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习会结果难料 官媒为习近平提前排雷

中美贸易争议导致大战,中共党内暗指习近平误判。现在,一个让中美贸易战不要继续恶化的机会来了,这就是大阪G20习特会。但是,从官方一系列预备动作看,似乎在做最坏的打算,最主要的理由是官媒为“厉害了我的国”平反,指“韬光养晦”是幌子,这一切似在警告,习近平从来都没有出现过误判!

官方最新的宣传不惜把一直以来指责习近平在中美关系上背弃邓小平韬光养晦战略的说法颠倒过来说事,更有趣的是,去年鼓噪一时的‘厉害了我的国’曾被指是招来美国警惕,招致美方全面反击的导火索之一,现在,官媒也出来说话了:厉害了,我的国,没错!

中共党内最新的舆情如何,习近平的关心所在?大概最近几天‘人民日报’密集连发的一组短评可窥一斑。党报连发六篇文章,开宗明义,直指“极个别的一些‘恐美崇美’错误论调试图混淆视听,带偏舆论。”是故,从17日至22日,“人民网连续六天刊发六篇评论文章,批驳错误论调,力求以正视听”。

第一篇:‘中国人怎么爱国还需要别人来教吗?’;第二篇‘斗争的结果会是‘中比输’吗?’;第三篇‘中国扛不住美国的‘三板斧’吗?’;第四篇:‘中国能吞下‘如果’带来的苦果吗?’;第五篇‘中国‘委曲’就能‘求全’吗?’;第六篇‘真是中国高调惹的祸吗?’。仔细读来,总的基调不脱之前把矛头对准党内“投降派”的框架,“中国政府不想打、不怕打,必要时不得不打”。但是细细读来,里面有更具体的指向,其中一个是为一年来党内指责习近平放弃邓小平“韬光养晦”的正当性辩护,另一个便是为声名有点狼藉的“厉害了我的国”平反。

‘中国能吞下‘如果’带来的苦果吗?’开头称,“‘如果不提倡‘中国制造2025’,如果不实施‘千人计划’,如果不在南海强势维权……’中国经贸摩擦爆发以来,一直有一种声音,认为‘如果’中国保持‘韬光养晦’,‘充分尊重美国领导地位,甚至绝不挑战美国领导地位’就可以相安无事,皆大欢喜”。有意思的是,该文在反驳这种“论调”的时候用了一句网络常用来讥讽中共政权的一句熟语:“你那里配姓赵”。文章作者不知这句源自鲁迅‘阿Q正传’这句话的变异特指,还是姑且将计就计?

文章一改贸易战开打以来绝迹很久的论调:“中国的总体实力,不再是改革开放前的小舢板,而已然是扬帆远航的巨轮”,“美方不断地升级贸易摩擦,对中国高科技企业极限施压……”,“‘如果派’们却拿着 ‘韬光养晦’的幌子,要求中国忍气吞声,并且言之凿凿,把中美贸易摩擦的根本原因,归结于中国没有保持‘韬光养晦’,属于战略失误,这是何其荒唐! ”

这一段很明白是在批驳“误判”说。自去年三月中美贸易争议开始,由小变大,步步升高,最后导致中国承受两千多亿美元输美产品承受惩罚性高税,而且还面临着另外三千亿加税的威胁,中共内部有一种指责习近平误判的声音。但是习近平的判断真正导致重大后果的却是因为一句“所有的后果我承担”造成谈判五个月的中美协议草案全部被推翻所致,几天后,特朗普把针对中国两千亿美元产品的关税猛提高至25%。官媒在这里一方面为习近平步步解脱责任,在党内寻找替罪羊,投降派,另一方面似乎也显示,习政权对G20特习会谈判结果缺乏把握,为避免五月份遭特朗普骤然宣布加税遭到的雷击再现,现在提前进行舆论铺垫。

使用“韬光养晦”被认为是一个中共内部“以邓制习”的阴险手段,邓小平开启了中国的改革,但是在对外尤其对美政策上,一直主张韬光养晦,劝中国任何时候“不要出头”。习近平搞坏中美关系,为他的反对派使用这杆枪提供了最好的机会。

官媒如此理直气壮地暗批“韬光养晦”,似乎是第一次这样做,有分析指中共内部雷区重重,习近平权力之大,似乎也没有大到无边的地步。因此,对G20特习会,提前做最坏的打算,免得到时候给对手提供更大的靶子,

另一篇题为‘真是中国高调惹的祸吗?’则为“厉害了我的国”平反,文章称:“‘厉害了我的国’成了‘厉害了我的锅’,不过是一些崇美恐美者跟着美国跑了调,通过贩卖焦虑、制造恐慌……” 文章还称,现在要“由衷地说一声‘厉害了我的国’”,文章还谴责在美国面前“中国怎么可能厉害”“中国怎么可以厉害”的心态。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