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0月24日 』
主持人:
感谢堪布来到约克大学!下面先请我们的代理院长金·伊恩·弥卡舒(Kim Ian Michasiw)教授致欢迎辞。
金·伊恩·弥卡舒教授:
因为文学院院长马丁·辛格现在在香港,所以由我代表文学院对堪布的首次访问表示欢迎。
院长对于没能在现场,肯定会深感惋惜,因为他是个汉学家,对于东方文化特别感兴趣。很遗憾,我本人对此知之甚少,也许我是在座中对灵性传统了解最少的人,而且也非常不擅长致欢迎辞。但有一点想说的是,今年早些时候我被问到约克大学的佛学研究,当时我习惯性地认为我们学院这么大,肯定涵盖了所有的研究领域,所以后来当我知道约克的佛学研究有些欠缺时,非常诧异,甚至有些失望。可能接下来还会有人发言谈到我们现有的佛学研究。
这周前几天,当我知道要代替马丁发言时,我就一直看着今天的演讲题目,看着这些非常普通的词——发现、舒适、安宁、本性、心,有种不一样的感觉。尽管我知道这些词,但把它们放在一起时,让我感到它们像一门外语。不过我想,今天的演讲嘉宾肯定不会被这些词所代表的甚深含义所困扰。所以,一会我们就会把讲台让给更让我们期待的演讲嘉宾。
托马泽维斯基教授:
非常感谢弥卡舒博士。我是托马泽维斯基教授,研究文化领域。
能邀请到如此高水准的佛教大师——索达吉堪布来约克大学演讲,我们由衷地高兴。设想一下,有这样一位学者,完全精通康德、海德格尔,以及法国存在主义哲学——这能帮助我们想象堪布的渊博知识、深广智慧、超众辩才以及推理能力,而且堪布本人非常谦逊、风趣幽默。
接下来我们就会领略到堪布的非凡魅力。我想今天天空湛蓝、阳光灿烂,也代表我们对堪布的欢迎,代表我们内心的喜悦。
今天堪布将给予我们禅修方面的教授。这一话题也是约克师生经常谈论的,尤其在考试来临时。
最近我们正在逐步引导学生培养正念——不断串习自己是利益他人的学者,也是禅修者。为了让大家对这方面有更好的了解,现在请我的同事黛博拉·奥尔,谈谈约克大学禅修教育的现状及未来发展。有请黛博拉。
黛博拉·奥尔:
索达吉堪布的到来让我们倍感荣幸。我认为对于在座每一位,这都是一次珍贵的机会,对约克大学也有深远的意义,因为堪布所代表的文化是我们正关注的领域。
佛教在北美,直到上世纪初才开始广泛传播。那时铃木大拙和其他很多大师,来到西方弘扬佛法,激发了许多人的兴趣。前不久到访多伦多的一行禅师,使得佛教在大众中得到更广泛和热情的认可。可以说佛教正受到越来越多西方人的接受与喜爱。
尤其是禅修,备受知识分子以及更广泛人群的欢迎,因为它可以让人保持宁静、放松,提高专注力。
约克大学很多系设有禅修课程,比如宗教研究系、心理学系,还有我所在的人文系及其他院系。对于这些课程,约克的学生都可以听受,学习如何禅修、如何避免外境干扰、如何提高自我觉照。
有机会在人文系教授禅修,我感到非常幸运。几年前我开设了一门本科课程,不仅学习禅修和瑜伽,同时通过学习理论以深入了解禅修。下半年我有一门研究生课程《正念禅修的入门》,也会学习禅修理论。我认为理论非常重要,原因是:禅修可以帮助我们加强内观、提升觉照;禅修对教育也有很大帮助,可以促进学生成长,使他们更成熟、慈悲、有觉照力——而这一切都扎根于理论学习。所以,堪布今天的演讲一定会给我们带来启发、鼓舞以及不一般的力量。
让我们一起有请堪布——
今天跟大家交流的主题是“禅定——心性休息”。
在如今的时代,相当多的人认为除了追求物质,还需要对内心投以关注,而这跟禅定有一定的关系,所以今天我们共同探讨这方面的内容。
一、禅定的意义
什么是禅定呢?禅定在藏文中叫“桑丹”,意思是心专注于某个事物,而发现自己的情绪。人的情绪有正面的、负面的,只有心处于宁静状态才能发现它们。
