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和全球最红科技宅男说再见了,《生活大爆炸》完结

本文授权转载自

狂丸科学(ID:kuangwanplay)



就算你不是科学迷,也一定听过《生活大爆炸》这部美剧,这个硬核科学情景喜剧里面什么怪咖都有,主人公有IQ高达187的物理学怪人谢尔顿、戴着眼镜的物理学家室友莱纳德,还有与他们性格截然相反的女邻居佩妮等等。



在这样一个硬核剧里,每一集都信息量爆炸,但奇妙的是,即使你经常听不懂主人公们在讲什么,你也会忍不住想追下去。



自从2007年播出以来,它竟然已经默默陪伴大家12年了,不得不说时间过得太快了,12年养个娃都长大了…...终于在美国时间5月16日迎来了最后两集连播,完结撒花,撒的是泪花。



舍不得剧,更舍不得剧中人。要说整部剧最迷人的一个角色,那狂丸肯定首推主角谢尔顿,只要看过一个他的片段,这个高智商低情商的科学怪咖形象肯定是留在你深深的脑海里跑不了了。



谢尔顿,别名谢耳朵,身为一个加州理工学院理论物理学家,他有着超强的记忆力,据说从他记事儿起发生的事都记得。



11岁就上了大学,13岁捣鼓核反应堆(虽然被制止了),15岁就拿到了第一个博士学位......这事迹比你妈妈口中的隔壁家孩子还要传神。谢耳朵因此特别自信甚至是有点自大,觉得自己最聪明并且不接受反驳。



他平时在生活中的画风也跟普通人不一样,有点神经质,不怎么会社交,对一切事情都很较真,很典型的高智商理科男却拿生活二字没有任何办法的人。



其实,这都是阿斯伯格综合症的特点。没错,剧中谢尔顿这个角色设定为患有阿斯伯格综合症,拥有社交障碍和沟通困难,四肢不协调,有点固执古板,但智商却强于常人。



而在剧中,他的种种「偏执」言行背后也真的总有充足的理论作为支撑。例如在他家的沙发上有一个谢耳朵专座,别人是不能随意侵犯的。



有趣的是,这种设定背后是一套著名的「选座位理论」:



看完我就服了,真·有理有据...


有时候谢耳朵受了委屈会来个小恶作剧作为回击,但用的依然是自己的科学思维。

有一次他有机会去美国公共广播电台一个科普栏目「周五科学」上讲解磁单极子的知识,但却不幸被朋友恶搞。朋友在他讲话的房间里释放了氦气,他一吸入氦气声音就变得很尖,于是他就这么在所有人面前丢脸了…...



于是他决定复仇,并想了一个绝妙的方法。就是用过氧化氢(也就是双氧水)加上饱和碘化钾,再加上普通的洗洁精,做出了一个泡沫效果的复仇计划。



他先是在家里实验了一下:



而复仇现场明显更加劲爆:



Bazinga!泡沫复仇,这非常谢尔顿。



除了生活中这些琐碎趣事,谢耳朵既然是物理学家,平时最让他兴奋的事情当然是搞科研。



他是一位弦理论家,剧里他的科研方向是弦理论。



弦理论是理论物理学的一支,弦论家一般认为自然界的基本单位并不是电子、光子、中微子和夸克之类的微观粒子,而是线状的「弦」。谢耳朵刚开始还是个很坚定的弦理论家,后来他自己也迷茫了,到第七季时甚至决定放弃弦理论。



除此之外,谢耳朵在剧里的科研路也是相当坎坷。他曾经发现了稳定放射性元素的新的合成方法,兴奋得不得了,不过后来却被亲室友莱纳德的实验给推翻了。他还曾经带着一群小伙伴去北极寻找过磁单极子,不过最后也并没有成功......



但谢尔顿一直有一个梦想:拿下诺贝尔奖。在最后一季里,谢尔顿收到了来自芝加哥费米实验室的邮件,里面提到他和艾米研究的「超不对称性」理论已经被另外两位博士证实了。这就意味着,谢耳朵和艾米有可能会得诺贝尔奖!



不过根据规定,同一个奖项最多三个人共享,费米实验室的科学家们一开始想把艾米排除在外。谢尔顿听了后有点不高兴,他表示愿意为了艾米放弃诺贝尔奖。


这个诺贝尔奖谢尔顿究竟有没有拿下?狂丸就不剧透了。



除了剧里科研路的磕磕绊绊,并坚持不断发散自己的科学思维,谢耳朵这个角色也在影响着现实生活。


就像他创造了一个流行词:Bazinga。


这本来是谢尔顿用来自娱自乐的一个口头禅,经常在他搞怪整人或者很得意的时候冷幽默地叫一声:Bazinga!类似于「你中招了」或「逗你玩呢」的意思。



后来Bazinga慢慢演变成谢尔顿本人、甚至是《生活大爆炸》整部剧的代名词,总之你说一句Bazinga,剧粉们就能心照不宣地微微一笑。



后来,科学家们甚至用谢耳朵的Bazinga来命名新发现的水母和蜜蜂。


2012年,在巴西新发现的一种蜜蜂就被取名为Euglossa Bazinga,科学家们会这么取名都是因为最开始这种蜜蜂一直和另外一种叫E.ignita的蜜蜂搞混,所以科学家觉得自己被这种蜜蜂骗了好久,就像是这种蜜蜂在默默对人类说:「哦嚯,被我骗了吧!」


