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港观鱼之四、五——南部景点、西部景点

(四)南部主要景点(南入口):

花港观鱼的南门位于南山路上,实际上没有门、只不过是一个入口而已,知道这个入口的游客很少。因为南门这个入口前不着村、后不着店,游客量不是很多,因此显得特别的幽静;多数旅行团从苏堤、经东门入公园,少数旅行团从杨公堤、经西门入公园,只有零星的旅行团才从南山路经南门入公园,笔者也是偶然发现这个口子是花港观鱼的南门。从南门进入花港观鱼,笔者感觉到花港观鱼独特的自然景观——南屏山葱茏山色被“借”入公园内,密林浓阴后,一湾绿水萦绕,拱桥飞架,港汊连通了西里湖和小南湖,全园水景因此更显灵动,沿水竹树繁茂,禽喧枝头,透露着山野风情。在高大乔木的围合之下,鸡爪槭、红枫以及点缀其中的观花小乔木是主要观赏对象。园路或穿越树林,或绕着红枫,或沿着水岸,行走其间,更加富有变化。

(1)印影亭:

鱼池西北角上,有一座八角八檐重檐攒尖的大亭,名“印影亭”。据载,印影亭始建于1968年,是将原牡丹亭迁建至此并予以改名。今亭匾《印影亭》为郭绍虞先生题,挂有甲骨文楹联:“八面虚亭春色满,四围佳气锦鳞回。”刘辉——题花港观鱼印影亭、顾廷龙先生书

楹联,虚写花而实写鱼,故印影亭名、联是以状鱼池之景。此联因为甲骨文字形难认,故一直以来此联有多种版本流传。印影亭体量宽重,形制高大有余、面玲珑不足;又因为是别处迁来,可能没有仔细考量是否符合红鱼池的整体风格,故稍显不太相适。好在其位置较偏而未喧宾夺主,且藏于烟柳而踞临水岸,与池中岛、桥能够有所呼应,却也不失庄重。

一家博客这样写:花港边有一亭子,名叫印影亭,背景是小南湖和苏堤。亭前有一副用甲骨文写的对联:“八道虚亭春色满,四口佳气锦鳞回”。联拟得雅致,书法古朴,形容此情、此景可谓妙极。站在印影亭望过去,对面的柳树、红枫、松叶,和各色的花倒影在湖面,色彩斑驳错杂,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光怪陆离。如果说往上看犹如一副精美的工笔细描,那么湖面的倒影、就俨然是印象派画家笔下杰出的作品了。游客也可以把“印影亭”看作是公园的南门,因为花港观鱼没有南门、只有南入口。

(2)南门入口草坪(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南门入口草坪——位于花港观鱼南门入口,空间狭长,纵深感强,约4673㎡,以欣赏秋色为主的半开敞草坪空间。虽然面积不大,但通过一条树带和三个树岛的组合,形成曲折、疏密变化的林缘线,使空间收放适宜,丰富了游人的空间感受,这正是该空间的亮点所在。

为了体现秋色的空间主题,选用了无患子、鸡爪槭、枫香等秋色树种,且都配置于林缘,由于植物个体之间的竞争,林缘植物都向草坪空间伸展,既突出了空间主题,又丰富了林缘的色彩。从附表可以看出,NM-01、NM-03、NM-04植物群落乔木层和灌木层盖度都是无患子和鸡爪槭最大,这三个群落成三角布置,而NM-02群落虽然乔木层以枫杨为主,但灌木层仍以鸡爪槭为主,无论是立面上还是平面上都强调了空间的秋色氛围。

该空间靠近南山路,故NM-01植物群落成带状布置,以浙江楠、桂花、红茴香和洒金珊瑚等常绿成分来起到隔离的作用。由于空间形状较复杂,空间收放自如,增加了空间的景深和动态观赏的趣味性。

由于空间尺度较小,所以没有孤赏树的布置,取而代之的是以树丛的形式,既可以作为面而存在,又可以看成点状植物景观,在划分空间,增强景深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如群落NM-03,1株无患子和8株鸡爪槭的组合,秋色艳丽,起到了引导游人视线的作用。

对于林缘线的处理是该处的亮点,该处林缘线线形变化丰富,且林缘植物配置合理,灌木层基本上以鸡爪槭为主,自然飘逸,地被层林缘还适当配置了棣棠等开花植物,生态结构合理,季相变化明显。林冠线变化幅度较大,20m以上的枫杨在此类空间中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拉开了立面的层次;如位于林缘的枫杨,更能起到空间转换的作用。

