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上海进口博览会5日正式开放进场。6日有媒体爆出,本届进博会场面冷清,门可罗雀,靠官方下令拉人捧场。
第三届上海进博会4日开幕时场面就颇为冷清,没有任何外国元首或重要官员出席,习近平还以视讯方式发表主旨演讲,也未能吸引国际大媒体追踪报导。
5日进博会正式开放进场,自由亚洲电台报道指,商家发出的展厅内部短片显示,多达36万平米的展厅,几乎没有人流,而一些展厅商家或工作人员直接趴在现场睡觉。
报道引述参展商朱先生透露,一边是展厅门堪罗雀,一边是现场严密的封锁,严禁非参展车辆和行人进入会场和周边区域。而在严密的封锁和甚至类似于关禁闭的隔离政策下,国外的商家和客户基本不来,全靠国内行政命令拉人头捧场。
朱先生说:“这边区域你没(参展)证件的话,走路都走不了,只有晚上9点之后才能开车过来。国外的到这边来的话,需要隔离的。国外的不多,很少。”
会展中心工作人员也向该台证实,原计划的国家展,只有中国展一个,别的都没有参加。而为了防疫,也禁止民众参观。
朱先生指出,因为中美贸易冲突,以及疫情导致的危机,明知道可能因为严厉的防疫管控和旅行限制,导致展会冷场,但不知为何还是强行上马。商务部、上海市政府都层层督办,数以亿计的纳税人血汗钱都被浪费了。
另据中央社报道,今年的进博会还出现了“展虫”,在新西兰及台湾厂商的食品展区都出现一些卖牛肉干、核桃干果、冬虫夏草、甚至补肾丸的摊位,它们没有精致包装,而是散装贩售。
这令台湾参展商很不满,质疑,“台湾展区为什么出现这么多家药材?”“台湾并没有这些产品,为什么要把他们穿插在一起?大家都以为是台湾招的。”
有台湾展商认为,出现展虫,可能说明主办方招展压力大,没有严审,指出这对展会的信用有很大伤害。
外界普遍认为,中共斥巨资举办进博会,一方面是想展现“万国来朝”的场面进行政治宣传,一方面对外做出扩大开放的姿态,但今年中共隐瞒疫情,强推港版国安法等做法,令其影响力和国际形象都遭重创。同时以往参展的外商也意识到,中共开放市场的承诺仅限于口头宣传,而无实际意义。
据法新社报道,欧洲在华商会在上届进博会开幕前对欧洲在华企业进行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在参加进博会的欧洲商会会员当中,有一半在第一届进博会上获得了合同,然而这些合同多数都没了下文。
欧洲在华商会得出的结论是,有关方面过分强调公告的效果,而不是为欧洲企业在华长远繁荣发展创造健康的经营环境。
美国在上海商会去年9月的一项调查也得出同样结论:仅有10%的美国企业认为上海进博会是非常重要的活动。 68.5%的美国企业认为不重要。
欧洲在华商会副主席Carlo Diego D’Andrea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期待中共当局出台更加开放市场,更加便利外国投资的具体措施,而不是内容空洞的承诺。这些承诺我们听很多遍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