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零感染率不可能实现?欧洲已放弃全面抗争,而学会与疫情共存

据9报道,随着夏季渐渐退去,欧洲已经进入了充满疫情复发风险的秋季。欧洲各国针对新冠病毒的态度,也从之前的“全面抗争”变成了现在的“冷战遏制”,在入秋之后欧洲大陆很可能出现第二波疫情的情况下,欧洲大部分的国家都选择了这种“和新冠病毒共存”的态度。

法国总统马克龙就曾在新冠疫情爆发的初期,敦促所有法国国民要将新冠病毒视为自己的“敌人”、要积极地去与新冠病毒抗争。但在近日,这一号召发生了改变,马克龙向法国国民传达的信息已经变成了希望大家“学会如何与新冠病毒共存”。

其他大多数国家在放弃短时间内研制出新冠疫苗、根除新冠病毒的计划之后,大部分居民也已经重返了自己的工作岗位和学校。在这场已经导致近21.5万欧洲居民死亡的疫情还没结束的现在,大家都在尽可能的过着自己正常的生活。

目前的欧洲人民正在不断利用在疫情爆发初期所得到的来之不易的经验和教训实施措施:例如佩戴口罩、保持社会距离、检测和追踪人口、敏捷的作出应对等方法,都已经显示出了关键的优势。所有这些必要的措施,都可以防止之后的欧洲大陆陷入瘫痪。

比利时前“政府新冠病毒工作小组”发言人伊曼纽尔·安德烈说:“目前,彻底阻止新冠病毒蔓延是不可能的。大家面对这些都已经疲惫了,每个人都不想再卷入与疫情的这场抗争。”意大利(欧洲第一个实行全国封锁的国家)卫生部长罗伯托·斯佩说:“我们正处于与新冠病毒共生存的阶段,尽管零感染率的目标不可能实现,但意大利现在有更好的装备来应对病例的激增,不会有再一次全国封锁的情况出现。”

尽管目前欧洲疫情的情况有所好转,但风险仍然存在。上周,法国就因为核酸检测总量增加而单日新增了1万多起病例。前法国国家卫生局局长威廉·戴布说:“尽管目前卫生官员已经学会了如何更好地治疗新冠病毒,但现在的新冠病毒仍然在自由地传播。我们目前对感染链的控制依旧很差,高危人群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影响。”

同样,德国高危人群在感染病例中的占比也非常高。德国波恩一家研究型医院的病毒学主任Hendrik Streeck就警告说:“欧洲已经达到了仅凭感染人数无法判断流行情况的结果,我们应该通过死亡人数和住院人数来确切判断。之前欧洲实施的国家封锁已经帮助了整个欧洲控制疫情,但是随着国家开放,人们(尤其是年轻人)重新开始社交活动,新冠感染率在夏季又开始上升。”

在欧洲不同国家颁布的措施中,口罩受到了广泛使用,大多数国家的政府都承认了戴口罩的必要性。欧洲各国政府也开始对当地的不同问题采取了更迅速的不同具体措施,而不是一味地不考虑地区差异只实行全国封锁。

9月14日,波尔多就宣布私人聚会将限制在10人以内;德国的狂欢节以及圣诞市场等传统活动也都不得不缩减甚至取消;德甲的足球比赛也将会在没有球迷的情况下持续到10月底;意大利政府也已经封锁了村庄、医院甚至移民庇护所,以容纳新感染病例。

欧洲国家的这些做法同时也与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美国,防范新冠病毒的限制措施一直存在着争议和分歧,许多地区在没有制定基本协议的情况下,就已经推进了重新开放学校、商店和餐馆的进程。但随之而来的结果就是美国国内的死亡人数几乎与欧洲一样多,尽管美国原本的人口数量要比欧洲的人口数量少得多。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