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去世后,陈云险些取代邓小平成为一把手

原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去世后,华国锋执掌党政军大权。但是,当时的元老派邓小平与陈云深孚众望,有一定的实力。在改革开放初期的20世纪80年代,中国呈现双峰政治,两人分别是一二把手。中共原总书记赵紫阳秘书鲍彤认为,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险被陈云取代。

陈云出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在1978年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1978年11月10至12月15日,中共中央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时任中共副主席的邓小平访问新加坡、泰国等地,会议由时任中共主席、国务院总理华国锋主持。

1978年11月12日,陈云在东北组的分组讨论中发言,提出需要解决一些文革遗留的和历史遗留问题,平反一批重大冤假错案。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援引鲍彤的观点称,陈云的发言改变了会议主题,由“向前看”(发展经济、改革开放)变成“向后看”(平反冤假错案、清算文革)。邓小平彼时正在外访,不知实情。他回来一看,形势已经大变,不知道该怎么收拾。邓小平本来在离开北京的时候,交待写作班子成员胡乔木,告诉他会议主题是向前看,不要向后看,要求胡乔木为他写一份发言。邓小平一回来,胡乔木就把那篇发言稿送给邓小平。

鲍彤指出,听说邓小平看都没有看,就把文章放在一边,说现在这篇不行了,要重新写。就找了中组部部长胡耀邦,说另外找几个人,重写一篇稿子。后来大概就找了经济学家于光远等人。这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文章,而不是不是此前胡乔木起草的稿子,也就是不是邓小平原来意图的内容,基调完全变了,变成了:要发扬民主、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变成:要让大家讲话、让大家讲话天不会塌下来……这些名言就是这么出来的。如果邓小平不把主题改了,那么中国的第一号人物就是陈云,而不是邓小平了!

邓小平和陈云都是文革受害者,清算文革平反冤假错案达成一致,但二人对改革开放有分歧。两人势均力敌,互相制衡,谁也推不倒谁。中共一些重大问题,需要两人都同意才行得通。所以,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共政治力量呈邓陈双峰状态。

邓小平阵营中有胡耀邦、赵紫阳、万里、胡启立、习仲勋、李昌、周扬、乔石、项南、任仲夷、田纪云以及一大批支持改革的官员。陈云阵营中有李先念、宋任穷、姚依林、宋平、王震、余秋里、胡乔木、邓力群等左派以及中共元老中若干人士。

曾遭整肃的中国杂志《炎黄春秋》前总编辑徐庆全认为,在整个20世纪80年代,双年反左,单年反右。与之相随的是,邓小平和陈云领衔的双年与单年的格局。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79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出台,1980年提出改革党和国家领导制度,1981年整顿媒体和文艺,1982年中共十二大召开,1983年清除精神污染,1984年通过关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1985年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1986年中宣部提出“三宽政策”,1987年胡耀邦辞职,1988年物价闯关,1989年六四事件。

虽然政见分歧严重,但邓小平和陈云一直坚持“斗而不破”。当出现分歧时,要么一方放弃自己的观点,要么彼此求大同存小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