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档最优秀,这部科幻大片太给国人长脸了!

大家新年快乐呀!

春节档大片云集,大家都去看了哪些电影,8姬去看了几部,首推《》,看到国内有这么优秀的科幻片简直泪目。

所以今天从影视怪蜀黍那边转一条关于《流浪地球》的文章给大家看~

不久的将来,太阳急速老化,将会发生氦闪爆炸。

地球注定将遭到汽化,被吞没于茫茫宇宙之中。

人类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展开了浩大的自救行动。

上万座行星发动机,犹如雅典卫城上神殿之中的巨柱,让地球逃离太阳系。

大气层不复存在,地表气候恶化无法生存,人类移居到地下城。

原本拥有千万人口的城市变为废墟。

木星又不肯放手任由地球远去,它像个拥有红色巨眼的怪物,用不可能挣脱的引力将我们拖入地狱。

19年前,刘慈欣写下《流浪地球》时没有想过,有一天自己脑海里的场景会变成影像,逼真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借用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严锋的话来说: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

如今由他的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又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元年。

叔受邀看完了全片,真心认为这第一枪,打不光响亮,枪法也让人叫好。

《流浪地球》

众所周知,原著越是优质,影视改编越是难搞。

这个一般定律对于大刘的作品来说尤其适用。

亚洲首部获得科幻文坛最高荣誉雨果奖的《三体》,电影立项多年,中间经历各种变动,至今都是遥遥无期。

相比90万字左右的《三体》三部曲,2万字的中篇小说《流浪地球》显然更方便下手。

但是实际制作起来一点都不容易,这部春节档票房冠军的有力竞争者耗时4年才打造出来。

投资达到3亿多人民币,乍一听感觉不少。

换算下来只有大约5000万美元。

感受一下电影的视效,绝对不是5毛画风,而且质量上乘。

像这样包含太空、末日等元素的科幻灾难大片,放到好莱坞起码都是过亿美元的投资。

叔简单举几个例子。

《后天》制作成本1.25亿美元;

《星际穿越》制作成本1.65亿美元

《2012》制作成本 2亿美元。

而《流浪地球》用了不到人家一半的钱,就拍出了能够媲美国外巨制的史诗性与硬核感。

瞄一眼主演阵容就能发现,影片没有堆砌流量明星。

不出高价片酬请大咖,而是把重心放在了制作上面。

为了节约开支,剧组倾尽心血进行细致而充分的筹备。

300人的概念美术团队、3000多张概念设计图、8000多张分镜画稿、10000件道具制作,经过大量的工作把打牢根基。

刘慈欣亲自监制,4位中科院科学家也参与到了世界观的构建,提供现实的理论支持。

身处地下城、运载车、空间站的内部镜头大部分都是实拍,这意味着主创团队从无到有建造出了很多甚至连大刘都不确定该是什么样子的硬件设施。

进组的演员没点体力和毅力坚持不下来,首先戏服就算是个问题。

太空服、防护服和金属外骨骼,没一种是轻的。

而且装甲似的外骨骼光是穿上就要一个小时,脱下要半个小时。

要保证拍摄进度,已经是负重进行表演的大家还得少吃少喝,减少上厕所的次数。

剧组甚至还提供成人纸尿裤,但被李光洁拒绝了。

尽管演员累到生无可恋,郭帆导演依旧是细抠镜头,狠心让大家重来一条又一条。

沉是一方面,戴上头盔做动作会导致缺氧,几场戏下来演员大口喘着粗气,严重的时候还得吸氧。

吴京也不禁发微博说:“上太空太难受啦!自作孽不可活啊……”

由于《战狼2》,爱国吴京自带引战流量。

有不少人看到吴京就直接嘲片子烂。

叔说句公道话,吴京真的是有意发展中国的类型大片,为其在国际层面上争取话语权。

起初吴京在《流浪地球》里只是客串。

结果拍到一半预算超支,后来他就答应郭帆导演零片酬、干脆成了带资进组的主角。

他饰演的是宇航员刘培强。

在儿子刘启还小的时候,他就去往空间站执行任务,一走便是17年。

父亲在刘启的心目中从遥不可及的星星,变成了自作主张的混蛋。

缺席和隔阂滋生出埋怨与误解。

可是当地球的人被放弃时,太空中刘培强的反应是:我儿子还在下面。

不论距离有多远,血浓于水的亲情纽带永远无法被切断。

科幻的坚硬外壳,包裹的是最柔软的人性与情感。

就是凭这一硬一软,《流浪地球》带领中国的科幻电影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长年以来大家对科幻片的情怀是源自国外的,所以也一直有下面这种思路存在。

科幻本来是西方的,咱们玩不转。

叔不能认同。

科幻不过是科学幻想的简称。而科学和幻想,我们“碰巧”都有。

2018年刘慈欣被授予克拉克想象力社会贡献奖,叔对他的获奖感言记忆犹新。

想象力是人类所拥有的一种似乎只应属于神的能力,它存在的意义也远超出我们的想象。有历史学家说过,人类之所以能够超越地球上的其它物种建立文明,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自己的大脑中创造出现实中不存在的东西。在未来,当人工智能拥有超过人类的智力时,想象力也许是我们对于它们所拥有的惟一优势。

国产科幻薄弱的关键症结在于它还是一盘散沙。

《流浪地球》的概念设计师张勃表示:“国内科幻电影目前还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体系,一整套的系统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

这次边摸索边创作的主创人员既使类型鲜明起来,情节波澜此起彼伏,也强调了中式的思维。

当全人类濒临灭绝,开拓外星居所,或是建造避难的“诺亚方舟”是符合西方文化的惯用套路。

刘慈欣在小说里就舍弃了飞船派的办法,选择了坚守家园的地球派。

逃亡计划分为5步。

第一步,用安转在地球上的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掉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流浪地球不止是计划的代号,其中还饱含着中国人自古以来的漂泊与思乡的诗意。

这场盛大的迁移跨越2500年,不惜搭上一百代人来实现救赎。

即使有再多的理论假设和先进设备,它也注定是场未知的冒险。

先是自然灾害频发,死去的人远比救活的人多,全球人口骤减至35亿。

接踵而至的是地表温度降低到近零下90摄氏度,昔日的蓝色星球变成了一片刺眼而冰冷的白。

也许大家在好莱坞大片里,看到金门大桥和自由女神像等国外地标的面目全非时,还只是有种视觉上的震撼。

但当你看到东方明珠塔被冰封,北京CBD空荡寂寥时,心情肯定就不会那么轻松了。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当一座城的人瞬间长眠于地下,那种无助感能透过银幕蔓延到观众的心头。

太阳有130万个地球那么大,木星有1300个地球那么大,生活在地球上的人渺小得连沧海一粟都算不上。

原著中地球被比作是宇宙中的一个小肥皂泡,表面涌动着光和色的狂澜,然后啪的一下,什么都没了。

影片中的时间背景也是春节,可新闻里的倒计时结束之后不是新年的欢腾,而是毁灭的丧钟。

地球和木星将于37小时4分12秒后相撞。

孤注一掷的悲壮,竭力求生的绝望,都在这极其短暂而宝贵的时间里无限放大。

“无论最终结果将人类历史导向何处,我们决定,选择希望。”

人类最后的希望,恰恰也是心中的那份希望。

哪怕是天崩地裂,也要用尽最后一点力气,主宰自己的命运,守护自己的家园。

难怪年过花甲的吴孟达经历了拍戏上的种种艰辛后,能由衷地说出一句:“值了。”

叔也觉得,让观众等了这么久的《流浪地球》,值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