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发展为底色 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点击蓝字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以绿色发展为底色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

近年来,黄岗山垦殖场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建设为统揽,把“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中,结合生态优势、产业基础和国家政策导向,围绕建设“大美生态、科技文明”新宜丰总目标,定位“南昌、武汉、长沙经济圈生态休闲颐养中心”发展思路,探索黄垦模式,全场乡村旅游发展的氛围日趋浓厚,乡村旅游功能进一步完善,基本上形成了游客参与体验、现代农业示范、特色乡村展示、产品采摘闲乐4大类型,“春赏花、夏避暑、秋采摘、冬养生”的乡村旅游格局初步成熟。现已拿到了“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国家级生态乡镇,国家级生态村,省级生态乡镇”等四张国家、省级生态名片,九天旅游被认定为省级休闲农业示范点、国家级4A旅游景区,炎岭村被评为“江西省4A乡村旅游示范点”、“全市十大美丽乡村”。吸引了全国各地考察团和旅游爱好者到黄岗山垦殖场来考察、来旅游、来养生。



摄于黄垦古阳寨牛头岭



一、激活绿色生态优势,打造三大生态康养经济板块

黄岗山垦殖场从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入手,把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产业优势、发展优势,生态康养经济的活力迸发。分区分功能建立了“生物医药、旅游产业、休闲农业”三大康养产业,以此作为支撑绿色崛起的“三根台柱子”,走出了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文明相得益彰的绿色崛起之路。

01

促进制药与康养的集群发展。整合人力资源,增设全程服务式招商队伍,实行一个一班子成员一个部门负责一个项目的点对点服务机制,同时完善制定鼓励招商引资奖惩机制,推进全民招商。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生态+大健康”企业上市、“新三板”交易挂牌。医疗康养产业实现了单一的医药胶囊制剂向生物制药集群的发展。建立了“以华太药业为代表的药物制剂产业基地,以大宇、犇牛为代表的化学原料药和医药中间体产业基地,以中奇、宝泽为代表的中端医疗器械及医疗包装材料产业基地,同时建立医药物流营销配送中心”的“三基地一中心”。该场目前引进生物医药企业10余家,产值税收占全县医疗行业的80%以上,年总产值达6亿元,创税5000万元以上,规上企业江西华太药业年产值5亿元,纳税2800万元。

02

促进旅游康养产业的融合依托山川秀美、层林叠翠、水质优良、空气质量的自然生态优势,深度挖掘旅游服务潜力,探索发展新型康养旅游产业。打造了“旅游综合服务中心”和“深山揽胜区、壑野探秘区、时尚运动区、森林科考区、生态体验区、禅修养生区”“一心六区”九天旅游国际度假区的品牌, 2014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省级生态休闲农业示范区”。一期的峡谷漂流、水上乐园、竹林野战项目现已全面完成,后续的业态精品养生基地、生态度假酒店、生态农林业开发逐步推进。以休闲农庄、特色民宿为载体,利用原院前小学优美的生态环境和独一无二的全大理石房屋资源,总投入5000余万元,建立了集休闲度假、亲子研学、商务接待、学术交流于一体的四星级药膳园和精品民俗住宿养生基地,目前已建有高标准客房33间,药膳餐厅面积999平方米,每逢避暑旺季节假日期间是一床一席难求。九天旅游运营6年以来,共接待游客100余万人次,单日接待量最高达4200余人。

03

促进休闲农业康养产业的提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提倡绿色种养模式,全面向无公害、绿色、有机休闲方向发展。推进了特种种植、培育观光农业、休闲农业、农家乐的生态旅游业发展。 2018年已建成各类种养专业合作组织23个,成功培育了省级专业合作社1个。黄岗山九岭农业开发公司把“旅游”和“产业”作为融会贯通的有效途径,2018年举办了首期九岭桃花节,进一步打响了绿色生态旅游品牌形象,黄桃收入较上年翻番,接续开发的观光体验、星级民宿、现代农庄等产业链正在高质推进。古阳寨分场的绿色水稻、桑葚、竹荪、红心猕猴桃种植产业初显端倪,打造了集“采摘观光、休闲娱乐”于一体的一条龙服务式的生态休闲产业链。


二、突出“康养家园”创建,建设县域以北生态大屏障

该场把绿色作为最强底色,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为引领助推发展的“活力因子”,以危旧房改造和完善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为支撑,深度推进独具特色、生活舒适、整洁干净的“康养家园”建设。