(3)芍药圃:

牡丹园内春芳已歇,芍药园内鲜花始放。芍药园位于公园南侧区块,与牡丹园隔水相望,面积约为5﹒5公顷,由疏林草地、芍药圃等景点组成。园内疏林草地,秋季景色最佳,其时置身其中,如入金色世界。其中芍药圃面积约1公顷,栽植芍药2000余株。品种丰富,绰约多姿,繁花似锦,是杭州地区著名的芍药集中观赏区。

芍药园是各色树种围合的栽植芍药的空间。园路环绕着开阔的草坪,穿过西面的槭树林与港道相接。茂密的香樟林,挺拔饱满的乐昌含笑林,以及秋色丰富的薄壳山核桃、无患子组成的疏林,使得该区块的园路在乔木林中时隐时现。西侧,红枫与鸡爪槭间植的路边,成片的芍药展现着各自的风采,艳丽多姿。园路的南面,垂柳背景下的芍药,被缓缓流动的河水渲染的更加柔美。东北角,小片的垂丝海棠和日本海棠、贴梗海棠绽放在路边,增添了春的气息。

芍药是中国著名观赏花卉之一,自古就是中国的爱情之花,现在也被誉为七夕节的代表花卉。唐宋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婪尾是最后之杯的意思。芍药花开于春末,意为春天最后的一杯美酒,所以,芍药花开也代表春天即将离去。

很多人搞不清楚芍药与牡丹的区别,以为芍药就是牡丹。其实,它们的区别还挺大的,芍药是草本植物,牡丹是木本植物,只要看看茎干就能区别。牡丹的茎干是木质的,如果岁数大了,茎干会比较粗,像苍老的木头一样。你再看芍药的茎干,因为全部是当年生的新枝,一看就很明显。

(4)花港茶室:

花港茶室,临水而筑,与牡丹园互为对景,凭栏眺望,令人心旷神怡。可惜“花港茶室”正在装修,去了多次都无法入内。2011年9月20日再次前往,然装修仍未完工。此茶室是笔者最早在杭州茶馆喝茶的地方,回忆起往事多多。笔者1970年7月在家乡农村插队,1972年春任公社半脱产干部。当时的公社干部一般都会烟、酒、茶,母亲教育笔者:“三样嗜好只能会一样,否则今后的收入难以养家。”牢记母训,笔者只嗜好浓茶。1973年11月,笔者到杭城读书,每逢周日,必到“花港茶室”喝茶。一本书、一杯茶,坐在一楼临湖的西南角上,一角五分茶钱、啃完自带的面包,一天就这样过去了。如果上楼,隔着小南湖,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雷峰塔以及苏堤上的映波桥;站在楼上往牡丹园方向看,可以看到右侧的牡丹亭……

(5)魏庐:

魏庐(又名惠庐)位于杭州西湖以南,在花港公园西侧,南临牡丹园,北面是孔雀园,红鱼池的西侧,三面被绿茵环抱,是一座幽静、别致的庭院。从苏堤花港观鱼东门前往,需从东往西穿过公园,到达公园西出口附近,便是魏庐的正门。

庭院小巧别致,建筑错落有致,假山、小池、回廊、梅花、竹子、松树……可远观也可近玩,人、建筑、自然景观、融为一体,是放松身心,休闲清静的好去处。正如门前景牌简介:“亭台错落,叠石凿池,松柏苍翠,花影照眼”,寥寥16个字,却极其形象。临水榭楹联为:“惠泽春秋奇葩常醉天下客,庐临港苑逸兴每萦水中鱼。”联首含惠庐两字,以景抒情。园以水榭联接回廊,有了纵深感。

  魏庐建于上世纪40年代,原主系民族资本家经易门。原有砖木结构局部二层,有大小客房10余间、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要用于生意往来。

2003年重修,汲取了中国传统园林布局手法,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主体建筑保持了原砖木结构风格,园内亭台错落,叠石凿池,松柏苍翠,花影照眼,具有浓郁的江南庭院建筑特色。也是一个休闲观鱼的好去处。如果游客不想去人多的地方凑热闹,不想日晒雨淋,完全可以躲在这里观鱼,又安静,又休闲,绝对没有什么人来干扰。

