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立冬,不少北方人,尤其是老人都开始买白菜囤着过冬。
近日,网上一段“南方人不懂”系列的视频火了!北京3口人,一次就买了100斤大白菜。南方小伙伴惊呆了,为何一次买这么多?难道白菜会升值?
北方网友看到后也表示很震惊:冬天白菜那么好吃,你们竟然不囤白菜?
(image)
南北差异是个永恒的话题,就在前不久,南北网友就曾因为买菜“南方一次买一顿,北方买一吨”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据了解,每年11月,北京东城区一粮行卖冬储大白菜,堆起来有1人多高,市民一般买100-500斤,该粮店去年卖34万斤。
(image)
有网友笑称,我在南方的艳阳里一脸蒙圈,你在北方的寒夜里白菜满屋。
北方人为什么要在冬天囤白菜?
白菜,是土生土长的中国菜,种类多样,包括山东胶州的大白菜、北京的青白、东北的大矮白菜,以及山西阳城的大毛边等。在中国,白菜的栽培面积和消费量那是稳稳地居于各类蔬菜之首。
北方的冬季寒冷而漫长,尤其在过去,蔬菜种植技术尚不发达,人们冬天只能吃到有限的几样蔬菜。这时候,多产的大白菜就成了人们最好的选择。而且与马铃薯、萝卜等冬储菜相比,大白菜吃法多样,还耐寒,小心照看的话能吃到来年开春。
所以每到立冬时节,请脑补以下画面:
(image)
昔日北京市民购买大白菜的场景。图自上游新闻
梁实秋就曾在他的《谈吃》一书中描写道:在北平,白菜一年四季无缺,到了冬初便有推小车子的小贩,一车车的白菜沿街叫卖。普通人家都是整车的买,留置过冬。
这些大白菜多是通过北京市二商局(现在的二商集团)下属的蔬菜公司收购,然后再逐级批发给各区县的食品公司、菜店和菜站。
各地菜店和菜站的大白菜都是晚上上货,早上出售。由于抢购的人多,一车大白菜很快就能卖完,人们再买就要等下一趟车。这个时候等的人就要着急了,因为不知道下一趟车什么时候才能来。于是,很多人就在天不亮的时候去菜店门前排队,争取能买到第一趟车上的白菜。
白菜能抵百菜
白菜能抵百菜,白菜在北方冬天蔬菜界的王者地位仍不可动摇。一进入初冬,就有一股神秘的力量充斥着北方:一走进小区,总能看见这样的景象。
(image)
小区变菜地,让不少北方的小伙伴感慨:小时候入冬的象征并不是下雪,而是开始囤白菜。
往前倒十多年,一到冬天听到卖大白菜的吆喝声,人们便会跑出门排队买,一买便是百十来斤,如果按现在的说法形容,那就是蔬菜界里的双11活动了,谁要不买点儿心里都不踏实。
不过对此,多数南方的小伙伴则是一脸蒙圈,竟然还有这种操作?
@波杰克马克:骗我去卖大白菜?
@不一样的花火zl:不懂为啥买大白菜,不会坏吗?
@我不是麦兜兜:真的理解不了,冬天没卖吗?很多蔬菜都是一年四季都有的吧。
感受到了北方人对大白菜的偏爱,但却对它对于北方普通家庭的重要性和情感寄托一无所知。
一句话老话“白菜能抵百菜”就概括了:白菜在北方人心中的地位。看似平淡无奇的大白菜,其实见证着北方的发展史,体现着一种北方人过去对过冬深入骨髓的焦虑,所以南方的小伙伴未曾亲身经历,难以理解也不奇怪。
储存大白菜的“门道”
几百斤大白菜拉回家后,先摊开晾晒,然后存放起来。住楼房的用报纸包好,锁住白菜水分,一颗颗整整齐齐地立在楼道里;住四合院或大杂院的,一般会在院子里挖个菜窖专门存放。
菜窖不深,一般有一人多高,上面封顶,预留一个通风口防止人进入后极度缺氧。入口通常为长宽均等的正方形,下面搭上台阶或直接在墙壁上凿洞方便人进出。平时不用的时候就用一块厚重的铁盖盖上,上面再铺一层油布防止雨水从周边渗入。
这种菜窖不用供暖,温度可以保持在0-5℃,随取随用,被人们称为“四季冰箱”。把百十来斤大白菜放进菜窖,就可以安心过冬了。
(image)
如今,年轻的北方人早就都不囤白菜了。毕竟说老实话,过冬的白菜放久了会水分流失,外面几层菜叶干干的,并不能入食,扔掉实属浪费,而且因为种植技术的提高,物流仓储的便捷,网购、超市的普及,舌尖上的南北美味已经同步了,各种蔬菜随吃随,买新鲜又方便。
可就算这样,白菜在北方冬天蔬菜界的王者地位仍不可动摇。无论生活怎样变迁,家里的大小筵席上,一道白菜总是不可或缺。
(image)
(image)
(image)
虽然少了筹备入冬的激情和忙碌,囤白菜的小乐趣也尘封在80后的童年的回忆里。但家中有老人的或许还会提前囤上些白菜过冬。不过,他们囤的不再是食物,而是一份情怀,一份对过去生活的慰藉。
2017年11月7日,北京,每年11月初是冬储大白菜上市的时候,冬储大白菜是北方人过冬的特色。北京东城区一粮行卖冬储大白菜,在路边堆成了小山,市民排队购买,有的一次性买上百斤。来源:东方IC据工作人员介绍,大白菜是从河北运来的,每斤4毛5,因为价格便宜,市民纷纷前来囤货,有的一次性买上百斤。
大白菜在路边堆成了小山。
现场图。
市民将买来的大白菜堆在院子里。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