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 元拍青春写真,女大学生背上网贷!

冲着 19.9 元特价写真进店,实际消费 13444 元出来,且是当场网络贷款,大学生小李在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 的遭遇可谓当下写真市场最真实的写照。日前,这起民事诉讼,经虹口区法院判决,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原本 4 份合同解除 3 份,女大学生所支付费用的 90% 被判令退还。

看似自主消费,不存在强制或欺诈情况,背后却是套路化的软磨硬泡和强烈推荐。作为成年人,为何在短时间内被引导消费至预算的百倍?她们到底经历了怎样的 " 软磨硬泡 "?换做是你,能否承受住这份考验?

答案在这里。

01

打诱惑牌:299 元进店后各种升级

在短视频平台,记者找到了小李,还有她的同学小达最初被诱导的的短视频广告。如今,"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19.9 元的特价活动已经结束,不过,这家公司又推出了 299 元拍古装艺术照的广告活动。只要扫描视频下方链接中的二维码,就能立刻添加客服了解详情。

客服介绍,这个 299 元套餐优惠的惊人。不仅包括 " 礼遇区主题服装 1 套 "、" 潇湘区主题服装 1 套 "、" 提供 2 套豪华妆面服务 " 等 11 项服务。同时,客服还特意承诺:" 无任何隐形消费和强制消费 "。

" 不满意也没有强制消费,也是有礼品赠送给您。" 客服 " 明宇 " 信誓旦旦的说。

宣传广告

按照 " 明宇 " 的介绍,只要购买 299 元套餐,记者就可以在妆面、造型、拍摄、后期等方面获得全方位的满足,近乎后顾无忧。

然而,到店后不久,记者就被告知,这种想法只是个错觉。

2 月 24 日,记者按照预约,来到虹口区中信广场的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一个年轻女孩接替 " 明宇 ",招待了首次入店的记者。如果说 " 明宇 " 是在对 299 元套餐极力褒扬,那么,销售女孩就是在极力暴露 299 元套餐的不足。

她先是通过展示服装照片,告诉记者 299 元套餐可选服装非常有限,又拿出了一卷破烂海报和一本巴掌大小的相册," 正常两套的话差不多要拍 120 张,你 299 元两套就只有 3 张(底片),肯定是比较少的,购买一张底片要 110 块。"

一番铺垫后,女孩话锋一转,开始推销一套新的方案:再加 700 元,可以多送 2 套价值 398 元的服装,10 张精修底片,并升级相册。

看记者不为所动,她又承诺,可以升级海报,并设身处地的为记者分析:" 你化妆的时候,你进入那个场景,可能就不受控制了。你想想,拍一套衣服要用 2 个小时,两套就 4 个小时,拍的也很累的,就拿 3 张相片?"

这套说辞被女孩说了一遍又一遍。在僵持了 37 分钟后,记者才得以在仅购买 299 元套餐的情况下,成功离店。

拍摄合同

02

打感情牌:只留 3 张,摄影老师白干了

本以为 " 底片不足 " 的话题会到此结束,然而在拍摄和选片阶段,记者才发现,预订阶段的游说,只是个开始。

似乎为了印证销售女孩所说的话,在写真拍摄过程中,摄影师为记者不厌其烦的为每个造型安排了绣帕、琵琶、茶碗、桌椅、香包、笔墨等十余组道具,一共拍摄了上百张。

果然,第三次进店,负责协助记者选片的销售小哥,再次将底片不足的问题摆了出来,这一次,在选片销售口中,如果不加钱买底片,不仅记者白拍了,摄影师也白干了。

紧接着,需要一张张对这些照片进行删除。

" 这个都不喜欢呀?"" 你眼光好高啊,我看好多都很好的。"

几乎在记者删每一张照片的时候,这位选片销售都在表示遗憾。在销售人员近 20 次劝阻后,记者将照片删除至 6 张。

眼看记者快将照片删完了。选片销售有些急了,他不再只是表示遗憾,而是和记者谈起了价钱。他主动提出,可以将原价 130 元一张的入册精修照片,以 100 元一张的价格卖给记者。并劝记者多考虑一下摄影师的付出:" 眼看着你就删完了,这毕竟是名摄影师拍的呀。"

记者依旧不为所动。

"3 张确实太少了。" 选片小哥说。" 你多选两张,自己也没白来,摄影老师也没白拍。只是多了 3 张,也就 300 块。"

看记者不妥协,选片顾问再次降价,提出如果记者加 300 元,他不仅会将剩下的底片都给记者,还可以帮记者将照片入册:" 这真的看在摄影老师面子上,不然摄影老师白拍了一次。"

最终,在 " 摄影老师白干了 " 这感情牌的压力下,没有任何拍摄写真愿望的记者,又花了 200 元,购买了 2 张照片。

与 " 明宇 " 的聊天记录

03

打循环牌:28 元再拍,就获得 299 套餐

让记者没想到的是, 在拍摄和选片没多久后,记者再次收到了客服的消息。这一次,客服给出了一个和小李、小达进店时近乎相同优惠数字:28 元。

对于这个 28 元,客服 " 明宇 " 这样解释的,只需支付 28 元,就可购买到一张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 针对 3.8 女神节的活动 " 入场券 "。这笔钱即不是定金,也不是门票,更像是一笔押金,只要到店参加活动,"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 会将 28 元全额返还。

