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北美地区中餐发展座谈会在纽约举办

美国当地时间5月21日, 以 “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促进中餐繁荣发展”为主题的“2019北美地区中餐发展座谈会” 在纽约举办。本次活动由世界中餐业联合会、美国中餐联盟主办,世界妇女爱心协会、美国华商贸易促进会协办。


▲ 嘉宾合影

以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为团长的代表团一行五十余人、美国中餐联盟主席黄民、美国中餐联盟创会主席赵锐、纽约州众议员亚裔办公室主任周艳霞、世界妇女爱心协会会长杨海燕、美国华商贸易促进会会长雷迅、美国中餐联盟监事会执行主席周慧、美国中餐联盟副主席林平生、美中国际商务高级研究院院长夏善晨、美国新泽西贸易投资促进会理事杰西·阿特切、美国中餐联盟副主席林瑞昕、美中广东总商会副会长刘子扬、中华丝绸之路总商会会长李强等与会。


▲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会长杨柳表示,中华饮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时代的进步在继承创新中不断发展,在应时处变中不断升华,积淀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大家集思广益、畅所欲言,为北美中餐发展贡献真知灼见,为传播中华文化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建言献策。


 世界中餐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邢颖

邢颖常务副会长就中餐企业开拓囯际市场模式选择的战略意义、人才和食材对跨国经营的决定性作用、全面理解中餐走出去和中国烹任文化走出去的内涵、中华美食的多样化和差异性与目标食客紧密融合、处理好标准化要求和本土化市场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 美国中餐联盟主席黄民

美国中餐联盟主席黄民认为,美国的中餐业传统方式经营和外卖餐馆,若不改变方式求存,压力将无法解除,转型是突破困境的良方。市场调查和实验证明,大规模的中央厨房式,科技化的设备,高品质的供应菜式,分配给规模小的业者,才能做到控制和稳定菜式的品质,把菜品提升到高层次,也是未来中餐跟上潮流的方向。


美国中餐联盟创始主席赵锐认为,厨师短缺是中餐海外发展的最大挑战,想要突破就必须实现中餐烹饪技艺的标准化和去厨师化。一方面要引进中国的中央厨房,统一配送,形成加盟连锁之势,另一方面也要将厨师从厨房解脱出来,使之能够培训进修,进而提升中餐的品质。


▲ 纽约州众议员亚裔办公室主任周艳霞

纽约州众议员亚裔办公室主任周艳霞表示,很高兴代表纽约州众议员亚裔办公室参加座谈活动,我们一直认为中国美食满天下,并参与了很多美中多方推广活动,希望今后加强交流,共同推广。


▲ 临清市开元餐饮有限公司总经理张秀梅

中国代表团成员、临清市开元餐饮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秀梅表示,如何将菜品从工艺角度,健康角度,品质角度进行完善,是我们要思考的问题。美国有五万多家中餐馆,每一个餐厅不仅是推介宣传中餐的窗口,也是一张宣传中国的靓丽名片,我们国内的中餐企业将全力支持中餐海外推广工作。


▲ 天津燕春楼饭庄总经理张建生

中国代表团成员、天津燕春楼饭庄总经理张建生说,中餐在海外有弊端,连续吃上五顿中餐,都是雷同的,没有差异。尤其中餐在美国发展,要有突破,很多老厨师到现在还在用老技法,做着一成不变的中餐。中餐要与时俱进,要创新发展,用匠心精神,用好食材,用真功夫做好中餐。相信中餐在海外发展一定会取得好成效。


Menusifu战略副总裁别西认为,中餐制胜的关键在于精细化营运期,不再把餐厅当作解决温饱的营生,而真正把餐厅当作企业来培育,这是华人经营者需要作出的意识上改变,而最后品牌影响力、食品文化、聚焦点以及老客户激活,才能让中餐在滚滚大潮中立于不败之地。


In-Vision Hospitality餐饮咨询公司负责人张帅认为,通过引进人机互动,有助于降低餐饮企业的管理成本,提高营业利润和降低人工比。


▲ 君子团队CEO赵勇

君子团队CEO赵勇提出,未来海外中餐发展的机遇非常大,但要把握这个机会需要实现品牌和管理的本地化。而实现本地化的核心思维模式需要从中餐厅美国化转变成美国餐厅中国化—经营用美国团队和管理模式,用美国已经接受的饮食习惯去制作中国餐饮内容,从而利用本地劳动力和用本地品牌构造方式去传播真实的中国文化内容。


▲ 座谈会现场

此次座谈会中,业界专家们紧紧围绕“弘扬中华饮食文化,促进中餐繁荣发展”主题,深入探讨了中餐现存的困难、瓶颈以及转型升级等议题,为中餐业的提质增效和北美地区中餐发展共同把脉,共谋行业发展良策,期待未来把共同愿景变成美好现实。


▲ 嘉宾合影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