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基督城Sockburn邮局
一百米开外
有一家不起眼的便利店
卖些牛奶饼干巧克力
报纸杂志日用品之类的
这家便利店的店主名叫何非(He Fei),今年48岁了。她出生在中国,会讲俄语,独自带着身患白血病的儿子在基督城生活;喜欢戴红色首饰,脚下时常都穿着双运动鞋。
一个不起眼的临街便利店,一个普通到不会让人看第二眼的华人女店主,相信没人会将这些与一个制贩毒网络联系起来。
然而就是这位单身母亲,编织起一个完整的制贩毒网络,成为新西兰南岛主要的合成大麻供应商。
合成大麻?
是一种怎样可怕的毒品?
合成类毒品是一种化学合成毒品,在新西兰常被称作Synthetic drugs、synthetic cannabis sythetics等,这种毒品并非种植而来,而是在实验室中合成,形态可能为烟草状或者液体。
根据维基百科解释,虽然与在大麻中发现的大麻素不同,但合成大麻也与大麻素受体结合。其名称有时候依照成分,被成为K2、Spice(香料)、Genie(精灵)、Zohai(佐海)、迷幻鼠尾草等多种名称。
在2000年早期,不法分子为了规避使用大麻非法的法律,才制造了合成大麻这种毒品,在市场上以各种品牌、各种形态销售。
这种毒品曾被称为“legal highs”,但因为过去监管不严,在2014年才被认定有极强的成瘾性,并对身体和心理健康都有潜在损害,随后,被新西兰政府禁掉。
根据新西兰药物协会(New Zealand Drug Foundation),合成大麻的种类有几百种,全都是过去20年内“发明”出来的。
这种合成类毒品危险性很高,因为合成配方五花八门,连他们自己也分不清在吸食什么。谁知道哪一次抽进去的时候就撒手人寰了。
在新西兰,合成大麻造成的死亡案例正在急剧上升,自2017年以来,已经有50多人死于合成毒品,而5年前仅2人…其中包括中国留学生小陆…
去年,年仅24岁的中国留学生小陆,就因为吸食合成大麻成瘾,被送回国戒毒而不幸去世…
根据小陆的母亲周女士说,小陆从开始沾染合成毒品到去世,只有短短一年多的时间。
自从沾上毒品后,小陆几乎一夜间就变了个人,从一个聪明、活泼,超爱打羽毛球的年轻人,变得懒散,对除了合成大麻之外的一切,都不再感兴趣。
周女士和她的朋友 Sibbald 曾试图跟几个毒贩信息,要求他们远离小陆,但她收到的却是毒贩的死亡威胁…
由于毒瘾太深,身在新西兰的小陆根本无法抵抗合成大麻的诱惑,周女士决定,让小陆回国戒毒…
但是,当小陆刚到国内,就因为行为怪异(因为在机场又过量吸毒)而被送往警局,随后送往医院。
当小陆父亲赶到医院,小陆已经无法分清现实和幻觉了。
“他都不成人样了,像动物一样拧着身子。他一直都在尖叫,看不见也不认识任何人了,他说觉得自己的头快炸了。”
在抵达医院48小时后,吸毒过量的小陆因心力衰竭而亡。
而造成他死亡的,就是可怕的合成大麻!
那么,何非的贩毒网
是怎么被暴露的?
2014年前,何非的便利店里除了日常所需之外,还会持牌销售合成类毒品(Synthetic drugs)。但那时,这个行为还是合法的,因为那时的新西兰政府还没意识到合成类毒品的危害。
然而,随着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因合成类毒品成瘾而死亡,2014年5月1日,新西兰立法禁止这类合成物……
但因为利益所致,何非并没有放弃这块大肥肉,而是悄悄地将这一非法生意转为地下,那个小小的便利店就成了最佳掩护…
在2015年,基督城警方发现当地出现不少合成毒品,随着调查深入,他们开始注意到Sockburn Dairy便利店,之后在警方对这家便利店进行搜查的时候,在店里放杂志的架子、冰激凌盒子、天花板灯巢里、甚至电风扇里都查获到了合成大麻…
在警方顺藤摸瓜进行调查后,又查出了该制毒网中,何非的令两位帮手——
30岁的厨师苗西文(Xiwen Miao)
和34岁的地产中介周随军(Suijun Zhou)。
周随军主要负责运输毒品,而苗西文,则是负责制毒!何非、周随军、苗西文三人使用微信搭建起整个制贩毒网络。
2016年5月11日,警方突击了负责运送毒品的周随军,并在他的手机中发现了大量证据。据悉,周随军每天会开着一辆豪华的四驱车,随身带着武器,把毒品运到南岛各个角落。大多数买主都是毒贩子,一次性能买半公斤的毒品,但也有买来自己偶尔用的散客。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