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疫情这么严重,从国内过来探亲安全吗?网友来支招!

新冠疫情从集中报道至今,差不多正好1年。通过疫情数据可以轻易得出这个结论:加拿大的疫情状况远比中国严重。

加拿大的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十分之一左右,但确诊病例却已经是中国的7倍以上,换言之,加拿大的确诊率是中国的接近300倍!

如今,从加拿大回国变得很困难:双阴检测、健康码、回国后长时间隔离、还要做好机票被取消的准备……从国内来加拿大,如果是直系亲属的话,有72小时内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过来还是相对方便些。

可是,既然加拿大疫情比中国严重这么多、而且来加拿大后,回国又要面临很多困难,外加加拿大和中国都表示过“非必需,不要跨境旅行”。如此多的阻碍,如果想让国内家人来,该咋办?

说实话,除非真的有很紧要的事需要家人过来,否则最好还是再忍忍,等到疫苗打好了说不定政策也会变。大多数在加拿大的华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如果真的很想让家人来、而家人又举棋不定的话……

在论坛上,有一些“解决方案”,或许能劝说国内的家人来加拿大、甚至是来加拿大长住。至于值不值得借鉴就因人而异了~

“至少我们没紧张情绪啊”

这个观点有些自嘲情绪,但也有人深以为然:“加拿大疫情是严重,但我们日子过的还是比较悠闲的,没有紧张情绪,没有战时状态,不会被吓到。”

有加拿大华人直言:“有时,不是被病毒吓到了,而是被过于夸张的新闻报道吓到了。加拿大抗疫确实不咋地,但好在民众的心态还是比较平稳的,有得有失吧,至少我挺习惯。”

在加拿大的日常生活,和疫情前总体来说没有本质区别:该上班的还在上班、还会有人去餐厅、超市生意很好……总之,没有什么如临大敌的感觉。消极抗疫?也许吧,有人觉得消极、有人觉得恰到好处。

“我们家这么大,宅着也不无聊啊”

畏惧加拿大的疫情,又不想宅着?别怕,有网友直言:“我们家1万多尺的地、几千尺的室内,宅着怎么会无聊呢?尤其是上了年纪的父母,有很多事可以做。”

不仅能陪伴子女、孙子孙女,还能去前后院种种花种种菜,院子够大的话还能在家里运动、打篮球打羽毛球甚至打网球。退休后的生活本来就是这样安静祥和的,即便来加拿大只能宅,也不无聊吧?

况且,无论住在哪里、哪怕是住公寓,周边步行范围内一定会有绿地,而且人还不多。适当散步散步、呼吸新鲜空气,也是挺惬意的。

“真没你想的危险,只要不去这些地方”

有网友则认为,摆事实讲道理,年长的家人爱去的一些地方,其实没有太多危险。加拿大疫情集中出现在酒吧夜店、医疗机构、部分超市、飞机上、学校。

但父母来的话,会做些什么事呢?户外散步、和子女自驾出游、住酒店、偶尔吃次中餐。这些场所,疫情风险真的很低,尤其是户外。此外,加拿大几乎没有出现过住酒店感染新冠,省内多日旅行未尝不可。

和居家比,出去玩的确危险程度高一些,但没必要如此放大。省内自驾,逛遍大好河山,高风险的地方不去,这不就行了么?不要把加拿大的疫情说的过于严重,不存在的。

“朋友圈每天都有人晒回国,别怕回不去”

有论坛华人的苦恼是:父母不是怕过来,而是怕回不去。但网友支招:有很多理由可以证明回国不算太难。比如朋友圈每天都有人晒回国,做好检测、运气不错的话,还是能坐上飞机的,隔离14天虽痛苦但并非不能接受吧?

而且,现在是冬天,接下来春夏两季,疫情预计会有好转,并且疫苗接种顺利的话,在夏天全球多个国家甚至能完成全民接种。到那时,回国理应变得更加容易才对?

话虽如此,有担忧还是正常的,确实有人要么没有及时得到核酸检测结果、要么遇上机票取消,前前后后折腾了两个月才回国成功,需要忍耐力……

“如果碰到急事,能住在一起更好解决”

这个理由被很多网友认同,比方说上了年纪的父母独自在国内,身边亲友又很少,虽说国内疫情控制的好,但一旦遇到紧急情况,比如生重病,子女又受困于各种限制无法及时回国的话,会酿成不好的后果。

所以,尽管加拿大疫情严重,但如果父母过来的话,至少住在一起时遇到状况能更好地解决,免得出现分隔两地想见见不着的焦虑。

如果以前帮父母办理过团聚移民,父母已经有枫叶卡的话,那么生大病的免费医疗更是让父母来加拿大长居、哪怕在疫情期间的理由。总之,肯定是利大于弊的。

在疫情期间的加拿大,亲人究竟适不适合来加拿大?相信通过这些观点,你已经有了答案。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