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博士挑战居住极限:在垃圾桶里住了一年(组图)

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大的居住空间?今天的主人公告诉你,3.4㎡就够了,这可能在你看来是疯狂的,但对于哈佛博士兼大学终身教授Jeff Wilson来说,却是梦寐以求的。

(image)

这一疯狂举动的由来源于一段悲伤的故事和一个“疯狂”的梦想。2010年,Jeff Wilson和他的妻子离婚,为了防止触景生情,他卖掉了自住的280㎡别墅。一直以来,Jeff Wilson就有一个看似“不切实际”的梦想,“我要造一所世界上最小的房子,目标是只占美国平均住房面积的1%,只消耗1%的水和能源,产生1%的生活垃圾。”

(image)

于是他带着自己的梦想到处转悠,寻找建筑灵感。终于,有一次在校园散步时,垃圾箱开启了Jeff Wilson的灵感,“这就是我梦寐以求的空间大小啊”。于是,他去向学校申请:“我想把校园草坪上的垃圾箱变成一个微小的可持续的家,并到里面去住。”虽然校方很意外,但还是同意了。

(image)

(image)

教授随机选择了一处垃圾桶,哈佛的垃圾桶和其它臭气熏天的垃圾桶并无二致。在全面消毒过后,教授开始了改造,并且在改造的第一晚,他就住了进去,只在地上铺了几张纸板,放了一个睡袋,一个包,简单几件行李。

(image)

(image)

因为昼夜温差太大,教授晚上冻得直哆嗦,而且垃圾箱有味道,存储空间又很小,“第一天爬出垃圾箱的时候,我哭了。”虽然第一晚很狼狈,但教授并没有想放弃,而是把生活所需认真的记下来。

(image)

能够看到,他列出的几项为温度控制;枕头、被子等;吃饭;穿衣;防雨雪;洗浴;睡眠质量;女朋友!!!3.4㎡的空间一个人住都够呛,他居然还想找女朋友?不管怎样,教授还是坚定的开始了第二阶段的改造,首先他把垃圾箱内墙刷成了白色。
 

(image)

然后用几块木板把地面改造成榻榻米,既增加了储物空间,又增加了“家居感”。
 

(image)

然后再铺上地毯、挂上装饰画、安上空调,垃圾桶瞬间由“流浪汉风”变成“宜家风”。
 

(image)

(image)

教授将垃圾箱的屋顶设计成三角形,能够自由移动进行通风,内部还藏有太阳能发电板。

(image)

通电后,不管春夏秋冬,室内都能有舒适的温度了。
 

(image)

为解决饮水问题,教授还设计了雨水过滤器。

(image)

很快,教授改造垃圾桶的举动就吸引了校园师生以及社会人士的注意,每天都能成为校园一道独特的风景。

(image)

一位同样推崇极简主义的女作家在参观完后对Jeff Wilson怦然心动,俩人非常有共同话题,很快走到了一起。

(image)

但故事到这里还没有结束,教授还有更大的目标,就是“设计一个人人都愿意住的小房子”,于是他花费一年半,将“垃圾桶房”升级成了极简只能住宅。

(image)

智能住宅占地面积20㎡,里面包含里面包含了厨房、卧室、洗手间、卧室等等,另外,内部还隐藏了很多小秘密,如床下面的小抽屉,沙发变双人床等等。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如今,教授和他的女朋友动不动就开启一段极简旅行,一起走过春夏秋冬,看遍大千世界。

(image)

从别墅到垃圾桶,从离婚到对的人,看似悲惨的结局却是下一秒幸福的开始!家有无限可能,并不一定是大房子才能让人惊艳!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