拿到世界冠军后 她在40岁时安乐死

泰戈尔曾言:“让生命有如夏花之绚烂,死亡有如秋叶之静美。”

残奥会冠军玛瑞克-费福尔特做到了这一点。她活着时,为自己的理想而拼尽全力,在这世上留下了绚烂的痕迹。四十岁时,因难忍病痛折磨,她选择了安乐死,最终平和地离开了世界。

14岁的魔咒

玛瑞克·费弗尔特1979年出生于比利时,原是一位身体健康的女孩,直到14岁那年她被医生告知,她患上了一种罕见的的l退行性脊柱疾病,这种疾病目前尚无法治愈,且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瘫痪。除了脊柱疾病,费弗尔特还患有癫痫病,随时都可能发作。

这种脊柱疾病还会导致肌肉疼痛、视力下降等,费弗尔特在患病多年后视力衰退严重,视力仅有原来的百分之二十。

这一消息对费弗尔特与她父母而言都如晴天霹雳,也如一个魔咒,费弗尔特不知瘫痪何时会成为现实。她的父母带着她四处求医,渴望一个奇迹的发生,然而天不遂人意,没有医生能够解决这一难题。然而费弗尔特却并未因此放弃自己喜爱的运动,她要在短暂的生命中尽可能地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2000年,费弗尔特一直惧怕的事情到来了,七年过去了,费弗尔特的病情越来越严重,这一年她坐上了轮椅。费弗尔特的父母曾说,在刚开始坐上轮椅时,费弗尔特担心自己与其他残疾人一样,要依赖父母。但当14岁时的魔咒灵验之后,费弗尔特慢慢学会接受这一让她厌恶的疾病,继续追寻体育梦想。

为了身体,她曾坐在轮椅上接受篮球训练,慢慢地开始对轮椅篮球产生兴趣同其余坐轮椅的队员一同转动轮椅,投篮,一切都让她感到舒畅。为了更好地打篮球,费弗尔特加入哈塞尔特一家俱乐部,在那里,她是唯一一位女性成员。

2004年,费弗尔特经朋友介绍,费弗尔特进行了游泳比赛,也开始接受铁人三项的训练。她也在2007年时参加了在美国夏威夷举行的铁人三项比赛,尽管比赛过程中费弗尔特因身体不便而超时,最终未能顺利完成最后一项比赛的角逐。但赛后,她依旧满足地在日记本记录了自己梦想成真的时刻。

然而反复无常的病情常将她的身体折磨得筋疲力尽,2008年,在巨大的病痛面前,她不得不退一步,放弃铁人三项,去参加轮椅短跑项目的训练。

签下安乐死协议后

2002年,比利时通过了安乐死法案,申请者只要得到三名医生的允许就可签署安乐死协议,按自己意愿决定执行安乐死的时间。

费弗尔特的癫痫随时可能因脊柱疾病而发作,一旦发作,痛苦难忍,犹如万蚁噬骨,她甚至会无法呼吸。病情的加重让费弗尔特已无法独立生活,一向自立自强的她难以忍受这样的事实,她感觉自己坠入了人生的谷底。

费弗尔特的好友丽芙·布伦斯曾向公众透露费弗尔特在那期间的低落,她称那时的费弗尔特似乎对生活已失去希望,她感觉自己所坚持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意义,费弗尔特甚至想到了自杀。

在接受心理治疗时,费弗尔特的心理医生建议她签订安乐死协议。2008年,费弗尔特摆脱了存在已久的心结,她听从了心理医生的建议,签署了安乐死协议,把生命的最后一项掌握权把握了在自己手中。

费弗尔特曾表示,“安乐死让她把生命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她的人生已足够荆棘密布,她厌恶自己患上的疾病,常让她在毫无防备之下忍受痛苦,她惧怕自己痛苦地死去,安乐死协议的出现让她吃了一颗定心丸,这相当于她有了把控生命的另一选择:“因为我知道,当我再无牵挂时,我还有这些协议。”

