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罗那简明游记(上),附赠华为P30实拍测评……

视频为P30视频实拍,以下图文为照片实拍


4月12日出发前往欧洲,恰逢华为P30上市。于是抢来一台pro一路行摄,并写下这篇简单的巴塞罗那游记,以纪念我的第一次西班牙之旅。


*阅图指南:扁横图为苹果X+NOMO 滤镜;其他图片在左上角注明P30或苹果X,均无滤镜,可作为对比。



在巴塞罗那仅停留两天,邀请在巴塞罗那攻读历史学博士的“格列柯南”同学陪同,开启了对这座城市浅尝辄止的48小时。


与大多数人的第一次巴塞罗那之旅相同,我们把高迪建筑参观作为最重要的行程安排。这绝非什么“不能免俗”的计划,高迪作品里流淌的自由不羁甚至怪诞,深深震撼着每一个参观者,并留下无尽的沉思。


*巴塞罗那是唯一拥有9座世界文化遗产建筑的城市,全部为加泰罗尼亚现代主义风格,其中7座为高迪作品。



米拉之家


圣家堂



桂尔公园


抵达时已是下午,地中海阳光在短暂的春季里,有一种不失热烈的温柔。梧桐树尚无南京街头的那般粗壮,清秀挺拔的青翠,与古老建筑相映成辉,散发着迷人的气息。


点开看大图对比P30和苹果X拍的阴天街景

了解一下华为的广角~~


车子行驶在“扩展区(Eixample)”,所谓扩展,类似国内的新区。


18世纪末19世纪初,巴塞罗那还被层层城墙包围,人口稠密度甚至是巴黎的两倍,传染病横行。因此,浩浩荡荡的拆墙运动展开,1860年,工程师塞尔达(Cerdá)的规划方案形成了之后巴塞罗那的方格网+对角线的城市肌理。


*巴塞罗那所在的加泰罗尼亚地区一直在闹独立,在城市规划方案竞标初期,人民抵制来自马德里中央政府指派的塞尔达的设计方案。并且塞尔达并无出色的城市规划案例,他可能只算个桥梁和下水道施工方。但百年以后,人们慢慢接受和领悟这份设计方案的前瞻性。


感受一下城市俯瞰图,均质的方网格设计


扩展区没有“市中心”的说法,人们“丧失”了一环二环三环的攀比可能性,每一个街区都是平等而宽阔的。而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十字路口,被“切掉”的一角。


行人从A到B的过马路方式,增加很多步数呢


这样的设计在当时是为了避免瘟疫,开阔而通风。一百多年之后再看,去中心化的设计是极为前沿的:均质的方格网中,没有哪一个区域比其他的区域条件更好更尊贵,所有阶层都享有同样高质量的城市空间


从米拉之家屋顶俯拍,清晰可见被“切”掉的十字路口一角


我们的酒店便在“米拉之家”附近,办完入住是下午6点,距离晚餐还有两三个小时.


听起来不可思议,西班牙人到晚上9点左右才吃晚饭,但事实是8点半的时候太阳还未落山。所以把时间假象减去两小时便合理的多,9点大致等同于国内7点的天色;而早餐店早上8点开门,其实相当于6点。


点开看大图,对比P30和苹果X拍的海鲜拼盘~~


也有“太不合理”的地方,比如周日居然各大商场都关门,就连菜市场也歇业。“上帝造人六日,尚有一天休息,人类又怎能违背神意?” 所以有购物计划的游客一定要安排好行程。(不要像我一样,啥都没买到……)


天色尚早,于是先打卡了米拉之家



“直线属于人类,曲线属于上帝”,米拉之家是高迪设计的最后一个私人住宅。它的诞生充满了非议,建筑无一处是直角,誉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建筑之一。


而我穿行其间,更感慨米拉先生的财力,以及作为“包租公”,为房客提供如此独特的居所,令人羡慕。


米拉之家的屋顶为仆人的工作场所,拱形造型灵感来自鲸鱼的骨椎,高迪很多作品都来自大自然的启迪。


当站在米拉之家的屋顶,眺望大海、仰望远山,你便对巴塞罗那的美有了粗犷的概念:她一如《午夜巴塞罗那》中的,有山有水、热烈浪漫。


《午夜巴塞罗那》在米拉之家的剧照,

感受一下11年前的斯嘉丽游客照。


从屋顶俯看,便是著名的感恩大道。漂亮的“八角形”路口一览无遗。


和很多城市不同,巴塞罗那的街道,两边是商店,然后是行车道,步行街和自行车道是在马路中央的。小酒铺、小吃摊挤满了步行街,服务生穿过行车道,端上食物,几近透明的空气质量,让骑行和“坐在大马路上吃饭”成为司空见惯。


格列柯南笑称:欧洲人罢工游行了几个世纪,就是为了争取多一些假期以享受人生。


街道中间的步行区简直比两边的行车道宽太多

这儿可是主干道,类似于南京的中山东路


坐在路边拍一张。点开看大图,对比P30和苹果X的人像模式

P30人像可选美颜度,我选的是0,0都磨皮到这样~~


正式旅程的第一站,是圣家堂


这座修建了一百多年尚未完成的高迪作品,是唯一的尚未建成就收录进人类文化遗产的作品,据说在去年才拿到了政府的准建批文,拟定于2026年高迪逝世一百周年建成。


但18座塔楼目前完工8座,以西班牙的闲散性格,这个截止日期怕是……


来张官方图片


被“无神论”浇灌的中国普通游客来欧洲,几乎是一场宗教观摩之行,无论是博物馆、美术馆、古城、教堂等,无不围绕欧洲宗教展开。但圣家堂却给我更多关于自然的震撼。


点开看大图,对比P30和苹果X室内拍摄~~

再来一张单反拍的,手机替代相机?做梦咧!

“柱林”,不同颜色的柱子源自不同材制,表达不同寓意


据说高迪年幼时有腿疾,父母常锁他在家,于是对大自然的渴望成了他作品的灵魂所在。


我相信,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种圣家堂的美,姑且不谈最瞩目的雕塑艺术,光你站在教堂中央,阳光从两侧照射进来,朝时温暖,夕时清冷,如色卡般和谐轮转,这种自然光线的寓意,与眼前森林般的“柱林“辉映,参天的“枝繁叶茂”一直向上、向上……


当讲解器中提到高迪因车祸去世,悲痛在心中汹涌。



后来的一天又去了桂尔公园


也是为了避开瘟疫,富商桂尔将社区建在远离城区的山顶上。作为心大的甲方,想必桂尔和米拉一样,承受着高迪任性的“超预算”,最终不堪重负,整个社区仅建造了三栋,因为卖不动,高迪默默买下一栋……


目光穿过桂尔公园最醒目的“保安室”,直达海边,W酒店亦在P30的“射程”之内。


桂尔公园的“保安室”,天气不好,色彩灰暗

这一次我没有开P30的广角,不过……


不过需要感受一下P30的“望远镜”功能……


顺便贴一下外国的月亮,

强烈建议配合三脚架使用(我没有……哭)


桂尔公园一样承载着“融入自然”的设计理念,但看不见的心思在于“社区广场”。宽阔平坦的沙质地,暗藏着下水设置。


桂尔公园提供给住客的广场,很有跳广场舞的冲动


广场下面的柱子其实为下水管


广场下面的支撑柱均为空心,雨天积水顺着柱子积蓄到下方三个景观池,高低错落。这些蓄水措施不仅美观,也有防火功能,和故宫大殿旁的水缸异曲同工。


data p30 城市 巴塞罗那 高迪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