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美国要采取行动,我们将予以迎头痛击”,面对美国不断在中东进行武力部署,12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指挥官回应称,如果华盛顿采取具体军事行动,伊朗将对美国发起攻击。
报道截图
据俄新社12日报道,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空军指挥官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当天表示,德黑兰保证,将对华盛顿的任何军事行动作出严肃回应,美国在(波斯湾)地区的军事存在已(对伊朗)构成严重威胁,不过现在,“这种威胁变成了一种机遇”。
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博尔顿本月5日披露,美国向中东海域部署“亚伯拉罕·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和一个轰炸机特遣队,向伊朗政权传递信号:“如果美国及其盟友利益受到攻击,美军将予以无情还击。”
8日,伊朗总统鲁哈尼发表重要讲话,大意是,美国单方面退出核协议后,伊朗已经忍耐一年了,“伊朗核协议不是双赢就是双输”,现在核协议没有能够维护伊朗的利益,因此,伊朗决定给各方60天缓冲期,60天后如果情况仍未改观,伊朗将不再遵守自我克制核活动的承诺。
9日,美国总统特朗普曾表示,希望伊朗能够就伊朗核问题与美国进行对话,彻底放弃核项目,但他不排除对伊朗动武的选项。一天后(10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一名高级将领对此表示,伊朗不会和美国就伊朗核协议进行重新谈判,美国是不可信的,美国也不敢贸然对伊朗动武。
▲美国总统特朗普与马修·波廷杰(法新社)
《参考消息》:这些对中国怀着负面看法的中青年人士走入美国决策层和话语塑造体系,是否会给两国关系带来更多负面影响?
傅立民:我认为美国对中国的看法部分由他们决定,所以我觉得对你的问题,答案应该是,中国需要博得美国新一代学者的好感,而不是拒绝他们。你是记者,如果我跟你说,因为我在一些事情上不同意你们的看法,所以我不愿和你们说话,那么我的目的是什么呢?我这么做会有什么结果呢?让中国人更了解美国而不是更不了解美国,这符合我的利益,符合美国的利益。对中国来说,让美国人更了解中国也符合它的利益。我认为我们两国都需要重新思考这一领域的糟糕趋势。
美中两国都有一些人靠着朝对方国家释放挑衅性言论为生。这些人是学者吗?我不知道。但他们很善辩。所以我认为我们需要对这些人做出区分。但即便是对这些善辩者,中国也不该把他们“拉黑”,而是应该尝试耐心地教育他们,纠正他们的错误看法。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