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成为拜登政府的国防部长?
一段时间以来,这个悬而未决且十分令人关注的问题似乎有了答案。
据美国媒体报道,拜登在星期天邀请劳埃德奥斯汀担任他的国防部长,奥斯汀在当天接受了拜登的邀请。
这位已经退役的非裔美国四星上将到底有什么样的背景,让他能够力压那位叫嚣“美军须有能力在72小时内消灭南海中国舰队”的弗卢努瓦?
有不少中国网友认为,如果奥斯汀担任美国防长,或许是个好消息,因为他不那么咄咄逼人。
不过,在这个消息出来之后,民主党内部爆发了激烈争论,有不少民主党议员认为:奥斯汀不是应对中国挑战的最佳人选,弗卢努瓦才是。
如果报道属实,且最后通过国会那道关,今年67岁的奥斯汀将成为第一位领导五角大楼的非洲裔美国人。
能超越此前呼声很高的,奥巴马政府时期五角大楼前国防政策制定负责人米歇尔弗卢努瓦和前国土安全部部长杰赫约翰逊,成为拜登“精挑细选”最终选定的国防部长人选,可见奥斯汀有其过人之处。
(从左到右依次为:杰赫约翰逊、米歇尔弗卢努瓦和劳埃德奥斯汀)
作为一名有着41年军旅生涯的老兵,奥斯汀可以说经验丰富、军功累累。他多年来在美军中一直是受人尊敬且令人敬畏的人物,尤其是在非洲裔美国军官和士兵中。
在高级职员几乎都是白人的军队文化中,奥斯汀是为数不多打破了“天花板”的黑人将军。他不仅是第一个在战斗中指挥一个陆军师的黑人将军,也是第一个监督整个战区作战的黑人将军。
1975年从西点军校毕业以后,奥斯汀就进入军队服役。不过他的职业生涯真正迎来高峰是在伊拉克战争以后。
2003年3月,他作为先锋部队的一员被派往伊拉克。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奥斯汀担任第10山地师师长,并在阿富汗“持久自由行动”中,担任180联合特遣队司令。
在2008年-2012年期间,他曾先后担任驻伊拉克多国部队司令、驻伊美军司令和第33任陆军副参谋长,指挥15.2万人的联军部队在伊拉克行动。
2013年,他开始担任中央司令部司令,负责美国在中东的所有军事行动。并于2014年接管在伊拉克和叙利亚的大片领土上监督针对“伊斯兰国”的军事行动,直到他2016年退役。
关于他在伊拉克的任职,时任国防部长帕内塔评价:“奥斯汀将军在伊拉克任职期间,我们的军事转型正处于一个特别重要的时期,他指挥我军部队和装备逐步撤离,同时确保来之不易的安全成果得以保存,也使伊拉克人能够担起保护和管理自己的责任。”
也是在这个时期,奥斯汀与当时主要负责美国对伊拉克政策的副总统拜登,在美国缩编计划上有很多的讨论和共识。作为老相识,两个人相处起来很舒服。在拜登及其团队看来,奥斯汀“知道五角大楼的内在和外在”,并且将是“在新冠疫苗分发上进行后勤管理的出色人选”。
但是,提名奥斯汀作为国防部长,在美国内部也不是没有争议。
首先,奥斯汀被认为缺乏像马蒂斯或者其他四星级军官所拥有的“明星能力”。在数十年的军旅生涯中,奥斯汀非常低调,避免引起人们的关注,而且很少参加新闻发布会或智囊团讨论等公共活动。所以,对他的政策规划思想和能力,有一些质疑。
其次,政治敏感性受质疑。在2015年的一次国会质询会议上,他在被逼问的情况下承认,国防部耗资5亿美元来筹建一支叙利亚战斗部队的计划,结果却一事无成。一度让国防部陷入非常尴尬的境地。
再次,他退役刚刚四年,这一身份被认为不适宜出任通常由文职人员担任的国防部长一职。尽管奥斯丁是一位优秀的军人,但一些分析人士认为,任命另一位已退休的将军担任国防部长(最近的例子是马蒂斯)将无助五角大楼在后特朗普时代恢复正常。
此外,他在退休后加入雷神公司董事会,并且是美国最大的钢铁生产商纽柯(Nucor)以及医疗保健公司特内(Tenet)的董事会成员,还在弗吉尼亚州大瀑布市拥有自己的咨询公司Austin
Strategy Group,这些与工业界复杂的关系也让一些人表示担忧。
2
在拜登政府国防部长一职上,之前呼声最高的是弗卢努瓦。与奥斯汀几乎从不在公开场合阐明自己政治观点的低调作风不同,这位“明星候选人”显然高调许多。
弗卢努瓦一旦被提名,将成为美国首位女性国防部部长。(刀哥之前也有写文章专门介绍过这位女性候选人:“72小时内击沉所有中国船只!”说这狠话的人将成美国新防长?)