01

高层次规划发展蓝图。以建设和谐秀美垦区为目标,促使“美丽乡村”向“美丽景点”的变革,着力打造潭院线、潭古线、宜炎线3条精品旅游线路,建成覆盖垦殖场全域的“两核两带”旅游区域(一是以炎岭美丽乡村为核心旅游区,建立宜丰特色水果集散销售中心,服务建设好炎岭花海旅游观光项目,打造集“采摘、休闲、体验于一体的”县城以西的生态休闲农业带;二是以国家4A景区九天旅游休闲度假区为核心旅游区;做优九天溪院生态康养项目,启动黄岗山九天生态茶园改造,做精九岭农业开发公司的休闲民宿产业,策应天宝古城、潭山伏溪长廊旅游,形成“古文化、绿色文化、中医养生”于一体生态休闲旅游带)。

02

高标准完善旅游设施。按照4A旅游标准植入导向系统、星级厕所、亮化、音箱、绿化等旅游基础设施元素;相继改造建设了3250套独具农垦旅游特色的农家房屋。圆职工群众的安居梦。新建10余个旅游公厕,10000余平方米的乡村旅游停车场;硬化油化旅游公路路面总长85.5公里,通往景区的高速、县道、柏油路和水泥路已经基本具备,连接县城以北的绿色、红色、古色等重点景区景点的旅游环线已基本形成,大力提升了4A景区的承载量和服务能力。

03

高强度实施综合环境治理。突出以“公路沿线”为核心,以分场、村部为主轴的环境综合治理。共拆除违章建筑369户,面积32210平方米;修建公路沿线排水沟1500余米,添置路灯200余盏,高规格进行庭院式栅栏风格和公路沿线区域的绿化美化,绿化面积2万余平方米。设立垃圾分类中心,建立垃圾兑换银行,户户门前配备垃圾分类筒;改灶、改水、改厕率达90%以上,通过系列的整治措施让“青山碧水”的生态效应充分展现出来。

04

行走在岁月的小巷,听风,读雨,夜色空寂,一切烟云,皆会慢慢散去,光阴眷顾,你我默默相依,慢慢老去,红尘若可安好,便可不悲不喜,不离不弃,情真意切,绵绵无期。

三、突出“美丽乡村”建设,做强特色乡村旅游业态

该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围绕历史文化、农耕文化的内涵,把原生态的环境、建筑风格、风土人情作为乡村旅游的吸引力,重点统筹盘活炎岭村的“村级组织、农户资源、社会资金”“三位一体”资源资产,在保护“原汁原味”的基础上改造提升特色村。

01

突出“宜业”炎岭建设。采取“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统一经营“荷花观赏园、水果采摘区、雅典饮茶楼、休闲民宿、家庭农庄”等乡村旅游项目;以“生态休闲旅游”为主导,建成了规模4000多亩的“杨梅、猕猴桃、草莓及火龙果”等名果采摘基地,实现产值3000余万元,年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形成了全县闻名的“水果村”。

02

突出“宜居”炎岭建设。村党支部和党员干部引领带动一户一改的拆旧建新改革,按照4A乡村旅游标准,改造新建450套独具特色乡村旅游特色房屋,集中收集老旧民宅和土地林地资源,建成了如“竹海听茶馆、民宿农家乐”等旅游项目,全面完成 “七改三网”、房屋立面改造、村部及古樟四个广场、青年创客基地、村史馆等一期项目建设,村容村貌显著改观。

03

突出“宜游”炎岭建设。突出“同建共享”理念,按照一花、一果、一村落二期建设规划,通过招商方式,引进旅游开发联合体,采取股份制形式合力经营,引导各类民间资金以不同方式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开发兴建“休闲民宿、家庭农庄”,让“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在美丽乡村建设中得以充分体现,通过发展乡村旅游来促进农业转型升级的新业态。

打造“生态康养”旅游后花园任重而道远。在生态+大健康产业发展进程中,黄岗山垦殖场将继续以“两核两带”发展为主线,做优叫响“生态品牌”,做靓扮美“绿水青山”,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来源:综合办贺嫄 文/漆卫军 图/何贱来

编辑:王东

版面:贺嫄

审稿:欧阳辉


    
您若喜欢,点个在看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