惠泽春秋,奇葩常醉天下客;庐临港苑,逸兴每萦水中鱼。
——沙雁题花港观鱼寻梦轩

(a)历史年鉴——40年代经易门(上虞驿亭氏)修建。49年解放后,魏庐一直无人居住。50年代政府接管,由园林部门使用并代管。60年代初,魏庐被辟为花港菜馆。70年代文革中暂停营业。80年代与经叔平协商后收归国有。90年代初,花港菜馆停业,拆除了魏庐危房,并在魏庐的原址上改建成“森林舞池”。2003年在西湖综合保护工程中对魏庐进行了重修。

(b)景色特点——魏庐正门拾级而上,遒劲的“魏庐”匾额、辉映在两柱间的门联曰:“蓼港环庐,苏杨堤松六桥翠;芳园连界,姚魏丛分一带红。——张学理题花港观鱼寻梦轩” 大致意思就是小河和小草环绕着,苏堤上六桥青翠、和花园连在一起,景色非常美丽,点明周边环境及园之特色。呈现在游客眼前的是一个以不规则水池为中心的“集景式滨水园林建筑群”。水态丰盈,倒映着丰富多样的建筑形式,有亭台楼阁,厅廊榭轩,各自都小巧玲珑,别样地精致,达到了变有限空间为密切、幽静、畅朗的景观效果。

水池南侧是“清虑堂”,“清虑堂”与“寻梦轩”的两处匾额隔水相对,相映成趣。堂联曰:“履径寻芳,自绕三山幽梦;临渊得趣,同消一港闲情。——余荩题花港观鱼清虑堂” 联语不离池港特征,点出从堂楼可眺望远处三台山。轩联曰:“庐前孔雀开屏,客忘逋鹤;亭下池鱼结队,谁知濠濮。——王漱居题花港观鱼寻梦轩”联中巧用“和靖鹤,濠上鱼”两典故,倒也属情景交融。的确,匾额和楹联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犹如人之有须眉,不可或缺。

       池西叠石为基,台筑一座四方小亭,曰“撷秀”,典故出自清冒襄《影梅庵忆语》卷二:“而二妙采真,披云撷秀,读之令人步步欲仙。”亭前有一花木小品,每年初春,松青梅红,波光倒影,煞是好看。园内假山回廊,迂回曲折;倚窗临池,红鱼戏水,水流潺潺。听鸟语,闻花香,点缀在景致中的松竹梅,更给这处小小的建筑群平添不少情趣。

魏庐为园中之园,以水为构图中心,周围布置建筑而显清雅风致,在狭小的实际空间中,却要给人以丰富的感觉空间,达到“以小见大”的设计效果。魏庐的园林空间小但不封闭,视域可内向,也可外眺,与苏州园林不同。苏州园林具有庭院艺术的特征,一般因身在城区坊巷,环以围墙,常以虚拟山水的诗情画意与宅院建筑相结合。

魏庐有别于苏州园林,跳出了单纯庭院艺术,从而成为花港公园直至西湖山水的一个有机部分,这就具有了杭州西湖的大地艺术的特征。中国文化讲究天人合一的境界,即人居建筑与山水花木一体整合。魏庐建筑群现今分为两个部分,正门左边为云岫居茶楼,右侧是杭州织造纪念馆,一楼一馆如复当年。

(6)网络照片引用——

从南门进入花港观鱼,却是另外一种景象。

这里的游客也不多,很适宜漫步休闲。这是从南门进来进入花港观鱼核心景区必须要经过的一座桥,这条河也是花溪水流进入小南湖的主要河流。站在这座桥上,往西,可以看到游客命名的“花港三孔桥”和旁边的无名亭;往东,选择好角度,分别可以在河道的间隙茶室旁看见苏堤上的映波桥和雷峰塔。

这是从南门进来进入花港观鱼核心景区必须要经过的一座桥。

站在这座桥上,往西可以看到“花港三孔桥”和旁边的无名亭。

站在这座桥上,往东可以在河道的间隙,看见苏堤上的映波桥。

站在这座桥上,往东可以在河道的间隙看见雷峰塔。

牡丹园前小南湖上的这片半岛,在平静的湖面上是那么的醒目,诱人。

过了桥,走在密林地的边缘,春天的红枫在各种盛开的花朵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迷人。人说“红花还须绿叶衬”,其实初春的红枫“红叶无须鲜花衬,有花更显我尊贵”。

