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暴雨夜的罪恶
2005年8月17日深夜,苏州市突降暴雨。
滂沱的大雨,像开了闸门似的泻下来,地上射起无数箭头,房屋上落下千万条瀑布。
横泾镇金家弄19号,一处出租房内的惊声尖叫,透过雨声,传遍整个巷口。
新婚不久的女子罗某,在家中遭人杀害。
暴雨破坏了案发现场的诸多证据线索。
没有方向,没有目击者,没有可疑的人,只有凶器上的一枚指纹和一个血脚印。
尽管如此,民警还是勾勒出了凶手的体态特征:性别男,年龄在17-25周岁之间,身高在1.65米左右。
案件一直被尘封了12年,直到2017年10月,一名叫郝某的男子出现在警方视线。
2017年10月25日上午,便衣民警冲入苏州市吴中区某出租屋内,将正在床上休息的一男一女控制。
面对突如其来的民警,郝某有些发懵。
经审讯,他坦白了杀害罗某的犯罪事实。
2.在便利店门口结下的梁子
2005年案发前两天,郝某到一家便利店去买东西。一只脚刚迈进店里,就把迎面而来的罗某撞倒了。
不仅如此,郝某还不小心将罗某的手机也碰掉在了地上,摔成两半。
眼见自己好好的手机,就这么坏了,罗某气恼开口大骂,不依不饶。
直至旁人的劝说下,郝某才得以狼狈脱身。
当晚郝某回到家中,本想好好休息的他,脑海里却总是浮现出罗某泼辣的模样。
那些辱骂的字眼,也反复回荡在他耳边。
“你是不是有病啊?”
“你瞎吗?”
“出门没带脑子吗?”
或许罗某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几句骂人的脏话,正好击中了郝某最敏感脆弱的神经。
3.是什么令他如此“脆弱”?
郝某出生在河南农村一个贫困家庭里,为维持生计,他的父亲与兄长均外出打工了。
作为最小的孩子,郝某只能常年与母亲在家作伴。
在他的记忆中,那段日子过得举步维艰。
尽管辛苦,郝某也从未希望过父亲回家,因为那对于他来说,是噩梦的开始。
郝某的父亲脾气十分暴躁,平日里稍有不满,便会对子女与妻子拳脚相加。
郝某经常会在放学回家时,看到这样惊悚一幕:院里的石碓上,坐着披头散发的母亲,她的脸庞淤青,四肢红肿,嘴角渗血,哭得不成人样。
而父亲,无休止的咒骂声响彻整个院落。
从那时起,郝某的心中便暗暗发誓:将来一定不让母亲受到任何伤害。
郝某说:在他的童年记忆里,能感受到的所有温暖都来自母亲。
所以,当他每次看到母亲被父亲折磨时,对父亲的仇恨都在不断加深。
直到长大后的郝某,终于有了保护母亲的能力。
就这样,郝某用以死相逼的方式保护了母亲。
在接下来的生活中,郝某也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伤害母亲,哪怕仅仅是言语上的。
4“我就是想让她给我道歉”
便利店事件,一直如刺般深深扎进郝某心中,他心想:或许换一个生活环境会改善一些。
于是在某天下班后,郝某来到镇上打算租个房子。
就在选房的过程中,郝某突然看见了罗某,便心生尾随之意。
“我今天一定要讨个说法”他在心中暗暗发誓。
郝某一路尾随罗某到家中,见她开始去厨房做饭,丝毫没有察觉到被跟踪。
于是,郝某咬咬牙一脚冲进厨房。
“怎么又是你?”罗某十分吃惊。
“我把你手机摔坏了,你可以让我赔,但你不能骂我,所以你必须给我道歉!”
见罗某依旧不肯道歉,两人厮打在一起。
气急之下,郝某操起放在桌上的水果刀,猛地刺向罗某,直至死亡。
趁着大雨郝某仓皇逃窜,成功隐藏了行踪线索。
十几年里,郝某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他结婚生子极力想要抹灭过去。
但事与愿违,这段记忆,终会成为他始终挥之不去的梦魇。
说道:
刘佳宁:郝某的犯罪行为,与他儿时和父亲之间的相处有着很大关系。郝某父亲唯一的管教方式就是暴力,表现在:“我让你干一件事,你没干,我就必须要打你”不仅如此,郝某父亲的暴力不只是针对子女,还有郝某的母亲。这样破碎的生活,直到他初中那年出现转机。而方法就是郝某以性命相要挟。他对父亲扬言:“你再打我妈我就把自己弄死。”
郝某在描述的时候曾骄傲的表示:“从那以后我爸就不敢打我妈了”。
这句话代表郝某非常认可自己的行为,并认同暴力是有用的,导致了后来当郝某情绪波动被触发之后,选择利用极端的暴力方式解决情绪,最终酿成悲剧。
张越:从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出,郝某的“情绪阀门”源自于他的母亲,而在与罗某的争执中,罗某的话也一定提及到了“母亲”的字眼,因此激怒了郝某。
在郝某整个成长的过程中,几个事件发生,让郝某对母亲的依赖越发强烈。在他的世界里,只有母亲能给予他温暖,所以对于郝某来说,母亲是最重要的存在。
原生家庭带给郝某的影响都是负面的,所以导致他本身就是带有“阴暗”色彩的,也预示了其悲剧人生。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