搞笑的是,谢耳朵在剧里面是对蜜蜂过敏的。



2013年,在澳大利亚发现的一种水母也被命名为Bazinga,还有一颗编号为246247的小行星也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叫Sheldoncooper。


来源:NASA


在这最后完结时刻,最近有一个意外的好消息传来:谢尔顿的73理论终于被证明出来了!


这虽然不算是谢尔顿本人的成果,但跟他却有很微妙的关系。谢耳朵一直对73这个数字有一股迷之执念,经常穿着一件印有73的蓝色T恤出没,他坚持认为73是最美的素数。



素数是个数学概念,也叫质数,指的是大于1的自然数中,除了1和该数自身外,无法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很难理解的话就举几个例子:2、3、5、7、11……37……73(举例一定不能忘了它,我怕谢耳朵打我)。



素数那么多,凭什么说73是最好的?最近《美国数学月刊》上出现了一篇论文《谢尔顿猜想的证明》,里面有理有据令人信服地证明了73这个素数的确很美,谢尔顿的偏爱果然不凡。


来源:《美国数学月刊》/ 论文截图


看数学家如何证明之前,我们先来看看谢尔顿的理由。


按照素数的排序,73是第21个素数,标准写法是P(21) = 73,P也就是素数Prime Number。而谢耳朵发现,73和37这两个素数是对称的!因为第12个素数是37,P(12) = 37,P(21) = 73,所以这两个素数具有镜像对称性。


但谢耳朵没有解释为什么相比于37,他更爱73,总之他就是爱了。



不过现实世界里的数学家们抓住了这个问题,并认真地研究了一番后发现:73比37多了一个性质,叫做积性(product property),而这就让73更加独一无二了。


来源:Eli Burakian / 论文作者Carl Pomerance教授


什么是积性?假设素数P(n)有积性,那么P(n)中的每一位阿拉伯数字的乘积刚好等于n。

举个例子:


第7位素数是17,P(7) = 17,1×7 = 7。

谢耳朵最喜欢的73:P(21) = 73,7×3 = 21。

而P(12) = 37,3x7=21。和它的序号12不符,所以说与73相对的37没有积性。


这还没完,数学家还发现,素数里同时具有镜像对称性和积性的只有73,所以说73是独一无二的!就这样,电视剧里虚拟人物的一个偏好就这么在现实中被证实了,不得不说数学家们其实更可爱。



从剧里到剧外,谢耳朵和他那一群硬核损友们影响了无数观众。有些人为此入坑物理,也有人通过这些学霸的搞笑日常,发现了科学的迷人之处。而此时,这部亦师亦友的电视剧终于迎来了告别,实在让人不舍。



剧中坏了12年的电梯终于修好了,但我却有点希望,它能继续坏下去,故事也能继续:



前段时间拍摄结束后,工作人员开始拆除剧里主演们的家,这个客厅里发生了太多事了,怎么舍得......


来源:生活大爆炸官方推特


对粉丝们来说,要说再见肯定很难:


不过在这种告别的时刻,这样一个固执又倔强的boy就算是哭也不可能轻易承认!

「我哭都是因为看见别人太蠢了,我替他们难过。」——谢耳朵



参考资料:

https://en.wikipedia.org/wiki/The_Big_Bang_Theory

https://ssd.jpl.nasa.gov/sbdb.cgi?orb=1;sstr=246247

https://en.wikipedia.org/wiki/Euglossa_bazinga

https://en.wikipedia.org/wiki/Bazinga_(jellyfish)

https://phys.org/news/2019-04-big-theory-math-carl-pomerance.html

https://math.dartmouth.edu/~carlp/sheldon022119.pdf

https://en.wikipedia.org/wiki/Hydrogen_peroxide

https://en.wikipedia.org/wiki/Prime_number

https://www.facebook.com/thebigbangtheory/posts/the-best-number-is-73-why-73-is-the-21st-prime-number-its-mirror-37-is-the-12th-/10153276103514678/

https://bigbangtheory.fandom.com/wiki/7







网易新闻浪潮工作室出品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编辑 | 邱小奕


bazinga 科学 素数 耳朵 谢尔顿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