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轩 . 香山】 造园 ┃ 雕刻









《寄刘峡州伯华使君四十韵》节选

                                      —— 杜甫


雕刻初谁料,纤毫欲自矜。

神融蹑飞动,战胜洗侵凌。







雕 | 刻 | 艺 |术


若中国古建筑是凝固的音乐,雕刻则是这音乐中最美妙动人的旋律和乐章;精美的建筑装饰扣人心弦,带给人们饕餮视觉盛宴;走进它们,尘世烦扰都被婉约,一笔一画描幕着古老的原始文化。

流转千年,无声地倾诉着美好的期盼......





雕 | 刻 | 材 |质 | 分 | 类


中国古建筑雕刻一般根据雕刻的材质分为三大类。

木雕

梁架,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骨架形式,包括柱、梁、檩、枋、椽以及附属构件等。它不仅具有结构功能特点,而且也具有重要的审美意义。2008年6月7日,木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梁部的雕刻多集中在与梁枋中央与两端,采用浮雕、采地雕、线雕等。题材包括人物故事、生活场景、花草鸟雀、祥禽瑞兽等,有的保持原木本色,有的雕刻后设色沥金。

泉州木雕古家具

最为著名的是泉州木雕、东阳木雕、乐清黄杨木雕、广东潮州金漆木雕、福建龙眼木雕,这五大流派被称为“中国五大木雕”。

东阳木雕

砖雕

砖雕是由质地坚细的青灰砖经过精致的雕镂而形成的建筑装饰,广泛用于门楼、门套、门楣、屋檐、屋顶等处,使建筑物显得典雅、庄重。砖雕是以砖作为雕刻对象的一种雕饰,它是模仿石雕而来,但比石雕更经济,省工,因而也较多被采用,特别是在民间建筑中。砖雕通常保留砖的本色,不另行染色,但也有少量砖雕彩绘处理。

装饰考究的门楼,砖雕多集中在通景、方框、元宝、挂落及檐下斗拱等建筑构件上。

砖雕主要流派有 :1、北京砖雕;2、天津砖雕;3、山西砖雕;4、徽州砖雕;5、苏派砖雕(苏州砖雕);6、广东砖雕;7、临夏砖雕(河州砖雕)8、陕西砖雕 9、其他地区的砖雕。

石雕

我国石雕艺术历史悠久,早在石器时代原始人类就在石器上雕刻纹饰,使之称为既实用又美观的艺术品。秦汉时期,出现了大型的墓前石雕。

秦汉时期,出现了大型的墓前石雕。随着道教和佛教的流行,掀起了一阵凿窟建寺的高潮,石雕艺术得到巨大发展。隋唐时期遗留下来的佛造像多为石窟寺大型石雕。

五代两宋时期,石雕艺术主要体现在石柱、柱础等建筑构件中。主要有园林雕塑、建筑雕塑、雕像、石雕工艺品几大类,产品有上百个品种。





雕 | 刻 | 技 | 艺 | 类 | 型


阴刻

刻图章时凹陷下去的字采用的方法, 常用于木刻牌匾等。阴险刻毒。《旧唐书·崔器传》:“器性阴刻乐祸,残忍寡恩。”谓将图案或文字刻成凹形。郭沫若《中国史稿》第三编第五章第三节:“在这些石刻画像里,孝堂山石室的画像是阴刻的......”

阳刻

刻图章是吐出来的字采用的方法,常用于木刻牌匾等。阳刻底部肌理的刀痕是冲破传统刻字的一个新的发展,是现代刻字的一个质的飞跃。由权希军先生提出了发展“以阳刻为主的中国刻字”的构想,

从阳刻上,我们能够看到文学、美术、雕塑、造型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集结。

浮雕

在面上进行雕刻,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效果,用于大型装饰画较多,工艺也可属于阳刻,重点突出精美的造型,因为要求做工工艺更高,价格相对高。根据图像造型脱石深浅程度的不同,又可分为浅浮雕和高浮雕。

高浮雕:由于起位较高、较厚,形体压缩程度较小,利用三维形体的空间起伏或夸张处理,形成浓缩的空间深度感和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使浮雕艺术对于形象的塑造具有一种特别的表现力和魅力。高浮雕较大的空间深度和较强的可塑性,赋予其情感表达形式以庄重、沉稳、严肃、浑厚的效果和恢弘的气势。

浅浮雕:起位较低,形体压缩较大,平面感较强,更大程度地接近于绘画形式。利用绘画的描绘手法或透视、错觉等处理方式来造成较抽象的压缩空间。浅浮雕则以行云流水般涌动的绘画性线条和多视点切入的平面性构图,传递着轻音乐般的平和情调和抒情诗般的浪漫柔情。

圆雕

圆雕作品又称立体雕,是指非压缩的,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雕塑内容与题材也是丰富多彩,材质上更是多彩多姿,圆雕的特征是完全立体的,观众可从四面八方去欣赏它,多用于喷泉或花园及室内。形体起伏是圆雕的主要表现手段,总之,圆雕要求精而深,强调“以一当十”、“以少胜多”,既要掌握雕塑艺术语言的特点,又要敢于突破、大胆创新。

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内的杜甫圆雕

透雕

一种雕塑形式。在浮雕的基础上,镂空其背景部分,大体有两种:

一、在浮雕基础上进行镂空背景部分,木质镂空雕刻呈现样式,图腾文样用于中式的花格木门、窗框等较多。

二、介于圆雕和浮雕之间,作品为立体的,多为中间进行镂空。也称凹雕,镂空雕,或者浮雕。

镂空核雕也属于透雕的一种。河北省民间艺人雕刻的镂空核雕巧妙地利用植物果核上的纹理,经过揣形摹象,刻制出生动有趣的客观物象.植物果核一般具有体积小、纹理不规则和表皮薄而脆等特点,核雕艺人借助果核不规则的纹理使作品疏朗、剔透,主题集中,或人物亭阁、或鸟兽虫鱼,无不生动有趣。

镂空核雕的镂刻是创作的最关键阶段,要求作者施刀的功力、线与面的处理以及各种造型手段的变化,都必须切实服从主题内容的需要,使意、形、刀有机地融为一体。使作品产生音乐般的韵律和感染力,成为盈盈珍品。

微刻

微刻:阴雕,凹进去的微型雕刻,在器物上刻上诗句文章等。“微刻”是凹进去的,有装饰性,少立体感。

微刻来历:在中国商朝约三千多年前的中国人,就能在甲骨上刻下了微小文字,清朝因一名艺人在一粒芝麻上书「万寿无疆」为乾隆庆寿,微刻才声名大噪。

微刻也包括以下两种。

竹刻:材质为竹子。由于竹子的纤维结构,以至于较难在竹子上面进行微刻,清朝微刻大师于硕其擅长在折扇边骨上进行微刻,能在指宽的扇骨刻三十行字,可于扇骨竹边浅刻数千字,笔笔有帖气。

发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