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妮 | 漫旅回溯:当倪妮解读倪妮


N  I  N  I   X  《 时装L~q~OFFICIEL 》


在《时装L~q~OFFICIEL》五月刊的采访中,倪妮和知名导演赖声川交流了关于“演员”和“表演”的心得。出道8年,倪妮的演员之路好似一段漫长而浪漫的旅程,她的每一句感悟和心得,都镌刻在她的作品里。演员这条路,她走得坦荡无畏,一路高歌孑然前行。



1
隐形人



NI
SAID


赖声川:你自己觉得什么样的经验对表演能力是有伤害的?

倪妮:一味的只顾或放大自己本人的特性而不顾角色的特性。只想着我希望自己的角色讨人喜欢而不顾整体,不愿意塑造角色的多面性跟深挖。喜就是笑、悲就是哭、想就是皱眉,其实很多时候,表演的好坏不是仅由经验决定的,一定是演员们的彼此扶持,在各自角色里情绪到位后碰撞出的火花,不一定是最完美的表情,但一定是下意识最真实最打动人的。还有我觉得作为演员,神秘感孤独感很重要,过度的曝光自己,对自己做演员这件事是有损耗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NI
DID



2011年《金陵十三钗》



很多人都觉得,倪妮就是玉墨。


这是她的第一个角色,为了融入玉墨,倪妮将自己脱胎换骨,按照设定的课程,循序渐进地学习了3年。


起初她被选进《金陵十三钗》剧组,并不知道自己会演女主角,后来得知自己将出演女主角玉墨时压力很大。三年中,她不仅学习表演,还学习外语、乐器。甚至连上世纪30年代金陵女子的言谈举止都要学,剧组特意请来80多岁的南京老奶奶教她如何像那个时代的女子一样行走。


影片中,玉墨一袭旗袍登场,顾盼流转优雅大方,一出现就抓住了观众的心。玉墨的美艳妩媚、玉墨的家国大义、玉墨的气度傲骨,在所有人的记忆里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就像是透过教堂五彩琉璃窗投下的那一缕阳光,炽热又迷人,令人晕眩。


但拍完《金陵十三钗》,倪妮隐形了,她让自己空了一年,之后的作品有悬疑片、有爱情片,但她始终没有再一次踏入玉墨的影子里。有人问,这种做法是不是刻意突破,倪妮回答:“我没有偏执”。


倪妮从没有给自己定位,她没有限制,没有束缚。她像一个隐形人,穿上角色的外套登时脱胎换骨。她从没有过度曝光自己的生活,没人知道她的爱好和想法,就像隐形人,你感觉一眼就能看穿她、却始终读不懂她。这份神秘感,是演员求之不得的buff。


2
造梦者



NI
SAID


赖声川:你觉得生活如何让一个演员的戏更丰富?

倪妮:看书看电影是基本。

赖声川:我们都知道作为一个演员应当多看书,但你觉得应该多看些什么书?你喜欢看什么样的书?

倪妮:我个人喜欢心理学方面的,觉得看一些心理学方面的知识,有利于表演下意识的微表情跟动作,比如眼睛往左看代表回忆思考,往右看代表动用情感创造词汇或者撒谎等等。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NI
DID



2015年《匆匆那年》



拍摄《匆匆那年》的时候,倪妮做了很多很多准备,她和自己对话:“怎么塑造角色?怎么找到技巧?”


从那时候起,倪妮养成了一个习惯,除非收工很晚,她一直保持一天看三到四部电影的节奏,这让她一直处于不断创作的氛围。在这个氛围里,她渐渐意识到,做演员真的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情。电影是一个造梦的行业,演员活在别人的梦里,着实美妙。


除了看电影,倪妮还通读了原著小说。看完以后,倪妮说自己在那儿哭得不行了——一边看一边哭,一边哭一边看;一方面可怜方茴,另一方面又爱又恨,五味杂陈的。读完小说以后,倪妮对方茴的认识更深刻了——她不是柔弱的女孩子。方茴性格内向,也不太引人注目,其实她逃避众人的目光是有原因的。方茴被逼着戴了那么多年小白花,被人欺负那么多年,倪妮可以想象她心中是什么感觉,感受到了她内心的坚强、任性、固执,甚至是偏执。找到了结果,也揭示了诱因,倪妮从书中看到了一个立体的方茴,也在银幕上将这种立体刻画出来了。


书和影视作品都是造梦的过程,倪妮在看书、看电影的过程中捕获了别人的梦境,而后,自己成为了最奇妙的造梦者。


3
生活家



NI
SAID


赖声川:那又如何在生活中发现对表演有帮助的经验?

倪妮:多出去走走看看,大到出门旅游,小到出门买菜逛超市在家做饭等等,就是要多跟不同的人打交道。演员演的角色都是源于生活,要让自己踩在地面上,塑造的角色才会有血有肉。还有就是演员不要抵触各种情绪,开心也好,悲伤也罢,都要有捕捉跟记忆的能力,这些都是珍贵的素材,存进素材库,演戏的时候会有帮助。

观察身边的人,不管什么职业,可以是售货员、快递员、司机、路人等等。我经常会坐在一个地方,观察身边的人,听他们用什么语调说话,工作状态如何说话,私下状态如何说话,眼睛是盯着看还是游离,肢体语言是什么,男男女女,老人孩子,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通过观察,知道该如何能在自己的表演状态下,做到尽可能的自然表达。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NI
DID




倪妮是体验派。她是从生活中汲取营养的一个人,所有感受和情绪都是她表演的催化剂。她坦言自己不是一个多产的演员,喜欢劳逸结合,忙里偷闲地享受生活。她很认真地经营自己的生活,她去感受生活,和生活交手、体验好和坏,对它们做出相应的反应,而不是做一个理性木头人。有时候,倪妮理性的一面会和感性的一面打架。现在她逐渐找到了和解的方式——以自己最舒服的方式生活,用自己希望被对待的方式去对待别人,用感性对待表演,让理性在适当的情况下再出现。只有将感性的一面释放到最大,才能真正的体味到极致的情绪。


倪妮还喜欢旅行,她喜欢让自己动起来,思想和身体都在路上。她感受着每个城市的气息——“去陌生的地方玩一玩,又能学到新东西,增长一些其他的技能”。她节奏很慢,每到一个地方,结束工作后她会留出时间感受城市的脉动。



4
下一站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NI
SAID


赖声川:拍电影跟电视都是分镜头来拍。在舞台剧中站在舞台上是连续的。你心里做好准备没?

倪妮:一直在做准备。虽然大家都觉得有这样专业优质的班底,我肯定没问题,但我总觉得自己能力配不上,所以必须要更努力才行。




NI
DID



2019年《幺幺洞捌》



倪妮 演员 生活 表演 觉得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