相信大部分中国人对这位女性有印象,是源于她5个月前在一篇文章中语出惊人,称:“美国要在南海恢复主导权,美军须有能力在72小时内消灭南海中国舰队”。
除此之外,她此后多次接受《防务新闻》等美媒采访时,还提出了一系列针对中国的建议。比如:美国政府必须增加投入,研发无人操作系统等新型军事技术;装备更多远程导弹;增加在南海的军事力量部署;她还建议,华盛顿应加大与印太地区盟友合作对华施压。
不过,在拜登带领其外交与安全团队第一次在公众面前露面时,这位明星候选人却意外缺席,让人猜测她是否已从“国防部长候选名单”上出局。
事实上,在可能的人选名单公布后,弗卢努瓦因其与国防承包商和战略咨询公司的关系,一直受到美国进步主义者和左翼激进主义者的频繁批评。
被提名为国务卿的布林肯,其实与弗卢努瓦都来自一家名为WestExec的战略咨询公司,公职人员在政府机构和私营组织之间旋转任职,不得不令外界担心如果弗卢努瓦主管五角大楼,会受到有关利益团体影响。
2009年奥巴马就任总统后,弗卢努瓦被任命为负责国防政策的副部长。2012年离开政坛后,她再次担任智库新美国安全中心的首席执行官,同时与布林肯一道创办WestExec。
根据美国媒体爆料,新美国安全中心这个智库严重依赖美国军工企业资助,2014年至2019年从美国政府和军工企业获得894.6万美元资助,仅次于兰德公司。
而且,拜登和弗卢努瓦的关系也不像拜登与布林肯的关系那样深厚,弗卢努瓦曾经在增派驻阿富汗部队的有关问题上与拜登存在分歧。
另外,上周末加州众议员卡伦·巴斯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直言:国防部部长应当由非洲裔美国人来担任。
也就是说,拜登在国内面临着内阁成员必须多元化的压力,在副总统和财政部长都已是女性的前提下,国防部长这一职位再由女性担任的可能性大大减少。
而另一位呼声较高的部长候选人杰赫·约翰逊,他与奥斯汀一样,是一个非洲裔。此前他曾在奥巴马政府时期担任国土安全部部长。
然而,约翰逊是美国军工巨头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董事会成员,这方面引起的争议一点不比弗卢努瓦少。
3
很显然,通过资料的介绍和对比,我们可以发现奥斯汀身上有三个标签:
第一,他是一位尽职尽责的军人,也是一个成功的陆战部队指挥者;
第二,他是军队中黑人或少数族裔的杰出代表,是一位退役的四星上将;
第三,他在政治外交上的立场与性格,并不突出,至少与弗卢努瓦相比,他的对华态度并不那么强硬,没有那种咄咄逼人。
从这三个标签,我们也可以对奥斯汀真的成为下任防长后,可能给中国带来的影响做一些分析。
其实,从奥斯汀的经历和职业背景来看,与特朗普任期的首任防长马蒂斯非常像。
马蒂斯曾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指挥官参加过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2007年10月,詹姆斯·马蒂斯出任联合部队司令部司令兼北约盟军转型司令部司令。2010年,出任中央司令部司令,总领阿富汗和伊拉克两大战场战事。
跟马蒂斯相同,奥斯汀也当过中央司令部司令,也在伊拉克战场摸爬滚打,最后作为美国驻伊拉克军队的最后一任指挥官。这都显示出奥斯汀与马蒂斯一样,都是一名非常成功的职业军人。
但是,不同的是被称为“疯狗”的马蒂斯更有性格上的色彩,而奥斯汀更加低调。马蒂斯在担任国防部长期间,对华虽然有一些强硬的话语,但也十分好地掌握着分寸。因此,奥斯汀不太像是会对中国发出恶性言论的人。
因此,有不少中国网友认为,选择奥斯汀出任拜登政府的国防部长是好消息。
有专家对刀哥表示,拜登如果最后真的选择了奥斯汀来担任国防部长,那表明拜登并不想在军事上与中国走向激烈的对抗与战争风险。
之前呼声最高的弗卢努瓦的确对于在五角大楼担任领导职务,拥有更多的经验和阅历。但是,弗卢努瓦身上的军事冒险主义色彩更强,对中国持十分强硬的态度。而这在民主党内部引发了一些争议。
因此,属于合作型角色的奥斯汀显然更适合拜登团队的需要。奥斯汀不仅与拜登有过良好的合作,而且曾经在军队有着良好的“带兵指挥”经历,这让他可以在拜登团队里扮演与军队联系和纽带的角色。
