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惊】悉尼鱼市场打工者爆惊人黑幕!“海鲜大多进口,臭了就油炸!中国旅行团加价卖,海鲜加工会掉包!”


Fish Market鱼市场,是悉尼必到的景点之一。各式各样的海鲜让你过足嘴瘾。


想象着,吃着美味的龙虾,坐在庇荫处,吹着海风,看着美景,日子好不快活。


然而,援引澳洲第一传媒的爆料,一名中国留学生表示,自己的室友X就在悉尼鱼市场打工,他所说的很多行业内幕令人震惊!“部分海鲜根本就不是本地的!”“海鲜臭了就炸一炸接着卖!”“骂中国顾客是傻瓜...”


曾在鱼市场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小E也向小编爆料:鱼市场的部分摊位会,“卖给当地人一个价,中国旅行团一个价!”“购买生鲜龙虾或蟹再进行加工的,有可能会被掉包!”


该“内幕”曝光后,很多网友纷纷表示,这都是不公开的秘密!“鱼市场又贵又不新鲜,就是宰游客的地儿!”


悉尼鱼市场海鲜大多为进口!


一篇在穷游论坛上名为“悉尼Fish Market黑幕”的帖子近日引起了澳洲华人的热议。


写下这篇内容的楼主,自称是一名悉尼的留学生,其室友X也是中国人,在悉尼鱼市场打工。


这位打工者爆料出很多有关鱼市场部分摊位的内幕,令人瞠目结舌!


此外,中国留学生小E也向小编爆料其在鱼市场摊位打工时的经历。


或许很多人会认为,悉尼鱼市场的海鲜都是本地的,那你就大错特错了。


爆料者X表示,鱼市场里部分店铺的鱼都会以泡沫保鲜箱运来,上面会写着“product of Malaysia(马来西亚产)”、“product of Indonesia(印度尼西亚产)”或者是“product of thailand(泰国产)”。


不仅如此,爆料者称,他曾知道来自中国海南的螃蟹,在中国也就卖几十块人民币,但运到澳洲后,就会被商家以几十澳元的价格再售卖。


对此,曾在鱼市场打工的中国留学生小E告诉小编,“悉尼鱼市场的海鲜,其实大多都是进口的。这应该是大家都可以看到的,很多鱼类产品的标牌上,会写明产自哪里。”


小E表示,通常来说,龙虾、生蚝、鲍鱼、皇帝蟹等都是本地产的,一些鱼类、虾类,可能来自东南亚或者是新西兰。


“臭了就油炸当熟食卖!”


由于海鲜会从海外进口,商家都会为其做防腐处理,但是还是保不准有一些还是会有烂臭的情况。


爆料者X称,“有时,打开泡沫箱时,一些鱿鱼都已泛臭,还有绿色的水流出。”这时,部分商家会选择用油炸的方式,当作熟食来售卖。


X指出:“部分商家会卖油炸的海鲜,一方面是的确好吃,很受欢迎,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可以帮助处理本身就已经有味道的产品。”


X表示,据他所知,鱼市场的员工很少会吃自己店里做的食物。


“现场加工,一定要盯紧自己购买的海鲜!”


除了卖熟食,悉尼鱼市场的很多商铺都是会提供现场加工服务,为顾客做出不同口味的海鲜。


中国留学生小E提醒喜欢去吃海鲜的华人朋友,如果买生鲜龙虾或者帝王蟹等,需要卖家现场加工时,一定要看好自己所挑选的海鲜。


“因为偶尔商家会趁顾客不注意时掉包,”小E表示,“顾客通常会挑选新鲜的、大只的,但商家加工时可能会换掉,有时会换成之前客人反悔不买的,但已经敲晕的海鲜。”


但小E也提到,目前很多商家都是开放式厨房,只要看到顾客一直看着,商家也无从下手。



对中国旅行团的收费更高!

“称中国游客是傻子...”


除此以外,小E提醒各位游客:“尽量不要跟旅行团去鱼市场,因为商家会加价售卖!”


小E告诉小编,通常情况下,中国旅行团前来都是需要现场加工对的海鲜,那么店家就会在加工费上,收取比普通的客人多5-10澳元的费用。


据了解,在悉尼鱼市场购物或吃饭的顾客里,有近70%都是中国顾客。


但爆料者X反映,店员在私下里对待中国游客的态度,并不算友好。


有几次,当中国顾客前来购物时,爆料者X均听到店员会悄悄的说,“ stupid people are coming(傻子们来了...)”,这让他很不舒服。

网友:“鱼市场就是宰游客的!”



对于悉尼鱼市场这些内幕信息,网友们纷纷表示:


这根本不算秘密,鱼市场就是宰客的!


这是真的,你去看了那边包装的海鲜通常都是外地出产的,根本不是澳洲捉的,而且价钱比外面卖的贵好几倍。


是真的,我买到过不新鲜的。


我一当地老师就说,Fish Market就是宰游客的地方,看来是对的。


不敢吃三文鱼了,上次吃的时候,发现鱼骨处有条虫子...


这不算秘密吧。


鱼市场的鱼比外面的贵,没外面的新鲜,很多人都知道。


Fish Market现在谁去谁傻,跟抢钱一样...


鱼市场是很多游客来悉尼的必游之地,但如果真的如爆料者所说,这样的经营方式,这样的服务态度,真的是令人失望的。对于这件事,你怎么想呢?


来源|今日阿德

编辑|Alcedo Gu


免责声明:

部分图片及内容来自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账号内容著作权和署名权归原作者所有,其中可能会包含第三方观点,与本平台立场无关,本平台对此不负任何责任及法律责任。如原作者或涉及人员对版权或内容有异议,请与本账号联系,我们将核实并妥善处理。本平台秉承严谨细致的态度,然疏漏之处在所难免,对于任何使用本文信息或由信息疏漏、错误带来的损失,本账号不承担任何责任。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