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之夜为何要吃饺子

新年习俗:除夕之夜,要吃饺子。许多人家在包饺子时,会在其中一个饺子里包上一个钱币。饺子煮熟端上桌,全家人一齐伸筷子。吃到那个包有钱币的饺子的会特别开心——预示着他一年内不缺钱花。据说这是明朝皇宫里传下来到习俗。正月初一,明朝皇宫里吃“水点心”,还在其中一个“水点心”包上银钱,看谁能吃到。这种习俗后来便传到民间沿袭下来,也是新年的一项娱乐。

于是引出了一个话题:除夕夜吃的那个食品为什么叫“饺子”?明朝皇宫里不是叫“水点心”么?笔者以为:“饺子”之名确实是清朝以后才逐渐叫响的。

饺子这种食物由馄饨演变而来,据说是由东汉张仲景首创的,最初是包上药材、用来防病治病的,大概因为中药苦口吧。此后,这种食物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叫法。三国时期称作“月牙馄饨”,南北朝时期称“馄饨”,唐代称“汤中牢丸”,宋代称为“角子”,元代称“扁食”。至今山西许多地方仍称作“扁食”,蒙古族同胞也也叫它为“扁食”。而沈榜《宛署杂记》中,仍称之为“匾食”。

明朝皇宫里称之为“水点心”,是据《酌中志》中记载的。《酌中志》的作者刘若愚是明朝宫里的宦官,历经万历、天启、崇祯三朝。《酌中志》所记都是他在宫中的见闻,应该说是可信的。

北京人称其为“饺子”,是从清朝开始的。《红楼梦》第四十一回,贾母等人吃过酒后,丫鬟们请用点心,端来两个小捧盒,其中一个盛的是“一寸来大的小饺儿”。贾母问是什么馅儿的,婆子们回是螃蟹的——由此似可证明:饺子是由“水饺儿”演变过来的。

“水饺儿”之称,在北京一直存在。侯宝林大师在高校给学生们上课,说到北京人称小巧之物都加“儿”话音时,有学生问:那饺子为何就不带儿化音?侯大师立刻说:饺子,又称“水饺儿”。

饺子,可能只是汉族人的叫法(回族人至今也不叫其为饺子),满族人则称之为“饽饽”。清朝乾隆道光年间人李光庭著的《乡言解颐 · 水饺》中说:“除夕包水饺,谓之煮饽饽。”在李光庭看来,“煮饽饽”是北京人的乡言土话。在京满族人还曾经有一句俗语:“银子到手,肉煮饽饽不离口。”意思是只要有了钱,可以顿顿吃肉馅饺子。

还有,新人婚礼上,要吃“子孙饽饽长寿面”。“子孙饽饽”,即饺子。因为此物精致小巧,吃一两个自然不能充饥,必须多吃几个才行,新婚夫妇同吃水饺,寓意将来多子多孙——这恐怕是水饺儿被选择为新年伊始第一食品的重要原因。

那么,精致小巧的“水饺儿”为何叫成了“饺子”呢?日前读报,见有民俗专家说,耗子的“子”是古代对男性的美称,此说不禁令人惊喜之至!笔者则以为这纯属给老鼠戴嚼子。耗子的子,不过是单纯的后缀虚字,读为轻声,跟鸽子、燕子、鸭子,鞋子、靴子、帽子的“子”一样,跟男子的子毫不搭界。

不过,“饺子”之“子”却不是后缀虚字,而是代表一个时辰—— “子时”;因为此物要在“交子时”吃,所以叫其为“饺子”。“交”,是交替的意思。

除夕夜的子时,是农历为新旧两年交替之时。称其为“交(饺)子”,恰如称元宵之夜的应节食品为“元宵”一样。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