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加关系能否改善 取决加方在孟晚舟案上的行动

在26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一头一尾的两个问题都是关于一场25日发生在罗马的会面。

巧合的是,今天记者会的第一个问题是总台央视记者提,最后的问题是加拿大《环球邮报》记者提。

为什么说巧合?

不卖关子了,还是得说回这场会面——当地时间2020年8月25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罗马应约会见加拿大外长商鹏飞。

“中国最多接受跟加拿大在第三国顺便见面”

王毅是受邀于8月25日至9月1日期间访问意大利、荷兰、挪威、法国、德国。今年是中意建交50周年,无论是“一带一路”,还是今年的疫情期间,意大利都与中国保持良好的关系,因此,王毅将意大利作为此次外访的第一站,情理之中。

而商鹏飞也正好在意大利进行访问。双方在一家酒店进行了90分钟的会面。

“从形式上看,双方的会面更像是一次偶遇。”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所长崔洪建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

今年10月13日是中加建交50周年的大日子,按说两国外交互动不应该如此“冷清”,但考虑到孟晚舟事件后,中加关系陷入停滞。双方外长只选择在第三方国家会面,显然是保持了一定距离。

“目前,中国最多接受跟加拿大在第三国顺便见面。”北京外国语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笑一对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分析,首先,疫情为双边关系缓和带来契机。双方通过互相援助、外长通电话等,关系有所缓和。

此外,加拿大有和中国缓和关系的强烈动力。张笑一指出,这背后有三点原因:第一,在特朗普上台后,美国对加拿大“喜怒无常”,由善意霸权(benign hegemon)转为惩罚性霸权(punishing hegemon),对加拿大肆意加征关税,而加拿大更希望自己外贸多元化,不愿意与中国搞僵关系;第二,自二战以来,加拿大将自己定位为中等强国,需要与各国搞好关系,参与多边斡旋,以提高自身软实力;第三,个人因素,与高举所谓“民主自由”大旗的加拿大前外长弗里兰相比,加拿大现任外长商鹏飞更务实。

另一方面,尽管疫情为双边关系缓和带来契机,加拿大也有强烈动力,但加拿大目前拿出的诚意仍然不足。这点,从最近否决披露逮捕孟晚舟机密文件的请求可见一斑。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方还愿意跟加拿大谈,也体现了中国的大国风范。”张笑一指出。

值得一提的是,孟晚舟案之后,俩人上一次面对面会晤也是在第三方国家。2019年11月23日,王毅在日本名古屋出席二十国集团外长会期间会见商鹏飞。

不管怎么说,张笑一和崔洪建一致认为,此次双方外长能会晤,直接释放的信号是,双方都有意愿坐下来沟通,共同解决目前双边关系面临的困难。

崔洪建分析,此次会晤会发生在意大利,也体现出在今年日益激烈的大国竞争中,欧洲国家在扮演一种平衡者的角色。

两份消息稿里的温差

会面后,双方各自发了消息稿。然而,同一场会晤,双方的消息稿却各有侧重。这里面的温差也引起了中加记者的注意。

在记者会上,总台央视记者是引述加拿大外交部消息,称商鹏飞外长25日在罗马同王毅国务委员举行会见时,同中方谈及了康明凯、迈克尔等加公民案件,呼吁中方同意加方对康明凯和迈克尔进行领事探视。中方能否证实,对此有何评论?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多次参加外交部记者会注意到,关于康明凯、迈克尔等加公民案件,并不算一个新鲜话题。从二人被逮捕、被提起公诉、被关押,都受到蓝厅里中外记者的关注。

赵立坚今天的回应再次阐明了中方对此事的一贯立场:中国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案,同时保障其合法权利。在中加所有沟通中,我们都向加方表明了加方应尊重法治精神,尊重中国的司法主权。

赵立坚还强调,当前中加关系面临困难,责任不在中方。加方很清楚问题的症结,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纠正错误,为两国关系重回正轨创造条件。

而加拿大记者在最后提问时,对这场会晤,直接揪住两国的官方消息稿。他说,“我看了两国各自发布的相关消息稿,似乎找不出双方达成共识的内容。请问两国外长会见时达成什么共识吗?”

