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指挥部
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
是一个属于“逝”的伤感岁月。
金庸的离去,带走了爱恨交织的武侠时代
从那一刻起,不少人开始顿悟:
或许,更多的时代即将与我们挥手道别
2019年5月16日
在美国发起新绞杀战之际
又一位大师与世长辞
虽然属于他的时代行将落幕
但他以毕生心血凝结而出的经典建筑
让那些不可一世的欧美白人
心甘情愿的匍匐在中国文化的脚下
他拥有很多个身份
他,是长袖善舞的世家子弟
他,也是现代建筑史上才华最卓越的“苏州人”
他,就是穿越一个世纪、创造一个时代
被喻为世界现代建筑最后的大师——
贝聿铭!
30年前,当巴黎的玻璃金字塔
宛如璀璨的星耀点亮800岁的卢浮宫时
贝聿铭的名字,就注定会以中国骄傲的名片
长存青史!
1917年4月26日
贝聿铭在广州呱呱落地
而他的祖籍,是那个千里之外
“江南烟雨诗入画”的苏州
在江南,贝氏一族的名声如雷贯耳
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除了刚出生的婴儿
贝氏家族为什么如此出名呢?
孟子有云: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而贝氏一族的风光不仅延续了600余年15代
其族人成就更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叔祖贝润生,中国近代纺织业的领袖
祖父贝理泰,中国金融界开山鼻祖
父亲贝祖贻,更是位居中国中央银行总裁
作为辛亥革命后出生的新生儿
贝聿铭的问世对家族有着非凡的意义
是跟随变革的潮流继往开来,还是墨守陈规
他的选择,将决定贝氏一脉的未来
亦决定六百年的荣光能否得以延续
于是,在他出生的那一年
叔祖贝理泰就豪掷80亿银元
买下康熙皇帝视为珍宝的苏州四大名园之首
——狮子林
自打贝聿铭记事起
他就生活在狮子林的高山流水与窗棂碧檐之间
钟灵毓秀的自然景观
再加上鬼斧神工的建筑
两者相辅相成的格局
让贝聿铭从小就对建筑拥有着独特的灵感
然而,真正坚定贝聿铭做建筑的契机
要追溯到他十岁时的那次经历
为了继承家族荣光
1927年,年仅10岁的贝聿铭
就被送往上海青年会中学读书
1925年,由彼时国际顶级建筑设计师
拉斯洛·邬达克设计、素有远东第一高楼
之称的上海国际饭店开始施工
大厦高24层,这个数字在今天或许不算什么
但在中国风云激荡的二十年代
却是史无前例的现代宏伟建筑
当贝聿铭路过此地时
钢筋搭成的百米楼骨
让他内心为之一颤:
世上竟有如此壮观的建筑?!
而当得知震撼他内心的这栋大楼
是由拉斯洛·邬达克这个外国人设计时
贝聿铭的内心五味杂陈
既是由衷的敬佩、也有自尊心驱使的不甘:
难道我们中国人就不能设计出这样的摩天大厦吗?
从那时起,成为一名建筑师
设计出属于中国人自己的世界级建筑
便成为贝聿铭这一生至死不渝的追求!
1935年,刚成年的贝聿铭
怀揣着伟大的报国梦
在国家风雨飘摇之际登上了远渡美国的油轮
登上柯立芝总统号的那一刻
他想了很多
但从未想过,此次津渡一别
再登临故土,已是39年光阴...
上海国际饭店
刚到美国,贝聿铭就报读了
久负盛名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
经过两周的学习
他发现这个学校不论是设计作品
抑或是老师授课,都太过于保守
丝毫没有进取与创新的痕迹
于是,年轻气盛的贝聿铭拂袖而去
去了那时还不怎么出名的麻省理工学院
众所周知,现在的建筑师主要靠软件进行设计
而在那个没有电脑的时代
建筑师的工具就是绘画
而且还是西方那种几何立体式绘画
贝聿铭常年生活在中国古典气息最浓厚的江南
绘画见得最多的是水墨画
即便是西方的画,顶多也是油画作品
几何立体式绘画,他完全没有任何基础
有一次,当贝聿铭拿着
几夜未眠画出的作品,给老师审核时
老师直接说道:
基础不牢,你干脆换个专业吧
贝聿铭虽然很失落
但从未忘记过自己的初心:
做一个建筑师
让中国人拥有属于自己的世界级经典建筑
每当他感到迷茫或受到打击时
总会用这个初心来勉励自己
他不甘心就此放弃
一有空闲的时间就拼命的学绘画
并在短时间内取得了巨大的突破!
1939年,贝聿铭迎来毕业季
那一年,随枣会战爆发
面对日军凌厉的攻势
孱弱的中国军队以悍不畏死的精神
坚守阵地长达半个多月
并一度对日军发起追击战
此战之后,中国军队士气大振
而备受鼓舞的贝聿铭
将中国战时的报纸贩卖亭作为自己的毕业设计
在那张绘画图纸上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