禅定对于现代人有重要的意义。
有这样一种说法:19世纪肺病威胁整个人类,20世纪战争和癌症是人类的大敌,到了21世纪,焦虑、忧郁、恐惧等心理疾病席卷这个世界。对于这种说法,大家应该有所体会,上个世纪确实爆发了许多战争,本世纪中,人们内心不断涌现贪婪、嗔恨等烦恼,由此引发很多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症、孤独症、恐惧症等等。如今不论在大学、中学等教育群体,还是其他各类社会群体中,患有心灵疾病的人,都在日益增多。
一个人一旦出现心灵问题,就会始终被痛苦笼罩,甚至失去生存的勇气而选择自杀。虽然自杀很不明智,但是人如果无法控制情绪,就可能走上这条路。
今年8月,美国著名喜剧演员罗宾·威廉姆斯自杀身亡,这一消息令人震惊。据调查,罗宾·威廉姆斯生前患有抑郁症,长期饱受焦虑、失眠的折磨。随后美国精神健康研究所主任托马斯·尹塞尔对《今日美国报》说:“必须认识到,抑郁症是一种威胁生命的疾病。”托马斯还提到:几十年来,美国自杀率居高不下,每年平均自杀人数达3.9万人,远远超过他杀或者交通事故死亡的人数。
自杀率的不断攀升,成为很多国家面临的棘手难题。这方面也值得大家思考。
虽然现代人不像古人那样物质生活匮乏,除了非洲等个别地方,其他地方的人基本都有充足的衣食受用,但是如果缺少调节内心的能力,那么即使物质生活很优越,仍然可能陷入极大的不安与痛苦中。
在这种情形下,越来越多的人,不论大学老师还是商界人士等各阶层的人,都开始关注心灵,觉得有必要学习心灵的知识,有必要借助禅修等方法让心灵强大。
对于禅修,西方人应该不陌生,因为这边的高校和社会团体常常开展禅修活动,这对调节情绪、净化内心,以及消除烦恼,诸如贪婪、嗔恨、愚痴、傲慢等,确实具有巨大的作用。
二、如何修持禅定
禅修的方法
禅修时,要掌握一定的技巧。
首先身体以毗卢七法安住,或者很安静地坐下来。之后,心专注于某个事物,比如一朵花、一只瓶子,如果有信仰,可以专注于佛像或十字架。这样修持时,不要闭眼睛,如果平时戴眼镜,此时最好摘下来。不过,如果外面的景象让自心无法安住,那么闭上眼睛也可以。另外,呼吸要舒缓,这样内心的浮躁会慢慢平息。
在这种状态中持续安住,越久越好。如果一开始实在无法坚持很久,那么短短的三五分钟也可以。
这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初级禅修方法,目前也很流行。
禅修的歧途
禅修过程中,要避免几个歧途。
第一,禅修时,感觉内心处于光明中——没有任何黑暗、明明清清、了了分明的状态,但是并未认识心性。这种“明”的觉受并非最究竟的境界。
第二,感觉远离了所有痛苦,很快乐、很舒服,以至于不愿起定,想要一直保持下去。这是“乐”的觉受,虽然暂时可以修,但是也不究竟。
第三,贪、嗔、痴、慢、嫉等粗大分别念全部消失了,也没有明或乐的感受。这是“无念”的状态,也不是最究竟的禅定。
“明”“乐”“无念”三种状态,虽然没有粗大的分别念与痛苦,但只是世间凡夫的禅定。
如果境界进一步提升,这三种觉受也消失了,而处于“空性”的状态,就达到中等禅定的境界。
三、最高的禅定
认识你自己
虽然“明”“乐”“无念”“空性”四种禅境,有一定的作用——可以压制生活中的各种妄念,但是要把这种境界长期坚持下去,就需要更高的修法,也即“胜观”。仅仅不起分别念而安住,在佛教中叫寂止,要把寂止延伸到日常的行住坐卧中,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入定时,就需要胜观的摄持。
