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国际化?越来越多的年轻华人设计师海外项目落成


转自环球观筑(ID:Achifocus)


 中国设计事务所新发展动向 


在MAD建筑事务所的创始人马岩松首次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后,越来越多的国内事务所开始走出国门,面向世界。


在本期,我们将着眼于国际,一起来看那些由国内事务所打造的国际作品



 1. 


Ring

设计: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


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创始人熊星


XING DESIGN 行之建筑设计工作室的创始人熊星,哈佛大学建筑学硕士,清华大学建筑学硕士、学士,在创建 XING DESIGN 之前,于纽约KPF担任高级建筑设计师,负责超高层设计项目。在此之前,他曾加入北京都市实践,丹麦哥本哈根的B.I.G,以及阿姆斯特丹UNStudio参与众多不同类型的设计挑战。



设计师认为铁路是一个城市的“手指”,触及其他城市。而他希望给这个“手指”戴上“戒指”“戒指”就成了他这个设计的核心,与其放上一个纯功能性的人行天桥,不如将它做成一个艺术装置


△ 天桥像戒指一样“戴”在铁路上


△ 模型


△ 渲染图


而且这个指环天桥还设有多重交通,天桥在两侧都提供了步行阶梯,自行车与行李的坡道。在圆环内侧,还集成了机械导轨残疾人电梯系统


△ 分析图


△ 结构分解图


△ 多重交通


△ 结构分析


△ 残疾人电梯系统


指环天桥的外壳,还可以根据具体活动来定制。


△ 定制造型



 2. 


澳大利亚市民中心

设计:基础研究所


基础研究所(联合创始人王耀华)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美国哈佛大学建筑设计硕士,杰出毕业生,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院建筑设计毕业设计奖,南加州建筑学院建筑学士,获得南加州建筑学院建筑设计毕业设计奖。



基础研究所公布了他们的澳大利亚赖德新市民中心竞赛方案:“盒体之外”。建筑主体由三个落在场地内的扁平“盒子”和叠摞在它们之上的两个高“盒子”构成,周边伴随有四个较小的“盒子”


△ 总体建筑空间结构


△ 总体建筑空间结构


“盒子”内的“物品”则是包含着多样公共文化功能的建筑空间。这些“盒子”亲切的空间尺度和品质构成一个存在于城市景观中的“村落”,邀请着市民来体验与探索。



两个高“盒子”容纳了市政管理和社会住宅等功能。三个扁平“盒子”坐落于起伏的场地上,以不同的朝向向周边的城市文脉展开,它们在功能上作为高“盒子”的门厅


△ 建筑功能示意图


△ 建筑功能示意图



作为门厅的三个扁平“盒子”之间,多样的路径链接着景观与公共广场。



每个盒体向外延展,相互搭接,同时为下方盒体形成遮盖结构,创造出一系列的半开放空间,拓展了设计理念中“盒体之外”的象征意义。


△ 建筑内部


△ 建筑内部



 3. 


Southbank by Beulah

设计:MAD建筑事务所


MAD建筑事务所创始人马岩松


马岩松,在美国耶鲁大学获得建筑学硕士学位。2004年回到中国并成立了北京MAD建筑事务所,他是首位在海外赢得重要标志性建筑的中国建筑师。他致力于探寻建筑的未来之路,倡导把城市的密度、功能和山水意境结合起来,通过重新建立人与自然的情感联系,走向一个全新的、以人的精神为核心的城市文明时代。


△ 模型


马岩松带领的MAD建筑事务所在墨尔本公布了 “Southbank by Beulah” 超高层国际竞赛的概念方案,这是一个包括酒店、住宅、办公、商业的超高层综合体



在这个设计中,MAD尝试将墨尔本丰富的自然环境垂直延展于高层设计中,在高密度城市环境中营造“云端、高山、丛林”的自然意境



他们希望以独特的意境来消除传统高密度城市所带有的隔阂感,以更亲切的尺度拉近市民与社区、自然的距离,并以自然的形态点缀墨尔本的城市天际线,成为墨尔本未来独一无二的城市地标。



这座“单塔”建筑高度360米,仿佛是在城市中从大地破土而出的参天大树,高耸入云,形态自然且坚定有力,与周边的传统方盒子高层建筑形成了鲜明对比。

城市 市民 建筑 盒子 设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