春天的红枫在各种盛开的花朵的映衬下,显得是那么的迷人。

(五)西部景点:

上面这座桥,在花港应该算是比较有特色的。然则找遍桥身和四周,也没有看到桥名或介绍,姑且称它为“花港三孔桥”吧。桥旁边水面上是一座凉亭,倒是纳凉休憩观景的好去处,不过由于地处西部,“经济”落后,鲜有人烟,也就成了一座“弃亭”了。

南入口处的草坪空间犹如水港蜿蜒曲折,园路沿着港边行走,忽而开敞、忽而隐秘、忽而露出一小湾,实现空间与情绪的转换。走在西南角的桥头,枝桠中是远处稳稳的雷峰塔,似在招呼着游人,让人感受到热情。沿途中,鸡爪槭碧绿的颜色和密实的树林,给人以安静的享受。园路中,忽而打开的一个视线,树丛丰富的层次和透出的曲折的草坪空间,带来的是趣味与灵动。

沿着西面和南面的港道走,是各式各样的绿,平伏心中的激动。绾波亭边,静静伫立的雪松,将喧闹的杨公堤隔离在港道外,偶尔的日本樱花、垂丝海棠、紫薇和梅花在各自的季节静静开放,与远处密林区的樱花林遥相呼应。芍药圃西面的小岛上,园路穿过松散的大乔木和成片的鸡爪槭,既遮挡了公园外的车流,又形成小空间,是个驻足休憩的好去处。沿着木栈道,是不同乔木组成的林子,走在其中像是穿越在森林里,尤为安宁。此处的港道,或在眼前、或在身边,缓缓的流动,给行走之人带来无限遐想。 

西湖十景,人尽皆知。无论是老杭州,还是来杭州游览的游客,提起西湖十景,总是会觉得美丽万分。这十景,分布在西湖的不同区域,点缀着西湖的一切。花港观鱼,算得上是十景中较为热门景点之一,每天游人如织。其实,千万不要被名字所误导,这个景区的魅力,可远远不止有鱼那么简单。花港观鱼最美的时候,在于春秋。春可赏百花盛开,姹紫嫣红。秋可赏枫叶透红,缤纷如火。景区内的植物种类繁多,尤其到了秋天,诸多枫树红叶纷飞,令人沉醉。

花港观鱼和曲院风荷一样,东部与苏堤接壤,西部与杨公堤相连。只不过它们一个在南一个在北。在苏堤赏风景的游客,往往会顺路进入这个景区。因此花港观鱼的大门口,游客熙熙攘攘,合影留念者不计其数。牡丹园西行,山回路转就是密林区,从位置上来讲,它们都位于公园的西部。密林区选用原来的土丘,种植常绿阔叶的丛林,并结合地形,修建林间小道,环境宁静,宜于休息,更是净慈寺僧侣们每晚散步的最佳去处。

(1)扬眉诗词摘编:

《花港观鱼》——扬眉:花家山上流花溪,花溪蜿蜒入花池,红鲤花池铺锦绣,贵妃醉酒花相依。山小林高柳梢细,水阔湾浅月影迟,鱼乐我乐两厢乐,花港观鱼不觉痴。

《南乡子 · 花港观鱼》——扬眉:烟锁映波桥,雾漫双堤水榭牢,西里湖边三月柳,垂绦、一树樱花分外娇。鱼水乐逍遥,钟晚南屏水上高,三注心香燃暮鼓,轻敲、了断尘缘入六潮。