另外,奥斯汀的肤色也许也是一个原因。在当前的美国军队中,非裔美国人越来越多。奥斯汀如果担任防长,一是能够令拜登兑现选举时让更多少数族裔人士进入内阁的承诺,弥补美国国内族群的撕裂,二是让军队里的非裔士兵更具有向心力。
当然,奥斯汀是否能在国会通过还有不确定性。因为如果共和党仍然控制着参议院的多数,那么奥斯汀的能否顺利过关就不好说,他们认为奥斯汀不够强硬。包括民主党的一些议员也认为,“奥斯汀不是应对中国挑战最佳人选”。
因为,弗卢努瓦无论是在五角大楼任职时,还是在新美国安全中心工作时,经常就“如何应对中国带来的安全挑战”在美国国会作证,在各种讨论上发言。国会共和党人、众议院军委会成员迈克尔·华尔兹说:“她在中国问题上目光敏锐。”
民主党的众议院军委会主席亚当·史密斯也表示,他当天与拜登团队的人表达过自己的意见,认为弗卢努瓦是国防部长的最合适人选。据信,参议院军委会的民主党领导人也认为弗卢努瓦是未来四年领导国防部应对各项挑战的最佳人选。
一位美国前国防官员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奥斯汀只是不会把你的袜子踢掉。我不认为他是一个独立的思想家。”
所以,对于谁能最后成为拜登政府的国防部长,我们还要保持观望。
此前报道:
72小时内击沉所有中国船只!”说这狠话的人将成美国新防长?
美国《外交事务》杂志5个月前刊发的一篇文章,最近几天突然“翻红”。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如何阻止在亚洲爆发战争”。作者是一位智库女学者,米歇尔·弗卢努瓦。她在文中语出惊人,扬言“美军须有能力在72小时内消灭南海中国海军”。
言辞虽然出格,但当时并没引起太大波澜。过去四年美方对华极端强硬,类似声音并不罕见。但美国大选投票后这十多天,这篇文章忽又引起各大美媒的转载和解读:
因为这个弗卢努瓦,突然成了拜登政府国防部长最热人选。
弗卢努瓦引发的关注,只是美媒对于拜登政府中国政策猜测的一个缩影。
经贸、外交、国家安全等各个职位的可能人选,都成为外界预测下届政府对华政策的依据。
就连前总统奥巴马,也在为这场猜测增添意外的素材。
美媒说,弗卢努瓦早已具备主政五角大楼的资历。
1960年12月,弗卢努瓦出生在加州洛杉矶市。20世纪90年代克林顿时期,她就进入了美国防部,担任负责战略方面的防长助理。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弗卢努瓦出任国防部副部长,主管国家安全和防务政策的制定,被认为是当时五角大楼“三号人物”。
正当事业如日中天,2012年,弗卢努瓦却以“陪伴孩子”为由辞职,随后将更多精力投入保守派智库“新美国国家安全中心”。她是这家智库的联合创办人,并曾担任主管。
有人认为,就是在投身智库这些年,她的对华立场日趋强硬。
即便淡出政界,弗卢努瓦也至少有两次“险些”成为美国防长。
一次是在2014年11月。美国时任防长哈格尔宣布辞职,当时盛传弗卢努瓦将会接任。但弗卢努瓦主动拒绝,再次以“家庭原因”为由要求奥巴马放弃提名她出任国防部长。
接着就是2016年。美媒披露,如果那年希拉里赢得大选,弗卢努瓦就将成为她的防长。
2016年6月20日,弗卢努瓦领导的“新美国国家安全中心”主办活动,邀请副总统拜登发表演讲。刚一上台,两人相互寒暄,拜登突然笑着称呼弗卢努瓦为“部长女士”。
他还对着满场观众透露“秘密”:“你们知道吗,我正在为她写推荐信。”
在宣布拜登当选后,美国媒体又争相流传着这个场景。当年的“希拉里政府”从未成为现实。但四年过去了,拜登自己成了“候任总统”。不用给别人推荐,他自己就能兑现对“部长女士”的承诺了。
弗卢努瓦,也确实很早就出现在拜登内阁热门人选名单上了。
紧接着,这位潜在美国女防长有关防务和安全问题的看法,尤其围绕中美关系的立场,立刻引起关注。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弗卢努瓦今年6月18日发表在美国《外交杂志》的文章再度“翻红”。
文章的正标题“如何阻止在亚洲爆发战争”,看起来没啥问题。但副标题和正文一开头,就开始释放浓浓的对华强硬立场,声称美中战争风险陡增,而“美国威慑力减弱增加了中国误判风险”。
有鉴于此,弗卢努瓦抛出了那段被大量转载的话:
“如果美军能够发出可信威慑,在72小时内击沉南海上中国所有的军舰、潜艇以及商船”,那么中方在封锁或进攻台湾之前就会三思而行。
