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彻底选边美国?专家: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中国澎湃新闻日前刊文称,日本首相菅义伟上任近一年,日美同盟进一步加强,“后安倍时代”的日本外交面临新形势,中日关系也在经历考验。中日关系是否走到了十字路口?在7月3日开幕的第九届世界和平论坛上,专家做出解读。

日本驻华使馆特命全权公使志水史雄表示:“有说法认为中日关系可能在向恶化的方向行进,但我们并没有偏重与美国的关系而轻视包括中韩在内的邻国关系。”


美日曾在“2+2”会晤声明点名批中国

“民调显示日本民众对华好感度不佳,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认为,中日关系对两国以及亚太都很重要。”志水史雄指出日本民间对华舆论的消极面。

在回答澎湃新闻“应如何改善两国民间情感”时,志水史雄表示,中日之间共同面临一些难题,例如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气候变化、少子老龄化。两国若一起努力去解决,可在实际行动中更了解对方,同时还要加强政府间的沟通。

报道指出,从美日外长防长“2+2”会谈到首脑会谈,再到日本高官近期屡屡发表涉台言论,日本在与美国加强同盟关系的同时,在多个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


2021年4月16日,白宫玫瑰园,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日本首相菅义伟在双边会晤之后共同出席新闻发布会。(Getty)

“菅义伟不一定是对华强硬派,但他无法有效约束强硬派和保守派,甚至可能也有意无意地在借助这些人来迎合一部分选民。”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所长杨伯江表示,日本未来是否彻底放弃在中美之间保持大致平衡的外交政策,虽不能下决断,但如果它完全倒向美国,那么将在东亚走上“绝路”。

杨伯江在本届世界和平论坛“中日关系:共促亚太繁荣与和平”的小组讨论上直言,日本普遍跟周边国家关系都不好,需要自我反思。此言一出,现场观众席的笑声和议论声连连。志水史雄也露出了尴尬的笑容,但他仍然指出,日本对华舆论不佳的最大原因是两国在钓鱼岛问题上的分歧,日媒的报道也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中日船只曾在钓鱼岛海域多次发生对峙

中日民间情感跟随两国关系的变化而波动不言而喻。而当前中日关系是否走到了转折点?当澎湃新闻把这个问题抛向中方专家时,他们则认为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

“坦率说,现在还存在一些变数,其中美国是最大的变数。”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胡继平表示,美国拜登(Joe Biden)政府的对华政策以及对日本的要求还存在不确定性,毕竟中美关系是对中日关系造成影响的重要因素。另一个变数就是日本政府的战略判断和选择。

杨伯江则形容日本实际处于“身心分裂”的状态,“精神很刚硬,身体很真实。”日本在安全方面和美国站在同一阵营,被嵌在美国的战略轨道上,但在经济方面,日本“脱钩”中国会丧失维持繁荣和发展的资源和机遇。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