《花港观鱼》——扬眉:十顷鉴塘、是昆仑抛来的青玉,百亩芳洲、是瑶池跌落的一角。俊秀的苏堤翠绿泛红,如多彩的玉簪别在西子的发髻;艳丽的花港杂花升烟,如绚烂的吊坠挂在长簪的尽头。太子湾的山坳踏来稀薄的晨雾,南屏山的晨钟传来清幽的音韵,雷峰塔的窗柃透来明亮的佛光,南高峰的山麓淌来清澈的花溪。挺秀的长廊临着南湖清悠的水面,将白墙青瓦的楼舍勾连;笔直的石桥连着绿岛芳菲的堤岸,把碎石片砖的路径通达。粗壮的藤条在道路两旁垂帘成荫,串串嫣紫的花束喧闹其间;宽大的蕉叶在亭阁一侧簇拥成丛,层层黄绿的果实捉着迷藏。突兀的小山丘怪石嶙峋,石间生长着苍绿的油松;古朴的木榫亭雕栏画栋,亭脚盛开着雍容的牡丹。‘桃黄’金蕊千层奕奕生,‘赵粉’粉面桃花娇羞可人,‘掌花案’花红似火灿若晚霞,‘梨花雪’蕊白如玉飘似柳絮,‘酒醉杨妃’赤红憨羞暗泻春光,‘娇容三变’初绿盛红凋时素白。幽绿的水面清波荡漾,拂岸的垂柳丝绦飘动;欢快的红鲤摇头摆尾,舒心的人们笑语嫣然。这里是鱼儿自由的天堂,这里是人们休憩的驿站。碧绿的草坪上铺就着石板的路径,斑驳的条石间垒砌着围堰的水塘。百年的樱花树枝繁叶茂玉蝶缤纷,千年的古樟柏老杆吐翠新绿悠然。池塘闪耀着熠熠青波,依稀倒映着山峦的倩影;湖面荡漾着叶叶轻舟,柔碎了水面旖旎的风光。岸边散落着石凳木椅,倾心的恋人诉说着甜蜜的话语;湖畔蜿蜒着小路溪径,悠闲的僧侣消磨着傍晚的时光。一身土布袈裟,一双帆布鞋子,眉宇间荡漾着南屏山铜钟的余韵,衣襟中袖藏着雷峰塔檀木的烟香。闲步于女孩青丝的耳畔旁,漫步在少女刘海的眸光中;陶醉于春花烂漫的香径里,慵懒在晨钟暮鼓的佛号间。将男儿的柔情,化做对自然生灵的眷恋;把汉子的热血,普度给芸芸纤弱的众生。许是无人知晓这份爱的执着,许是无人理会这份情的博大,许是无人化解这份意的深厚,许是无人洞察这份念的缠绵,许是无人体贴这份眷的无奈,许是无人回报这份恋的苦涩。哦,自由的灵魂,放飞在青烟升腾的庙宇中;哦,爽净的身体,游弋在烟波浩淼的泽国里。声…

(2)新花港(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花港观鱼西侧、西山大麦岭后的花家山麓,有一条清溪流经此处注入西湖,故称花港,池水清冽、景物奇秀。新花港是由原有零星水稻田和水塘疏挖而成,大部分是人工挖掘的,它是沟通小南湖和西里湖的游览河道,把整个花港观鱼公园环抱在水中央。

旅行社组团到花港观鱼,主要是看红鱼池,走下曲桥,在题写有“花港观鱼”四字的假山石前留个影,然后留给游客多少时间自由活动。这时,游客一般会在红鱼池附近的牡丹园、孔雀园、大草坪附近走走,但很少会走到新花港。一是因为不熟悉,二是花港在红鱼池的西面,距离较远,导游给的时间不够。其实,新花港的景色还是很不错的,特别是初春的时候,而且这里的游客非常之少,很适合休闲游览。

只有进入这座小木桥后,才体现了新花港的秀丽景象。新花港,浓荫夹道,分外幽深。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园林艺术的优秀传统,倚山临水,高低错落,渗透着诗情画意。在空间构图上,开合收放,层次丰富,景观节奏清晰,跌宕有致,既曲折变化,又整体连贯,一气呵成。它的最大特色还在于把中国园林的艺术布局和欧洲造园艺术手法巧妙统一,中西合璧,而又不露斧凿痕迹,使景观清雅幽深,开朗旷达,和谐一致。特别是运用大面积的草坪和以植物为主体的造景组合空间,在发展具有民族特色而又有新时代特点的中国园林中,具有开拓性的作用。

(3)丛林区(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再往前走,又看到了一座桥,非常的小巧玲珑,也和“花港三孔桥”一样,称它为“花港独孔桥”吧。独孔桥后面的那座桥就在杨公堤上。

丛林区随着地形的起伏,就其原有丘陵、坡地,配植常绿、落叶阔叶树丛,并结合地形,修筑林间小道。置身其中,“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韵味无穷。园区内少有建筑小品,却让人在游走的时候感受到变化与统一,时而安静、时而欢喜,时而自然、时而精致,时而郁密、时而开朗,游赏似散文般的,貌似不经心,却有着抓心的节奏,让人感悟颇深。

