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物理奖3得主:两人是死对头 另一人启发霍金

诺贝尔物理奖今年颁给研究黑洞的3名学者,其中一名得主潘罗斯启发了电影「爱的万物论」主角霍金投入黑洞研究;而同以观测黑洞获奖的根策尔和吉兹,则是互相较劲的死对头。

(法新社)

诺贝尔物理奖今年颁给研究黑洞的3名学者,其中一名得主潘罗斯启发了电影「爱的万物论」主角霍金投入黑洞研究;而同以观测黑洞获奖的根策尔和吉兹,则是互相较劲的死对头。

2020年诺贝尔奖今天颁发物理学奖,由学者潘罗斯(Roger Penrose)、根策尔(Reinhard Genzel)及吉兹(Andrea Ghez)共享殊荣。

潘罗斯和霍金两人发表「奇点定理」,证明广义相对论,在一定条件下密度会高到无限大,变成一个奇点,奇点周围连光都出不去,称之为「黑洞」;潘罗斯和霍金曾因此研究,共同被授予向来有诺贝尔奖前哨之誉的沃尔夫奖,可惜霍金已过世,若诺贝尔物理奖早点颁,霍金应该会和潘罗斯一同获奖。

潘罗斯主要是提出黑洞相关理论,根策尔和吉兹则透过望远镜进行观测而并验证理论,吉兹获奖介绍的图片正是将恆星不同时间的位置连起来形成轨迹,发现星星共同绕著一个不发亮的点「黑洞」,也是最靠近「我们」银河系的超大黑洞,自己上课介绍黑洞时,都会引用吉兹这张根据观测结果做出的绘图。

物理界专家朱有花表示,潘罗斯主要研究黑洞如何形成,根策尔和吉兹则以观测为主,由于黑洞体积很小、质量很高,因此两人透过望远镜观测绕黑洞外围公转的星星,根据星星轨道和公转速度算出黑洞质量,找出黑洞存在的证据。

朱有花提到,她在美国曾听过根策尔的演讲,根策尔对手下要求很严格,也製作很多仪器来观测绕黑洞周围转的星星轨道,根策尔跟中研院天文所前所长贺曾朴熟识,也曾来过台湾(专题)。

朱有花表示,根策尔和吉兹同样是透过观测来找出证明黑洞存在的证据,根策尔较早投入黑洞观测,而后起之秀吉兹则掌握更先进的仪器和资源,研究也青出于蓝,两人同以观测黑洞获奖,可说是实至名归,有趣的是,两人也是从不合作的死对头,没想到竟一起获得诺贝尔奖。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