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成副部的"年轻人" 如今执掌中国工程院

今天,在中国工程院第十四次院士大会闭幕式上,新一届中国工程院领导班子出炉。李晓红院士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长,陈左宁(女)、钟志华、邓秀新、何华武、王辰当选为中国工程院副院长。

李晓红。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在闭幕式上,李晓红表示深感责任重大,唯有鞠躬尽瘁,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忘我工作,倾心奉献,绝不辜负党中央的重托,绝不辜负广大院士的殷切希望,做一名接地气、服务型、合格的中国工程院院长。

中国工程院成立于1994年,是中国工程科技界的最高荣誉性、咨询性学术机构。李晓红是继朱光亚、宋健、徐匡迪、周济之后的第五位中国工程院院长,也是唯一一位担任院长时还不满60岁的“年轻人”。

长安街知事发现,这已经是李晓红两年来的第三次履新。

1959年6月出生的李晓红是重庆合川人,从重庆大学采矿系毕业后留校,2003年出任重庆大学校长,并于2004年7月明确为副部长级,时年45岁。2010年,李晓红调任武汉大学校长,一年后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2016年11月,李晓红离开武大,北上赴京担任教育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主要负责发展规划、民办教育等方面工作。任职方逾半年,他又迎来人事变动,去年6月接替周济成为中国工程院史上最年轻的党组书记。

此外,李晓红还是第十九届中央委员,并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煤炭学会常务理事、“973项目”首席科学家等职务。

作为矿山安全技术专家,李晓红长期致力于水射流技术及其在煤矿安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自主开发出超前治理煤矿瓦斯灾害成套装备,成果已被财政部列为国家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为我国煤矿安全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主持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

在李晓红执掌武汉大学的六年中,武大参与了首个杂交水稻国家重点实验室、“神舟八号”、“天宫一号”对接等国家重大工程,多项指标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世界排名提升了近100名。

李晓红还被武大师生亲切地称为“晓红哥”、“晓红花”,他善于用学生们熟悉的话语体系讲道理,比如“希望你们‘人生的巨轮’永远不沉,不要做玻璃心的‘小公举’,让‘人生的小船’说翻就翻”;“要拼自己,不要拼爹”等等,发表的演讲经常走红网络。

去年初中国工程院启动院士增选工作,作为院党组书记,李晓红强调一定要严把院士入口关,对候选人的学风道德、政治经济表现和个人品行等情况调查核实。据悉,在第一轮评审环节,就暂停了1位涉及论文被撤稿事件候选人的资格,第二轮评审环节暂停了1位因违反八项规定尚在诫勉谈话影响期内候选人的资格,对3位相关候选人的违纪情况在学部范围进行通报。

巧合的是,李晓红与前任周济有着相似的仕途经历,二人都曾执掌武汉高校,并上调教育部,后进入中国工程院。

周济出生于1946年8月出生,上海人,机械工程专家,长期致力于机械设计与数控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他曾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湖北省委常委、湖北省教育厅厅长、武汉市长、教育部副部长、部长,2009年10月转岗中国工程院,2010年6月任院长,是十七、十八届中央委员。

李晓红与周济握手。科技日报记者 洪星摄

长安街知事发现,于2002年至2010年担任中国工程院院长的徐匡迪,刚刚获得中国工程科技界最高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徐匡迪是著名的钢铁冶金学家、战略科学家,曾任上海市长、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等职。

虽已年逾八旬,徐匡迪仍在为国家发展出谋划策。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组长,他正以先进的理念,研究雄安新区规划工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