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教授:经济成功夯实了中国的地缘政治底气

埃利森:在美欧陷入各自困境之际,一个成功遏制住疫情、保持了经济增长的中国,将在世界地缘舞台上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


当中国最高领导层在8月开会回顾今年以来的形势、评估未来的挑战时,相比美国和欧洲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方面的欠佳表现,他们对自己国家取得的抗疫成功感到满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得出结论:中国的抗疫努力“充分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008年金融危机过后,中国崛起为重要的地缘政治力量,积极推广其价值观,同时推进其利益。如今,当我们看到第二次巨大经济分化时,我们应该对更多深远的地缘政治后果有所预期。

2020年上半年的官方数字已经出炉。世界经济正在萎缩。到今年底,每个主要国家的经济规模都将会更小——唯独中国除外。这个无情的事实很难忽视。而且,我们以前看到过这一切。2008年之后,中国挺过了风暴,其经济每季度都实现增长。在随后10年里,中国占全球经济增长总量的三分之一。

随着经济飞速发展、接近赶上美国,北京方面对于中国应在世界上拥有更大话语权的意识随之成比例增长。前领导人邓小平的“韬光养晦”隐形斗篷被戏剧性摒弃。在2010年与美国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Hillary Clinton)发生对抗时,时任中国外长杨洁篪出名地告诉她以及在场的几位东南亚高级官员:“中国是大国,其他国家是小国,这是事实。”

习近平在2017年更加明确地指出:“这个新时代,是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的时代。”

中国在2009年重申南中国海的“九段线”,宣告对这片长期有争议的海域的90%拥有主权。在那之后的几年里,中国一直在将既有的礁盘筑成新的岛屿,然后将其改造成军事基地。对军方和情报机构的投资也得到了加速,以建设一支习近平要求的“战之必胜”的军队。同时,北京方面发起1万亿美元的“一带一路”倡议(Belt and Road Initiative),要修建从中国心脏地带一路通达鹿特丹的交通和通信基础设施。用亨利?基辛格(Henry Kissinger)的话说,此举将“把世界的重心从大西洋转移到太平洋”。

尽管许多观察家最初对他们所称的中国的“新自信”感到震惊,但从大国之间相对力量转移的历史看,不断升级的雄心是相当正常的。国内生产总值(GDP)不是一切。但它在国际关系中构成力量的根基。它为一国的军事和情报能力、技术影响力提供资金,为其通过进口、出口、投资和廉价贷款或赠款来影响其他国家提供经济实力。

近几个月来,中国在南中国海和东中国海的军事行动节奏显著加快,与印度在有争议的边界上进行更加咄咄逼人的对抗,同时更加活跃的外交部“战狼”寻求对目标国家的对手进行惩罚。

北京方面还采取果断行动,将其制定的国家安全法施加于香港,并扼杀这块领土的民主诉求。而在新冠疫情的初期阶段,中国取代美国作为帮助者的通常角色,成为世界的口罩和防护设备供应者。

可以预见的是,这些行动已经触发了反作用力。它们加剧了美国国内不断升温的对华敌对情绪,两党的总统候选人都在呼吁不同版本的美中“脱钩”。然而中国领导人继续押注于这样一个前景:不断增长的中国经济的引力,将被证明对关键企业和国家来说是不可抗拒的。

如果我们只看行动而不看言论,北京方面的这一押注正在得手。用钱投票的公司,如美国金融服务公司贝莱德(BlackRock)、先锋(Vanguard)和摩根大通(JPMorgan),近期都扩大了在华业务。苹果(Apple)尽管在印度有所扩张,但也没怎么改变其对中国作为智能手机主要制造者和组装者的依赖。最近,对在华有大规模业务的美国公司的一项调查发现,只有4%的公司正将生产迁回美国。

在美国和欧洲艰难遏制新冠疫情、恢复经济增长并管控内部政治分歧之际,世人可以预期,一个更有底气的中国将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愈发具有挑战性。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