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小编以外的4人已经浪了整整1周了,从今天开始,队伍变成一行五人啦~~
丝毫没有感觉到时差,一觉睡到早上闹钟响,某人花了1个星期也没能完全把时差调过来,对小编那是羡慕嫉妒恨哈哈哈。
Day 2
住的希尔顿在华人区,附近好多中餐厅。于是,早上去一家山东人家吃早餐,据说他们已经在这家吃了2天了,真是死心塌地的执着哇。在美国点餐一定要绷住一根神经:不能按照国内的分量想当然点餐(食量大的除外),不然,看到一堆完全超乎意料的食物出现在眼前的时候立刻就饱了,吃的欲望瞬间归零。第一天按照国内吃早餐的标准点,结果根本吃不完。
这几位吃早餐架势吓着小编了,一天第一餐的胃口居然这么好。一问才知道,某人的理论是早上要吃饱,原因是不知道中午什么时候在哪里吃什么;吃到(注意,是吃到)午餐的时候说中午要吃饱,原因是不知道晚上什么时候在哪里吃什么……这种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不安全感导致每顿都撑到想死。
吃完就向圣地亚哥进发,车程大概2个半小时,路过Irvine(中文翻译为尔湾)。不知道是谁不经意的问尔湾的英文是啥,有人积极回答说湾的对应英文是bay,所以,尔湾的英文是耳背哈哈哈,真是洗脑。
去圣地亚哥顺路经过La Jolla Cove拉霍亚海湾,听说那里聚集着很多海豹,一下子就激起了好奇心,只在海洋公园见过而从没在自然状态见过它们呢。然而领航员(说白了就是负责导航的人)把我们导去了另一个地方:La Jolla Beach拉霍亚海滩(一字之差而已)...还问怎么没有海豹......
虽然导错了地方,意外收获的这个海滩也是很漂亮呢。也许是因为当天周六,好多人带着冲浪板、划艇啥的来玩,不得不说我没有他们的那种激情,想到扛着一大堆的装备为了玩折腾半天,之后还要扛回去整理好就头大,还不如在家躺尸。
找停车位不是件容易的事,转了几圈以后智商超高的我们悟出来马路牙子上刷红的地方是不可以停车哒。
丝状的云随意漂浮在空中~~
长袖加外套的我们觉得海风吹着挺冷的,而那些穿着短袖短裤趴在沙滩上晒肉的人和在海里玩水的人好像一点都不怕冷,吃草长大的和吃肉长大的真的有那么大的差别吗?
海滩上的沙看起来黑黑的,但是却很细很软,在太阳的照射下反着点金光,踩在上面很舒服。海草被浪花冲成一幅幅图画。
小编也脱掉鞋子卷起裤腿跟他们几个一起去玩水,鞋子就随手扔在沙滩上(不是小编的风格哇,竟然能放心把鞋子就这样扔在那)。
事实证明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担心是完全有道理的,毕竟是基于之前1周的经验,在沙滩玩到下午3点才依依不舍离开,本想在沙滩边看着就贵的海景餐厅吃个午餐(下了好几次决心呢),结果被告知午餐供应已经结束,哈哈,天不让我们花这个钱。
想把脚上的细如面粉的沙子弄掉穿鞋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只好坐那边晒脚边用手试图(仅停留在试图,而已)拍掉沙子。其实,脚上有沙子穿鞋也感觉不到它们的存在,只是,强迫症心理上过不去……
既然让省钱,就干脆省到家,同时为了节省时间,开车到最近的一个加油站吃Subway,翻译工作自然是小编的。一口咬下去,只想说:咸,真的好咸,美国人口味都这么重的吗?
插个故事吧:有个人呀,看到哪个就说想吃哪个,来来回回不知道改了多少次,最后经过强烈的思想斗争(其实是不允许再换了)后,找了个台阶下,说是面包吃多了决定要一份卷饼。
再插个故事吧:面包是有2个尺寸的嘛:半条和整条。突然想到如果要整条然后切开两半,得到2个半条,跟分别要2个半条没差别啊,但价格会比要2个半条便宜哇。被批这是占小便宜,还是放弃了。
吃完午餐(确定这个点不是下午茶?一天之中的第二顿饭暂且当是午餐吧)继续开往圣地亚哥,先去Coronado科罗拉多岛。放眼望去,天是蓝的,水是蓝的,美呆了!
桥的另一边是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最大的军港,经常有航母出没,两位男士一会说这个是航母,那个也是,紧接着就有人站出来反对,然而也争不出结果,最后以男士的“你说咋样就咋样”而告终。
听说有一个很好的角度看军港,但开车绕了半天也没有找到所谓的“最佳角度”。算啦,前往下一站Old Town。门外就是普通公路看不出有啥特别的。
门里跟门外完全是两个世界,很有异域风情,人头攒动异常热闹。
吹拉弹唱的小人儿~~
捕捉到可爱的男孩一只~~
一片草坪上还有露天音乐会,一群打了鸡血的人又弹又唱又跳,坐了一会觉得震得脑壳疼(老了老了)赶快逃离现场……
再往前走,路宽敞很多,也没那么拥挤,路遇美女免费派发饼干。无花果夹心的饼干巨甜,吃一块血糖就会狂飙那种……
很有墨西哥风情的Old Town,给人一种瞬间穿越的感觉。
逛完Old Town启程回洛杉矶,直到晚上9点半才回到酒店,在附近的华人区吃个中餐。懒的出去找只是原因之一,另一个原因嘛,就是他们想吃中餐了,说是往后走可能很难吃到可口的中餐了(毕竟洛杉矶是大城市嘛,华人又多,中餐相对会地道些啦)。
果然晚上10点吃饭很正常阿,不知不觉就到这个点了,24小时前的惊讶立刻化为理解。
鱼香茄子煲、西洋菜鲮鱼丸子煲、腐乳通菜、干炒牛河,很有广东大排档的feel,味儿还是很正的,除了…分量是美国分量而非广东分量。
说个题外话:中餐馆貌似都很计较给的小费数额,少一点点都会来要,而西餐和美式快餐好像并不会那么在意(至少没有当着顾客的面要的哇,而且有时顾客把钱放桌上就直接走了)。听他们说之前去三藩市的一家上海餐厅,对方服务态度极差,小费没给足15%,结果老板追出门来要,大有一副少给一点就不让走的架势。
前文在此~~
文中图片均为作者拍摄,未经同意,不得使用。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谢谢。
如果喜欢我的故事,欢迎关注。期待没事喜欢写写的你一起交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