师,凭一己之力,建了一个随时通报NYC预约空位的神器网站。

《纽约11》:本周最佳纽约客

(图片来自new york 1,版权属于原作者)

口耳相传加上媒体报道,越来越多受到帮助的纽约人,都提出要给这个全免费的网站,进行捐款,以确保其后续运营有充足的资金支持。

但在背后无偿付出时间和精力的Huga Ma,却断然拒绝,只在TurboVax上Q&A版块,写下这样一段话:

“我只是做了一点我能做的小事,让疫情下的生活,变得稍微轻松一些,这是我最开始搭建网站的初衷,也是坚持下去的本心。“

“有色族裔的新冠疫苗接种率相比较低,也许TurboVax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确保疫苗分配公平,但整个系统中的其他平等问题,或许还需要更好的政府政策和离线服务来保证。“

“如果你正在考虑捐赠,不妨捐款给Welcome to Chinatown,一个支持纽约中国城发展和扩大亚裔影响的民间草根团体。“

(图片来自the guradian, 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目前,在Huge Ma的“引流”下,非盈利组织“欢迎来到中国城“,1周内已经获得了$21,000的爱心善款。

02

自建模型,“吊打”顶尖机构

全北美乃至全球,像Huge Ma这样,用自己的技术才干反哺社会的华裔青年,还有很多。

27岁华裔数据工程师Youyang Gu,从3月居家令生效,返回硅谷老家后,就每天都在屏幕前忙碌着。

(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

拥有MIT电子工程及计算机科学和数学双专业硕士学位的他,本是NYC一名金融数据工程师,主职工作是为高频交易系统编写算法,以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

长期关注疫情数据的他,对当时2大权威机构伦敦帝国理工学院和西雅图IHME的疫情预测模型,并不满意。

他认为这2大机构常常给出天差地别的预测结论,让依赖模型作判断的人,无所适从。而自己6年大学研究的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算法技术,以及在金融业界2年的建模经验,或许能对建立更准确的模型,有所帮助。

说干就干,在恶补了流行病学基础知识后,花了1个星期的时间,Youyang Gu就搭建起了,属于自己的预测模型和网站。

(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

不同于大型专业机构耗资上亿美金的“大制作”,Gu在仔细分析像测试人数、住院人数、死亡人数等反映新冠疫情的指标后,发现其实只有单日死亡人数各州最为统一可行,于是他他决定抛弃其他因素的干扰,单独依赖死亡人数,在加上机器学习的算法逻辑,构建模型,对未来疫情进行预测。

(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

万万没想到,就是这样一个半路出家的小白,他建立的模型,却在事后多次经受住了检验,在准确性方面远胜全美其他顶尖模型,旧金山大学著名数据专家Jeremy Howard都为其背书,称是迄今看到的唯一合理的预测模型。

甚至,政府网站也将Gu的模型,列为疾控中心主要参考的6大预测模型之一,随着疫情的发展,Youyang Gu也被邀请,定期参加 CDC 和专业建模人员及流行病学家团队的会议。

而展示模型的网站,流量也出现爆炸式增长,每天有几百万登陆查看疫情情况。

03

绘制疫情地图,多国政要使用

而比Youyang Gu稍早,在马里兰州约翰霍布金斯大学的lab里,中国博士留学生董恩盛和杜鸿儒,也在紧锣密鼓地更新着自己绘制的可视化疫情数据地图。

(图片来自央视新闻,版权属于原作者)

研究方向为疾病模型的2人,在疫情刚刚爆发时,便开始每天日以继夜的从各地媒体和卫生报告中抓取数据,进行输入建模,以帮助展示全球疫情的扩散蔓延过程。

(图片来自abc 7版权属于原作者)

而随着疫情蔓延,董恩盛和杜鸿儒更是在导师的带领下,组成了50余人的数据运营团队,通过“自动更新+人工审核”的方式,实时维护着这个追踪几十个信息源,约7,000个数据点的复杂疫情地图。

(图片来自the paper,版权属于原作者)

由于数据更新及时,导航明晰,阅读方便,这张黑底红点,左右侧列着各国确诊、死亡和恢复病例的疫情图,常现于全球主流媒体报道中,更是疫情初期各国政要、公共卫生专家,开会商议时的一大参考。

(图片来自wsj,版权属于原作者)

单单3月份,这个在线疫情地图所在的网站arcgis.com吸引了近10亿次访问,远超LinkedIn、CNN,跻身全球访问量最高的100个网站之列,截止目前,累计访问更是超过10000亿次。

(图片来自wsj,版权属于原作者)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新冠疫情蔓延成为全球大流行病的前期,董恩盛和杜鸿儒操盘的疫情地图,为世界各国高层在进行公共卫生决策和全球合作上,都助力颇多。

“在这场看不见敌人的战争中,越来越多的华裔青年,开始用自己的学识和头脑作盾甲,参与到一线战疫中来, 也让主流世界看到华裔群体的社会责任感,悄然擦拭掉系统对亚洲人群的刻板印象。

“胸怀天下,济世救民,少年强则种族强,这些新一代,或许便是我们华裔未来的希望所在。”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