如何修持胜观呢?可以这样去观察:当我们的心安住时,各种烦乱就自然消失了,但是这种状态常常无法保持,原因在哪里呢?就在心上——心安住时为何不再烦乱?安住的心到底是怎样的?如果能这样观照,一旦认识了心,就认识了真正的自己。
古希腊阿波罗神庙的门楣上,镌刻着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很多人觉得这太简单了,“我是医生”“我是律师”“我是老师”“我是飞行员”……认为这样就算是明白这句话了。其实并非如此。
大家各自想一想:“到底我是谁?我认识自己了吗?”实际上,最高的禅定就是认识自己。
世间人都认为自我存在,当然佛教并不否认名言中假立的“我”,但是佛教认为运用智慧观察时,“我”是无迹可寻的。
很多人也许心生不解:“我明明存在呀,我的身体就是我。”但是身体无外乎头颅、四肢、内脏……这其中哪个是“我”呢?都不是。
还有人说:“身心的聚合是我。”如果分开观察身与心时,都找不到“我”,那聚合起来又怎么会有“我”呢?比如五个人中的每一个都没有钱,他们聚在一起,会出现钱吗?也不会的。
还有人认为:“心就是我。”对此可以详细分析:心主要有五根识和意识,它们住于身体的哪个部位?是怎样的颜色、形状和体性?这样一观察,就发现根本找不到它们。
这种方法非常有用。当你非常生气时,胸中好像有颗要爆炸的嗔恨心,但真正观察时,这颗心到底在何处呢?身体的里里外外、上上下下都找不到。这一点即使小学生也能知道,确实找不到。
如果心不是有的法,那是否是无的法呢?也不可能。因为有、无互相观待,如同东、西一般——如果有的心不存在,无的心就更加无法立足。所以,心也不能是一无所有的单空。
心不是有,也不是无,能否是有无兼具呢?也不可能。世界上不可能有一个法既有也无,因为有与无是互绝相违的,不可能并存一处。
心不是有、无抑或有无兼具,那更不可能是有、无之外的法。
这样观察下来,有些人也许会问:“心到底是什么呢?”实际上心无法用语言表达,无法用思维分析,它的本体不可思议。如果证悟了这种无可言思的境界,就成就了最高的禅定,进入圣者的行列。
寂止只是让心宁静,如果进一步认识了心的本体并安住其中,就叫做止观双运。一旦拥有这种境界,禅定永远不会退失,各种外缘也无法扰乱内心。相反,如果没有达到这种境界,而只是内心平静安住,那么你在房间闭目入定时,自我感觉良好,但是走出房间遭受损害时,烦恼就会死灰复燃,因为寂止只是压伏烦恼,无法断除种子。总之,单一的寂止与止观双运有很大差别。
心态是关键
现在有些人内心非常敏感,微小的事都可能令他们陷入痛苦。尤其抑郁症患者,别人的一句话、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会在他心里引起轩然大波,“他为什么这样呢?肯定是针对我的……”这就是无法掌控内心的表现,如果常常处于这种状态,身体也会受到危害。
而一旦证悟了心性,或者具有很好的禅定,那么面对不顺心之事,或者不公平的待遇,都能轻松化解,转为快乐的因素。
这正是佛教所讲的,如果认识了心,它就化为智慧;如果没有认识,甚至误解它,它就现为烦恼。
世间很多事物都是如此,我们对它们的认知与态度,决定了它们是利还是弊。
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凯利·麦格尼格尔,历时八年追踪3万名美国成年人,研究压力对人的影响,最后发现:相信压力有害的人,压力确实会让他们常常失眠、内分泌失调,乃至罹患心脏病、癌症;不认为压力有害的人,即使承受很大的压力,身体也不会受到影响,甚至比压力较小者更为健康。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