为使美军具备这种可信威慑,她在文中以及过去几个月接受《防务新闻》等美媒采访时,提出了一系列建议。
比如美国政府必须增加投入,研发无人操作系统等新型军事技术;装备更多远程导弹;增加在南海的军事力量部署……她还建议,华盛顿应加大与印太地区盟友合作对华施压。
2
弗卢努瓦展现的对华鹰派立场引来不少质疑。
美国媒体Consortium
News发文,说如果选择弗卢努瓦领导五角大楼,将是一个悲剧开始的预兆。这样的选择证明拜登将挥霍美国的明天与中国和俄罗斯进行军备竞赛。
而这“将是徒劳和灾难性的,是为恢复美国日益衰落的帝国权力做无用功”。
不仅如此,弗卢努瓦这些建议是否可行也被画上问号。
南华早报援引一位美国问题专家的话分析:
其一,新冠疫情重创美国经济并给未来美国国防预算投下阴影,弗卢努瓦一些新的计划恐难获得足够资金支持。
其二,就算得到实施,也难产生她所期待的威慑效果。如果真要武力攻台,“北京早就将美方直接干预的情况纳入考虑范围了”。
当然,弗卢努瓦虽被视为未来拜登政府最热防长人选,但她最后是否能够获任还不确定。
美媒说,下届防长考虑名单上还有多位有竞争力的人物。比如奥巴马时期的国土安全部长杰·达克沃斯,国会参院军事委员会成员杰克·里德等等。
另外,仅以一篇文章和今年以来的几次访谈,就确定弗卢努瓦是一个“死硬对华鹰派”,也还为时尚早。
2012年辞职前的弗卢努瓦,曾被称为五角大楼中的“冷静声音”。
作为时任美国防部副部长,她一直代表美方与中方共同主持两国国防部副部长级磋商,并曾明确表态“美中冲突不可避免”的说法完全错误,寄望两国建立一种积极、合作、有成效的关系。
即便今年以来多次对华示强,弗卢努瓦也表达了对华合作意愿。
她批评说,本届美国政府处理对华关系时“目光短浅”,没为涉及双方共同利益的话题预留合作空间:
两国“面临诸多共同威胁,从预防下次大流行病,到应对气候变化,再到处理朝核问题,无论是否喜欢,我们都不得不与中国合作,否则根本无法解决问题。”
弗卢努瓦还认为,美国必须重启与中国中断的高层战略对话,以便“就利益和意图进行明确沟通”。
接下来一个有待观察的问题就变成了:
如果真能执掌五角大楼,这个曾经奉行务实和冷静外交哲学,对特朗普政府对华政策还多有批评的弗卢努瓦,会变成又一个极端反华鹰派吗?
3
弗卢努瓦引起热议,背后是舆论对拜登政府关键内阁人选的强烈关注。
据说,美国多家媒体已从“知情人士”那里获得一份“可能名单”。
前国家安全顾问苏珊·赖斯、副国家安全顾问安东尼布林肯等奥巴马时期重臣,将会占据拜登政府国家安全顾问、国务卿、美国驻联合国大使等一系列外交、安全和经济部门要职。
英媒《经济学人》11月刊一篇文章的标题直截了当:“奥巴马时代的旧将们将塑造拜登的对华政策”。
文章还说,这些深受奥巴马信任的中国政策顾问一旦“获得二次机会”,大都不会再像当年那样对华“抱有幻想”。虽然出身与特朗普政府中国政策团队大不相同,政策倾向却可能趋同。
不过,奥巴马政府当年对中国实际抱有什么态度,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如果没有金融危机束缚,我本可能在中国贸易问题上采取更强硬的做法”。在3天前刚刚上市的回忆录《应许之地》中,奥巴马这样谈到中国,让人闻到一丝特朗普政府的味道:
“2009年或2010年,我不可能发动贸易战。那时我需要中国、欧洲以及其他所有潜在增长引擎的合作,以便重启全球经济。”
也就是说,没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实为形势所迫。
更关键的,奥巴马还说,他原本计划等到经济环境不再脆弱,再逐渐对中国加大施压。
在奥巴马袒露有关中国的“真实态度”后,美媒对于拜登政府的对华政策又多出了几分猜测:
做了奥巴马8年副总统的拜登,多大程度上认同甚至继承这些看法?当时的一众对华政策顾问,会把当年没有机会付诸实施的“加大对华施压”,在拜登政府一一付诸实践吗?
一位美国问题学者说,过去几年我们处理对美关系的态度已经非常清楚,一方面从不放弃在平等基础上修复两国关系,同时也时刻准备着,对美方的任何蛮横打压进行“对等反制”。
有了这种底气和底线思维,就没必要向美媒那样猜来猜去了。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