走到这里,笔者明显地感觉到这里的游客确实非常少。其实拍风景和拍博客要用的照片有很大的不同。以拍风景为主,看到旁边的人很多,干着急。现如今还是拍风景,但有时为了博客的需要,还需增加一些背景。

(上述四张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对岸是一座长亭,还是一个无名亭,找不到名称。偶然碰到的一两个人,也是杭州人,避开那些热闹的地方,到这里找清静来了。花港的美,在于她的自然,在于她的幽静。没有刻意地去雕琢,让你沉醉于天地之间。

(4)港道区:

继而往南穿梭在港道中,高大乔木和各色的绿带来的是轻松与无我的状态,尽情享受自然的美妙;需要一些热闹的时候,可以步入芍药圃,寻找心中的那朵花;想要宁静,可以继续走在林中,倾听鸟语花香。环绕公园,有时热闹、有时幽静,有时灿烂、有时优雅,就像是一首曲子,拥有着美妙的节奏。

港道区由2003年新开挖的水系组成。港道边种植大量水生植物,各水系之间由木栈道相联,并与杨公堤沟通,景观独特。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花港观鱼可能是西湖十景中文化沉淀和传奇色彩最弱的一个,甚至远不如曲院风荷。而且它也缺乏一个像“玉带晴虹”这样可以深入人心的标志性景观,比较难以在人们心中留下十分具体的印象;也大概如此,它才需要不断拓展其景观的内容,比如将“花”由姓氏本意引申为花卉,等等。

总体来说,花港观鱼以蒋庄最为森然,红鱼池稍显轻松但仍偏传统。西去牡丹园始有洒脱之意,而再西处已是一片丛林草地野景,几乎与西湖西线、旧杨公堤等相融。但其实正是如今花港观鱼最西处最不像人文景观的地方,却是此景最初的诞生之处:一条小溪蜿蜒而过,一座小山悠然相依——

(5)西里湖:

西湖水域有外湖、西里湖、小南湖、岳湖、北里湖等五部分。苏堤把湖水分成了两个部分,小的部分就是西里湖。西里湖是西湖水域的一部分,在苏堤的西面。西里湖边上就有一座丁家山,游湖与游山完全融合在一起。绿树掩映,水烟氤氲,远处小舟、画舫悠然自得,呈现出一派淡泊、悠远、水墨山水画般的景致。

从杨公堤进入花港观鱼时拍花港观鱼的北岸,这个湖面是西里湖。而按导游引导的从西大门出入时,是看不到这个景色的,因为导游引导走的一般是花港观鱼园中的小路,不会安排走北岸,否则游客驻足拍照,又会浪费很多时间。西里湖的对面(西面)是刘庄(西湖国宾馆),西里湖对面(北)是宝石山,长长的那条长堤就是苏堤。

杭州的空气质量比以前好多了,但早晨还是经常会出现雾气或者说是阴霾。在杭州旅游的时候游客经常会听到一种说法:“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雪)西湖”。对这种说法大家也是见仁见智。细雨蒙蒙的天气在西湖边游荡,别有一番情趣;而大雾天气在西湖边游览,不远处的景色蒙蒙胧胧的,人就好像置身于仙境之中。当然,杭州的“晴西湖不如雨西湖”还有一层意思,杭州夏日高温,白天逛西湖就像烤火,而雨天就要凉快许多了。

沿着北岸从西向东行进,游客可以慢慢欣赏对面的刘庄(西湖国宾馆)、苏堤、宝石山,看看湖中荡漾的游船,间或也可以看到划艇运动员在水面上训练的英姿。累了,在湖边的长椅上坐下休息一会;渴了或者不想走了,可以在湖边的茶室化钱坐上半天,聊聊“两菲”:远在利比亚的卡扎菲和近在渤海湾的康菲,也可以聊聊明年的美国总统究竟由谁来当合适,房价何时能下调到十年前的水平。当然罗,聊聊家长里短、骂骂贪官污吏也是可以的。

(上述五张照片来源网络,致谢!)

也有人将西湖水域分为外湖、里湖、小南湖、三个部分,西里湖、北里湖统称里西湖,西里湖包含了岳湖。这样,花港观鱼的西里湖与后孤山的北里湖又连在一起了。

(6)笔者老领导于2019年4月30日在里西湖后孤山所拍摄的照片:

游客 空间 花港 花港观鱼 西湖 观鱼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