这个活动声称给消费者提供 6 重豪礼。最吸引的一点就是,最低 299 元即可拍摄古装写真照,同时进店就可以获赠黄金美容棒、离子美容棒等礼品。

也就是说,一旦记者再花费 28 元购买了这个所谓的 " 入场券 ",那么,新一轮的强烈推荐循环将再次开始。

04

打强迫牌:不花钱难出摄影店大门

或许有人说,女大学生和记者之所以忍不住要消费,是因为态度不够坚定,为了验证这个想法,记者通过抖音联系到了一家同样销售 299 元特价写真的古风摄影店 " 茉莉花开古装摄影 ",想体验一下,如果坚决不花钱会怎样。

这一次进店,记者足足被销售留在店中超过 40 分钟,在整整提出 8 轮 " 只是来看看 " 后,才成功脱身。

3 月 2 日,记者来到 " 茉莉花开古装摄影 " 虹口店,一进店,记者就言明,这次进店,只是想了解下 299 套餐包括什么。负责接待记者的男销售,很快向记者展现了 299 元套餐的不足,该店可供 299 套餐选择的成人服装只有 8 套,且套餐不含电子底片," 如果加底片的话,入册是 100 元一张,入盘的话是 80 元一张。"

男销售给记者抛出一个新的拍摄方案,拍 4 套服装,需要花费 2500 元。为了避免误会,记者再次强调,只是来看看,要回去和朋友商量再定。

男销售话锋一转,表示可以请示领导,申请更优惠价格。不一会儿,一个长发女销售坐在了记者面前。该女销售强势建议记者,放弃和朋友的想法,今天就定下来。" 今天你首次进店,优惠力度比较大,你下次来的话,这个优惠名额就没有了。"

女销售在一张白纸上写下一连串数字—— " 茉莉区服装一套 888 元,新品区服装一套 2088 元 …… 并划出了一数字 1088 元。说只要当场预订,她就将这套按照门店例牌价格计算共计 3776 元的套餐,以 1088 元的价格给记者。

" 如果你和你朋友来,就没有这个优惠了。"

" 难道因为你朋友不拍了,你就不拍了吗?"

" 你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

在接下来的 10 多分钟里,女销售 3 次无视记者希望结束话题并离店想法,开始反复的游说。

10 多分钟后,发现记者依然要走,女销售开启新的策略——降价:" 今天的价位,我给到你们两个人拍行不行?一个人就几百块钱。"" 打个比方,这个价位让你们一个人拍 2 套衣服,你会定吗?"

三轮降价后,记者坚持要走,女销售又提出,让记者支付一定的保证金再离店。" 这个钱不是定金,可以退还。"

" 我真的只是过来看看。" 最后为了能够成功离店,记者索性起身走到了门口。就在门口,女销售依然在向记者强调:" 你下次来了就没有这个价位了。"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男女销售为了留住记者,前后 4 次调低报价,但最初吸引记者进店的 299 元套餐,却再无人提及。

05

记者手记:你以为的 " 低价 ",不过是对方的 " 引流 "

" 如果不是暗访,我一定掏钱了。" 这是每次走出摄影公司后,一个从未有过拍摄写真意愿的记者发自内心的感慨。

一组数据,可以充分说明,记者遇到了怎样的诱惑。

在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前期销售和记者的沟通时长 37 分钟。期间,销售至少 4 次着重强调 299 元套餐存在严重不足,只需再加 700 元,就可享受原价 2226 元的服务。为了说服记者,销售调整了 1 次优惠方案。

后期选片,销售和记者沟通超过 40 分钟。期间近 20 次劝阻记者删减行为,2 次降价,3 次打出 " 摄影老师白干了 " 感情牌。

在 " 茉莉花开古装摄影 ",2 个销售顾问先后 8 次无视记者 " 只是想看看 " 的想法,4 次调整了价格,只为了记者能够当场付费。

无论在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 还是 " 茉莉花开古装摄影 ",其设计的 299 元套餐,都需要消费者 3 次进店,共花费 5 到 6 个小时时间,最终只能获得 3 到 5 张照片,在这个过程中,有约 2 个小时,需要接受销售一对一甚至多对一的游说。

可以说,从试图低价拍摄写真的那一刻,消费者就跌入经营者精心设计的 " 劝说 " 营销方案中,最终都会不断被逼消费千元以上,正如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 第一个销售女孩所说,所谓特价套餐,不过是为了 " 低价引流 "。

小李说,选片过程中被留近 6 个小时,让她身心俱疲,只能妥协。根据虹口消保委的数据,,在 " 艳域东方古装摄影 ",类似的消费纠纷有 40 多起。

作为消费者,面对这样的 " 特价 ",你能坚持几轮?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