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宫官员:中国外交引发全球抵触咎由自取

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白宫分管亚洲事务的最高官员坎贝尔批评中国外交政策引发全球抵触是咎由自取,这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决策圈越缩越小、和外界脱节有关。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驳斥坎贝尔发言“颠倒黑白、混淆视听”,要求美国停止渲染炒作“中国威胁”。

身为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印太事务协调员的坎贝尔,美国时间周二(6月8日)在新美国安全中心主办的活动上说,过去一两年里,为中国制造问题最多的国家不是美国,而是中国自己。

他说,中国外交政策机构明白,将南中国海的人工岛礁军事化,以及在外交政策上采取强硬态度等做法,都引发全球对北京的强烈反感。“但是,这一点是否传到了中国领导层的最核心圈子里?我认为这个问题我们无法回答。”

坎贝尔认为,和过去中国的集体领导制相比,习近平正日渐成为唯一领导人,帮助他做决策的人越来越少。

对于代表中国参加阿拉斯加会谈的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和外交部长王毅,坎贝尔上月曾说他们“离习近平的核心圈子有至少百里之远”。他周二就此回应称,自己非常尊敬这两人,“他们都是中国能干的官员”。

这两年来,中国外交官在多个公开场合表露出强硬姿态,被比作“战狼外交”。皮尤研究中心去年底的报告显示,在欧洲、北美和东亚14个受调查国家中,大多数国家对中国持负面看法,部分原因就是因为中国拥抱“战狼”外交。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上周末爆发街头示威,抗议复旦大学在当地兴建分校,再次反映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好感度下降。

也是中共总书记的习近平上周一在中共政治局学习会上,要求加强和改进国际传播工作,“努力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这被外界解读为决策层意在调整外交政策,摆脱“战狼”标签,以达到“广交朋友、团结和争取大多数”的目标。

不过,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坎贝尔说法时,仍表现得较为戒备。汪文斌说,中国在美国的疯狂遏制打压下“不得不作出正当必要的回应”。他也引述有关民意调查称,53个国家和地区的5万多名受访者认为美国是对全球民主的最大威胁。

“美方有关人士习惯于以国际社会代言人自居,但事实是,美国代表不了国际社会,只能代表美国自己。”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副教授李明江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中国近年对外关系面临的问题,一定程度上与“战狼外交”有关;但也不能忽略其他因素带来的影响,例如中国和西方社会在意识形态、政治体制上存在的分歧和矛盾等。

李明江也指出,中国外交部门一直都有反馈机制,但在参与决策方面的作用难以和其他国家的外交机构,尤其是美国相比。加上近年来中国国内民族主义情绪相对高涨,就连高层领导在应对外交事务时,也不得不考虑国内政治需求,这进一步限制了中国外交的灵活性。

“最近高层释放出改进外宣的信号,应该是在一定程度上意识到中国国际形象面对挑战。但这估计更多是技术层面的改进,例如让驻外代表讲话时不要用太刺耳的语言。受意识形态分歧和国内政治氛围制约,中国外宣机制很难从结构上进行改变。”

本文转载自联合早报,仅代表原出处和原作者观点,仅供参考阅读,不代表本网态度和立场。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