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雪崩,也没有狂风,为什么他们殒命珠峰?(图)

新德里——埃德·多灵(Ed Dohring)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的一名医生,他毕生的梦想就是登上珠穆朗玛的最高峰。但当他几天前登顶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

登山者们为了自拍而互相推搡。峰顶平坦的部分据他估计只有两张乒乓球桌那么大,但上面挤了大约15到20个人。要想上去,他得跟一群同样穿着厚厚的外套的人挤在一起,在几千英尺高、冰封多石的山脊上排几个小时的队。


他甚至不得不绕过一个刚刚死去的女人的尸体。

“太可怕了,”他在尼泊尔加德满都的一个酒店房间里休息时通过电话说。“就像个动物园。”

这是珠穆朗玛峰最致命的登山季之一,至少有10人死亡。而其中至少一些看起来是可以避免的。

问题并不是雪崩、暴风雪或者狂风。资深登山者和业界领袖认为,总体而言原因在于上山的人太多,具体来说则是太多登山者经验不足。

一夜之间冒出来的探险公司在接收未经训练的登山者,他们对山上的每一个人都构成了威胁。一些经验丰富的登山者说,尼泊尔政府对登山的收入来者不拒,发放的登山许可证超出了珠穆朗玛峰的安全承载力。

此外,对世界各地越来越多寻刺激的人来说,珠穆朗玛峰具有无可比拟的吸引力。而作为亚洲最贫穷的国家之一和大多数攀登路线所在地,尼泊尔长期存在法规粗滥、管理不善和腐败等问题。

其结果就是这样一幅拥挤、混乱的景象,仿佛《蝇王》(Lord of the Flies)在海拔2.9万英尺的高山上演。在这个高度,哪怕一两个小时的延迟都可能性命攸关。

为到达峰顶,攀登者卸下了所能减掉的每一磅设备,只随身携带到达峰顶再返回刚好够用的压缩氧气罐。登山者说,在那个高度,你没法清楚地思考。

据夏尔巴人和登山者表示,今年一些死亡事故的起因是在大约最后1000英尺处,人们被困在长队中,无法足够快速地上去再下来补充氧气。还有一些人则是健康状况本身就不适合登珠峰。

一些攀登者甚至不知道如何穿冰爪,即套在鞋底增加冰上摩擦力的鞋钉。

尼泊尔对于谁可攀登珠峰没有严格规定,资深登山者称这可能会酿成大祸。

“参加铁人三项赛要符合条件,”著名的珠峰年代史家、登山专家艾伦·阿尼特(Alan Arnette)说。“攀登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却不需要?不觉得这里面有什么不对劲吗?”

上一次10人或更多人在珠峰死亡是2015年发生雪崩时。

从某些方面看,珠峰的运转混乱是愈演愈烈的。

去年,资深登山者、保险公司和新闻机构揭露了一场涉及广泛的骗局,导游、直升机公司和医疗机构串通一气,对只是有轻微高原反应的登山者进行转移救援,从中骗取数百万美元。

登山者投诉在山上有窃贼,还有成堆的垃圾。今年早些时候,政府调查人员揭露称,许多登山者用的救生氧气系统存在大量问题。登山者称,已发现氧气罐存在漏气、爆炸或在黑市上不当充装等问题。

但即便已接到安全疏忽的投诉,尼泊尔政府今年发放的许可证仍达到了破记录的381份,这是珠峰商业化的整体行动的一部分。登山者称许可证签发数量每年都在稳步上升,今年的拥堵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严重。

“这种情况不会改善的,”导游卢卡斯·富尔登巴赫(Lukas Furtenbach)说,由于尼泊尔一侧过度拥堵以及缺乏经验的登山者数量激增,他最近把自己带队的登山者转移到了珠峰的中国一侧。

“尼泊尔政府存在很多腐败问题,”他说。“他们是能捞多少捞多少。”

尼泊尔官员否认存在任何不当行为,他们表示珠峰的安全问题应由旅行社负责。

当然,登顶的行动取决于天气。五月是一年中登顶的最佳时节,而即使是这段时间里,能见度和风力适合尝试登顶的也只有那么几天。

但资深登山者说,今年最严重的问题之一,似乎是同时试图攀登珠峰的人特别多。山上不存在政府的交通警察,各登山组何时尝试攀登最后一段,不得不取决于登山公司的判断。

此时登山者本身则无论有经验与否,都急于完成自己的这段探险,以致于眼见危险增加,却仍继续向前。

几十年前,攀登珠峰者大都是经验丰富、愿投入大量资金的登山运动员。但资深的登山者称,近年来首都加德满都那些低成本运营的街边小店,甚至不重视安全性的高收费外国公司,都纷纷进入市场,主动向几乎任何人提供登顶服务。

有时候会出现极其可怕的状况。

从几名登山者的采访来看,似乎随着离峰顶越来越近,压力陡增,一些人会顾不上起码的体面。

经验丰富的黎巴嫩登山运动员法蒂玛·德尔雅(Fatima Deryan)最近快登到山顶时,发现经验欠缺的登山者开始在她面前倒下。当时气温降到了零下30摄氏度。氧气瓶也在耗尽。约150人挤到一起,拴在同一条安全索带上。

“很多人陷入惊慌,开始为自己担忧——没人要管那些倒下的人,”德尔雅说。

“这是个伦理问题,”她说。“我们都靠氧气撑着。你知道如果你帮别人,你就会丧命。”

她说她提出过要帮一些生病的人,但随即意识到,这是在将自己置于险境,于是继续向山顶前行,当时的高度为29029英尺。下山途中,她不得不再次从人群中挤出一条路来。

“太可怕了,”她说。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