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观察:应该如何读懂北京对港府的“支持”

面对不断加大的压力,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最终还是决定暂停了对引渡法律《逃犯条例》的修订,并就该项立法争议在香港引发的轩然大波表达了歉意,与此同期,中国政府的多个涉港机构亦陆续就修例事态发声,表达了北京方面对此问题的态度。

面对香港街头示威及社会舆论压力,香港特首林郑月娥此前已暂停了一份引渡法案的修订工作,并数度公开道歉(图源:Getty)

当如今风波逐渐平息之后,回看这一切可以发现,对待港府修例,无论是一开始坚定支持,还是到后期转为理解暂缓,北京在这场风波中,自始至终支持了港府所做的一切决定。

这种种迹象引起了很多政治观察者的注意。对于香港修例所造成的风波,没有人会认为北京是满意港府的做法的,但为何在这场波中,北京在公开场合的表态,却似乎总是表现出支持与理解港府的决定,甚至因此被一些香港反对派借以无辜毁誉,这是很多人的不解之处。

纵观是次风波,可以发现,对于港府暂缓《逃犯条例》修订,北京官方今次普遍使用了“支持”、“尊重”和“理解”这三组词语。如此措辞,其实是能够看到北京在香港问题上的那种一贯务实取态的,即保持香港稳定与繁荣,一定是北京治港时最先考虑的事项。

对于中共高层而言,其显然不愿看到港府和港人之间出现强烈对抗,以及由此导致的香港社会进一步撕裂,尤其是在当下台海两岸局势日渐冰冷、中美贸易战博弈趋势尚不明朗、东西方意识形态文明冲突加剧等外部现实因素的影响下,北京自然更不会希望香港生乱,甚至令其被外部政治裹挟,成为一些外部政治力量用来对华攻讦的新工具。

上述外部因素只是影响的因素之一,事实上,即便当下没有中美贸易战等外部博弈发生,暂缓《逃犯条例》修订、缓和香港社会进一步撕裂趋势,也一定会是北京的治港方式。毕竟,只要在不触碰“一国”的政治红线的原则之下,保持香港的繁荣和稳定,才是北京治港的第一要务。对于北京来说,修例与否的博弈、甚至是反修例的政治风波,这些资本主义的政治社会生态,都不是触碰大原则的问题,都是可以协商甚至是暂时搁置的议题。只要繁荣之外,香港社会还能够稳定,那么北京在考虑香港问题时,就一定会更多地给予政治宽容,放手让香港充分“港人治港”。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