赵立坚先是正面回应,“双方对发展中加关系当然是有共识的。”接着,又引用中方消息稿里的话表示,50年前,加拿大领导人排除外部干扰,顶住各方压力,打开了中加建交的大门,迈出了正确的一步。

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在现场感受到,与回答央视记者相比,赵立坚在回答加拿大记者时的立场侧重不同。赵立坚最后还是释放善意,“我们希望,50年后,加方能继承前辈打下的基础,能有同样的魄力采取切实措施,推动中加关系早日回到正常的轨道。”

对比中加双方发的消息稿,里面的差距也折射出双方关系目前的症结。

中方的消息稿提到,中加之间没有历史纠葛,也没有现实利害冲突,但由于加方无端拘押中国公民,两国关系遭遇严重困难。解铃还须系铃人,加方对此要有正确认识。

加拿大的消息稿先是提到国际社会在抗疫、疫苗研发、疫后经济恢复等方面合作的重要性。再用两段强调,康明凯、迈克尔案件对加拿大是“重中之重”(remain a top priority)。最后一段则是委婉地说,商鹏飞外长还提出了加方有明确立场、但与中国存在分歧的“许多领域”,同时致力于和中国正在进行的讨论。

崔洪建分析,中方的新闻稿更多强调了合作的一面。王毅重点谈到了中加建交50周年的发展历程,也希望加拿大能够尽快回到和中国合作的正常轨道。但加拿大的消息稿,更多表达了在孟晚舟事件和香港问题上的态度。“这表明,尽管双方现在有共同解决问题的意愿,但是目前面临的现实障碍依然比较大。”

“互换人质”?

双方的消息稿虽有差别,但从潜台词中不难看出,中加关系能否改善,取决加方在孟晚舟案上的行动。

加方一直宣称要“遵循法治”,但张笑一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加拿大引渡条约第23条第三款明确规定,加拿大司法部长能在任何时候下,基于国家利益等原因,来终止引渡。对于孟晚舟案,并不是说像加拿大说的那样无路可走。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西方媒体将孟晚舟案,和康明凯、迈克尔因涉嫌为境外刺探国家秘密罪在中国被提起公诉混为一谈,甚至提出“人质互换”的谬论。

在6月19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当时也是加拿大《环球邮报》的记者,问及中国对加拿大间谍的公诉成为“人质外交”。赵立坚当即予以驳斥,赵立坚指出,这是一个充满了恶意的问题,最好去问问加拿大政府什么是“人质外交”。

“此前确实有过一些讨论,加拿大高官曾提过所谓的‘人质交换’。但是从目前来看,这种解决办法条件还很不成熟。”崔洪建表示,对于孟晚舟案,中方在据理力争。中方坚持,加拿大方面拘押孟晚舟,违背了两国关系的行为准则和国际法。

6月28日,康明凯的妻子纳吉布拉发声,表示加拿大政府有义务兼顾争取康明凯的自由和保护所有加拿大人的安全,同时对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拒绝释放孟晚舟感到失望。

张笑一分析,加拿大在处理孟晚舟案中暴露了其缺乏外交独立性。

事实上,回顾历史,加拿大早于美国就与中国建交,也积极帮助中国加入联合国。“但特朗普上台后,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只考虑美国利益,不再给加拿大独立外交的空间,而深陷于中美大国博弈漩涡中的加拿大,并没有太多选择”,张笑一认为,美国一切以自己的利益为先,不考虑加拿大,从美墨加协议的“毒丸条款”就可以看出,孟晚舟事件只是另一个表现。

张笑一还分析,近年来加拿大国内民粹主义抬头,而现任总理小特鲁多政治不够成熟,受制于国内舆论和竞选需求,加拿大目前需要对华表现出强硬。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