悉尼的五年。

曾经在微信上看到一篇记录浙大紫金港校区改变的文章,觉得很喜欢,今年农历新年之后,便也学着在手机记事本上断断续续记录了一些我所观察到的悉尼变化。




1. George Street(乔治街)上的轻轨修了两年了,还没修好。


——仍然在修的轻轨——


2. 大概是从17年开始,奶茶店一窝蜂涌进悉尼,把Easyway,贡茶这些14、15年常喝的奶茶打得落花流水。


3. 第一家CoCo奶茶开在Central Station对面,麦当劳的隔壁。现在已经遍地开花。光是George Street就有三四家。


4. 悉大哈利波特楼的蓝花楹是16年11月倒的。后来又在同样的位置种了一颗树苗。现在长大了一些。


——哈利波特楼新种的蓝花楹——


5.Hay Market四楼的Foodcourt拆掉了,改成了装修精良的孟非小面、回转寿司和其他餐厅。Foo又在二楼中央重新修了一个,比原来那个干净和整齐了很多。


6.Central park旁边的老房子推掉了,盖了栋玻璃外壳的新楼。楼下有家星巴克,每天都坐的满满的。


7.寿司卷的价格从2.5刀涨到3刀了。


8.14年只在很偏的地方开着的chemist warehouse开到了City。Central一家,George street一家。


9.好多商店都能用微信和支付宝了。不仅是华人的点,连很多本地商店门口也贴着支付宝和微信的标志。


10.摩拜和青桔单车街上都有。损坏的程度和国内不相上下。骑车的很多是当地的青少年,三五个一群从街上飞驰而过。


——停在central的摩拜——


11.大概是16年的时候Darlin harbour的IMAX电影院被推到了,现在仍然在修。Darlin Harbour应该是变了很多,可是究竟是哪些地方,我却很难看出来。


12.悉大附近小白楼下面那家叫寻味小馆的重庆小面店上了新闻之后,各种小面层出不穷。串串,火锅还有其他川菜馆子也在各处嗖嗖冒了出来。晚餐时间走在Burwood,街上的味道和成都一模一样。


13. 寻味小馆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但是味道还是很正宗。好像还在Waterloo开了分店。


13.澳洲的总理又换了。现在这个我连名字也不太清楚。


14.会计移民分数要80甚至85了。冷门一点的专业也得70。前不久又说政策在变,但是已经和我没什么关系了。


15. 悉大和UTS都纷纷给自己盖了新楼。悉大的在老商学院的对面,都是玻璃的楼面,很现代。


——UTS的新楼——


16.Darlin Harbour边上竖起楼一个摩天轮。小小的一个,只在晚上营业。


17. Fisher变成24小时的了,不过常规时间之外只有学生能进。


18.悉尼的火车新增了24辆。每一辆都写着:you are in one of the 24 new trains。很骄傲的样子。只是椅子一半朝前一半朝后而且不能转动,所以总有半个车厢的人要忍受倒着坐车。


19. Chinatown 的留一手火锅拆掉了,发这篇文章前一周看到的。那天中午打算去吃个火锅粉,走到的时候发现店铺已经被拆的面目全非,店里只有那头竖着拇指的牛孤零零地站着。


20. 据说悉尼有地铁了,我还没见到。


21. Town hall 火车站出来那家KFC在重新装修,已经关门很久了。


22.China Town 门口的老爷爷还带着彩色的花环在转呼啦圈。他似乎更老了。每次路过都会把包里的硬币掏给他,后来他记住了我。


——Townhall的KFC——


这个城市一点一点地,悄无声息地变化着。


我们也在这个城市里一点一点地,悄无声息地变化着。


几个月前和同学约吃麻辣烫,我们谈论着同事和跳槽,买车买房。


隔着麻辣烫袅袅上升的烟雾,一切都变得不真实起来。


Chinatown大排档的新生聚会分明还是昨天。


很多年后,鱼在天上,鸟在鱼的背上,鲨鱼跳到大陆变成了长劲鹿。 —— 海子


五年过去了。


那些一起坐在大排档里的人,有人回国,有人去了澳洲的其他城市,有些仍然能坐在一起吃饭,有些失去了联系。


没有人能够踩住时间的尾巴,奔跑也好被拖行也好,人生中的一段时光,随着那些消失的建筑和关闭的店铺一起离我们而去了。



而我只能笨拙的记下这些关于这座城市的微微小事,献给过去的岁月,也献给那些曾经一起生活在这片土地的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