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份,中美已经就这一议题展开了十一轮会谈。但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方每一次的谈判和发布会都是带着极大的诚意的,但美方坚持要求中方解决贸易顺差问题,要求中美交易要减缓美方的贸易逆差额度。上月的北京会谈似有谈判破裂的迹象,双方均发表了愤慨的声明。而5月10日的华盛顿会谈,从发布会来看也没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贸易战下的企业该何去何从,做出何种抉择才能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
贸易战伊始
中美经贸磋商谈判可谓是旷日持久,自18年2月份伊始至今,中美双方先是发表白皮书和声明,进而是展开贸易战直至后期的谈判磋商。随一波三折但取得成效甚微,这场看不见硝烟的贸易战对两国企业和市场经济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本文将深入分析贸易战的起因经过以及发展趋势,以及各个行业、企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该做出怎样的抉择。
美国蠢蠢欲动
美国当地时间的2018年2月16日,美国商务部公开宣布了美国进口钢铁和铝制品国家安全调研报告,此报告生成这些国家严重威胁了美国本土企业的生存以及美国的安全,建议美国白宫做出加征关税、限制进出口等极端措施。仅仅过了十天国会就通过了这一提案,宣布对中国钢铁铝制品材料加收关税至106.09%以及其他补贴性税费。我们可以看出,贸易战是由美国率先挑起的,并且矛头直指中国,因为中国是对美出口钢铁第一大国,无论是量还是样式都是最多的,此决议一出在我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本就不景气的钢铁行业更是雪上加霜。
贸易摩擦的升级
但美国并未停止疯狂的举动,时隔一个月后,2018年3月23日特朗普宣布对来自中国的6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并严格限制中国资本进入美国市场,与此同时白宫宣称:这才刚刚开始!同年4月份,美国又对500亿中国商品税率提高至25%并进行开启所谓的反倾销调查。直至7/8月份,美国已对2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关税至25%。
中方对美国态度的回应
中国首次公开声明
在我们国民义愤填膺的同时,中国政府也不甘示弱。首先是在2018年的2月28日,针对美国的第一次宣言发表了回应性声明,宣称中方对美方的这一举措感到十分的失望,对美国积极展开的安全性调查表示强烈不满。同年3月份,事态加剧后,侍奉我国召开新一届两会,在两会工作会议上,我国人大代表一致同意希望与美国开展长期合作而不是贸易战,中方从来都不想与美方展开贸易战,但是中国有能力去应对这样的挑战,中方的利益是不允许收到伤害的。
中国采取反制措施
在同月召开的世界贸易组织会议中中方宣称美国的这一做法是单边贸易主义的延伸,是不符合两国长期利益的短视行为,会对全球经济贸易和金融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中国将采取措施积极应对,捍卫自己的利益。
中国外交部与商务部联合发布了对美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的公告,涉及到100多种商品价值近40亿美元。事实上,中方一直在致力于与美方恢复之前的经贸关系,因此并未采取更多的强制性措施,但是由于美方一再咄咄逼人,中方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前提下于4月份宣布对美进口的106项商品加征25%的关税。直至9月份,中美双方对贸易摩擦和贸易战并未达成任何一致性意见,中方于同月24日发表了《关于中美经贸摩擦的事实与中方立场》白皮书,此白皮书深入剖析了贸易战的起因和经过以及中方的立场。
为何如此坚持贸易战
至此双方的贸易战进入了白热化的阶段,双方的商战也基本告一段落了。我们首先分析一下为何美国会采取如此强制的措施。
利益至上
美国的出发是基于本国的利益,美国认为中国钢铁出口进行出口税率补贴和出口退税行为是违反贸易原则的,实际上中国早就有这样的措施,实施已经超过十年。我国由于钢铁企业是重工业支柱性企业,在完全进行转型之前需要国家的扶持走过这一段艰难的时期,这符合我国的国情并且没有违反WTO的原则。
安全隐患
另外美国认为中国企业对美投资具有安全隐患,事实上,美国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流量要远远大于中国资本流向美国,中国的市场要比美国大很多很多,中国欢迎各个国家的合法性资本的进入并进行保护,美国以自身的利益为出发点,对中国进行指指点点是没有必要的,也是我们不认同的。
中国威胁论
而说到底美国是害怕中国经济的快速崛起对美国造成威胁。中国经济腾飞的30多年每年均以超过10%的经济增长率持续快速增长,而美国经历了全球金融风暴后缓慢复苏直至今日依旧是金融赤字,但是中国的经济总量虽居世界第二但仍然只有美国的二分之一还不到,美国这样的担心是毫无道理的。
贸易战深入剖析
事实上,美国的这些说辞只是他们的托词,他们在根本上是阻止中国传统行业的转型升级;加征关税以促进美国内部企业的成长,缓和内部矛盾。
自贸易战开启至7月份,中美经过多次鹬蚌相争后均无效果,采取和平谈判的方式致力于解决双方的冲突。直至2019年5月份,中美已经就这一议题展开了十一轮会谈。但至今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中方每一次的谈判和发布会都是带着极大的诚意的,但美方坚持要求中方解决贸易顺差问题,要求中美交易要减缓美方的贸易逆差额度。上月的北京会谈似有谈判破裂的迹象,双方均发表了愤慨的声明。而5月10日的华盛顿会谈,从发布会来看也没取得任何有意义的成果。
贸易战该何去何从
经过这一系列的分析,笔者认为,中美双方的谈判和贸易战还会持续下去,谈判将会是长期的,我国要做好更充分的准备以应对美国采取的可能更为极端的措施,但目前来看,美国继续采取更加强硬措施的可能性不大,但是双方会谈的矛盾点是无法短时间内就消除的。我国保护自身民族企业、国有企业,维护自身的利益是不能改变的;而美国想要改变贸易逆差的现状,解决国内经贸金融矛盾的问题也非一时半会可以完成的。未来的谈判会更加艰辛。
中国企业该如何应对
家庭、朋友之间都会产生矛盾,更何况是两个国家呢?
美国财政赤字已经不是一年两年的问题了,美联储的一系列举措在取得了一定成效的同时也带了新的问题,美元汇率不稳定、金融市场风险提高、失业率的提高使得美国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或解决矛盾或转移问题和焦点。中国成了这次美国矛头的指向,但中国也不必对此过于惊慌。
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商务部稳站稳打,采取一系列的反制措施回应美方的霸道举动。但事实上,贸易战不会有任何的赢家,只会两败俱伤。我国18至19年的对美贸易额同比大幅下降,与此同时美国对中国出口额也是如此。两国企业均受到了重大的冲击,摩擦只是一时的,寻求合作供应才是最终的出路。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我国企业应该主动寻求出路。
第一:美国并非我国第一出口大国,欧洲是我国第一大经济交易体,我国可以进一步开拓欧洲市场,降低欧洲国家的进出口关税,寻求合作,降低中美贸易带来的负面影响。
第二:加快企业转型,对于未受影响的部分企业,应当居安思危,提前做好应急措施,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对于深受影响的钢铁企业,应当寻求升级转型,既是中美未发生贸易摩擦,传统钢铁企业也应当积极升级转型,旧的产业模式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市场,因此在开拓新市场的同时,产业升级改革才是长远的发展之路。
第三: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不要偏离市场大方向。紧跟国家战略,开拓一带一路新产业,完善企业上中下游产业链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总之,贸易战还会持续,双方在未来一段时间内还会进行艰难的谈判之旅,但最终达成共识,互利合作才是双方愿意看到的结果,也是符合两国人民利益的,符合长期稳定发展的战略性结果。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