费弗尔特的父母同意自己的女儿签订安乐死协议,尽管那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刻骨的不舍,但想到女儿签订安乐死协议后或许能过得更好,他们依旧选择了支持女儿,这对费弗尔特而言,是很大的鼓励。

签下安乐死协议后的费弗尔特犹如获得了新生,她重新找回了生活的动力,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

2012年,费弗尔特参加了伦敦奥运会。在T52 级女子轮椅短跑 100 米项目的赛场上,费弗尔特脸上洋溢着幸福与自信,在她身上看不见疾病的痕迹。最终,费弗尔特获得了该比赛项目的冠军,19秒69,她打破了残奥会的纪录,那是万众瞩目的一刻,当她冲破终点线后,她感觉自己获得了与疾病抗衡的胜利。

除了获得一枚金牌,费弗尔特还在同样比赛的200米项目上获得了亚军,斩获银牌。

残奥会根据运动员残疾程度分为不同的等级,田赛有F51-58级别,径赛有T51-54级别,费弗尔特为T52,属较为严重的残疾—胸部以下完全瘫痪。

2013年,费弗尔特继续参加比赛,还因此受了伤,医生告诉她,她的身体已难以承受平常的训练强度。但费弗尔特不愿认输,在病房里,她坚持训练,之后在赛场上打破三项世界纪录。

费弗尔特的表现让世界对她刮目相看,她让人们相信生命的巨大潜力与无限可能性,在比利时,费弗尔特成为明星人物,被人称颂。2013年,比利时国王与王后授予她贵族身份,以示敬佩。

2015年,费弗尔特参加世界残疾人田径锦标赛,再次夺冠。

签下安乐死协议后,费弗尔特成为了世界冠军,随着病情一日日的加重,费弗尔特已开始筹划自己的葬礼,但在选择死亡前她希望自己能够一一完成愿望清单上的每一件事情,其中就包括在2016年的里约奥运会上夺得一枚金牌。

奖牌的另一面—悲伤

费弗尔特计划在里约奥运会之后开始考虑执行安乐死,她希望为自己的运动生涯画上一个完美句号,同时也为了不让自己在死亡前留遗憾。

2016年北京时间9月8日,里约奥运会如约而至。费弗尔特刚刚经历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但尽管如此她依旧不愿放弃比赛。在赛场上,她一如既往地快乐自信,用尽全力去奔跑,就为了夺得那一枚金牌。

然而,费弗尔特并未能如愿,她的身体早就不允许她接受赛前如此高强度的训练,她的病每发作一次就会耗尽全身的力气,陷入无意识状态。在她拼尽全力后,她只拿到了T52级女子轮椅短跑400米的银牌。另外,在此级别的100米项目上,她的膀胱受到感染,最终也只拿到了铜牌。

费弗尔特未能得到期望中的结局,就此离开赛场,离开自己热爱的运动,是一件让人难过的事情,但这依旧是最好的生涯告别方式。“奖牌有两面,一面是快乐,一面是悲伤。”对费弗尔特来说,除了告别的悲伤,她也必须忍受疾病带来的痛苦。

在里约奥运会期间,费弗尔特曾接受采访,在采访中她谈到自己的病痛,由于病痛她难以入睡,常常一天只能睡十几分钟,肌肉也在反反复复的疼痛中失去力量。这样的情况让费弗尔特的身体疲惫不堪,为了继续训练,她只能靠吃药或注射吗啡维持精力。

她常常在夜晚尖叫,因为癫痫发作时身体的疼痛实在难以忍受,她尖叫的声音经常吵醒隔壁的邻居。这一切的狼狈,都隐藏在了奖牌的背面。

里约奥运会结束后,费弗尔特开始享受自己生活的每一刻,她说等疾病的痛苦超越了生活的幸福时她就会实行安乐死,以舒适的状态离开这个世界。

2019年,比利时时间10月22日,40岁的费弗尔特在亲人的陪伴之下,实行了安乐死,她离开了,但她拼搏的模样永存于世。人生残酷,纵情活过就好。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