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总有人想借机发财 美中如何反垄断?

每逢大灾大难,总有人想借机发财。新冠疫情当下,一些企业和个人就在人力和物资方面打起了主意。不过,美中两国政府近日陆续发布反垄断执法文件,明确他们不会容忍非法投机行为。自由亚洲电台记者家傲邀请了中国金融学者贺江兵,以及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安德森管理学院教授俞伟雄,就两国的反垄断执行情况进行了分析。

记者:俞教授,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美国现行的反垄断法的构架呢?

俞伟雄:最近一两天,美国司法部发布了一条命令,要求本国雇主间当下不能通过相互勾结,伤害劳工的利益,包括他们的薪水、工时等等。比如说,鉴于疫情当下的情况,雇主需要员工超时工作,却又不支付多余的工资。类似这样的行为都不符合市场竞争原则,而美国向来都很重视市场竞争原则。

记者:贺江兵先生,你能否介绍一下中国反垄断法的情况呢?

贺江兵:《中国反垄断法》是在2007年颁布、2008年实施的。它的适用对象主要就是三点: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可能具有排除或限制竞争效果的经营者集中。简单地说,中国的反垄断法很明确。比如说,龙头电商企业阿里巴巴和腾讯的第三方支付平台不能合并,必须要通过反垄断法来阻止这样的商业行为发生。

记者:不过,我注意到,中国国家市场监管总局近日发布了一份公告,强调他们将在豁免有助于抗疫的合作协议的基础上,坚决打击非法垄断行为。请问俞教授,在当前疫情下,美国反垄断法的执行又将受到哪些挑战呢?

俞伟雄:近期出现的一个情况就是,在疫情严重的时候,有一些厂商可能会趁机提高价格,比如卫生纸、口罩等用品。这种行为其实并不属于传统垄断行为的概念,只是说不能趁这场危机哄抬物价。对此进行打击有反垄断的精神,但是跟传统的反垄断领域略有差异。

美国司法部已经有一些动作了,就是针对某些在疫情初期收购大量相关物资,随后试图在网上高价出售的人,这样的行为是美国政府不允许的。任何人这样做,可能都会面临牢狱之灾。

记者:贺先生,从中国方面出发,近期反垄断法的执行又受到了哪些挑战呢?

贺江兵:用典型说法描述(政府需要打击的对象),第一就是发“国难财”,第二就是囤积居奇,第三就是垄断价格以获得高收益。我不知道俞教授是否经历了中国的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这些都适用于投机倒把罪。

记者:俞教授,公众近期关注的热点之一就是部分商家和个人大量囤积包括口罩等医疗物资的情况。您认为美国在打击此类行为上表现如何呢?

俞伟雄:我觉得美国在这方面表现得还不错。疫情初期当然出现了个别投机分子在做这种事情。美国司法部宣布规定之后,我觉得这样的行为少了很多。以我个人的经验来说,我最近去商店买东西,我注意到物价总体来说是非常平稳的。疫情期间,大家日常所需的产品虽然存在缺货现象,但是物价基本没有上涨。

记者:贺先生,您认为中国在打击囤货行为方面又表现如何呢?

贺江兵:中国方面,囤粮食的好像有,(但囤其他物资的似乎很少。)中国生产商趁着世界其他国家还没复工,大量地提升产量。另外,还有些企业在造假货,比如说测温枪不合格、防护服都飘起来了。造假属于其他罪行,与反垄断法不相干,这也是应该打击的。中国目前基本不存在哄抬物价,哄抬物价是由专门管理价格的物价局进行处罚的。

记者:受此次疫情影响,中国大量中小企业破产倒闭,这给资金雄厚的大企业对其进行收购提供了有利条件。从反垄断角度来看,这是否对市场竞争构成了威胁呢?

贺江兵:您说的这种现象的确存在。不过,这种现象在当下只有可能存在于央企或国企收购民企,而基本不可能出现腾讯去收购另一家小企业这样的民企收购民企的行为。中国民企的困难是具有普遍性的,而国企的融资渠道比较多、政策上也有优惠,这有利于国企收购民企,但基本不存在大型民企收购小企业的情况。

记者:谢谢二位参加今天的讨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