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文迪,借助男人跨越阶层的女人

如果邓文迪出一本情感书籍的话,销量一定稳居排行榜首。


但她大概不会这么做。


就算真有这么一本书,内容应该也不是你所期望看到的《如何搞定高层次优质男》。


因为她玩的从来就不是情感,而是权术。


有段时间电视里热播范冰冰版的《武则天》,微博上热议纷纷:“我们没看到什么女皇,只看到了一个利用男人上位的白莲花。”


武则天是白莲花吗?恐怕不是。


女人如果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心智,是无法在那种男权社会当中脱颖而出的,更别说成为女帝。


但无论古今还是中外,女人若想彻底改变阶层,不借助几个男人恐怕是不行的,毕竟社会资源大部分掌握在男人手里。


比起武则天的心智,邓文迪或许差了N+1个档次。


可,能从一个三线城市的普通女孩,一跃成为世界报业大亨的妻子,荣登世界十大超级富豪太太榜首,并让英国首相布莱尔站出来澄清自己不是男小三。


她的故事,也足够称得上是传奇。



很多文章里为了突出邓文迪飞上枝头变凤凰,故意把她写成了乡村女孩。


但其实邓文迪并不是乡村女孩,她出生于城市,尽管是一个不怎么发达的三线城市。


她也不是贫穷家庭出生,邓文迪的父亲曾担任徐州工程机械厂副厂长,后调动至广州人民机器厂当副厂长,她的母亲是工程师。


在那个年代,这样的家庭可以算作中产。


邓文迪曾在新浪娱乐的采访中说过,她的父母更想要一个男孩(据传家里三女一男),所以一出生,父母就对她特别失望。尽管如此,父母还是特别重视她的教育,她也因此非常努力,想要得到父母的认可。


野心这种东西,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需要两个伙伴:眼界与挫折。


马云骑着他那辆破自行车在杭州街头送杂志时候,没想到自己有天能成为传奇。


邓文迪在课桌前发奋努力准备高考的时候,恐怕也没想到。


但如果你认为邓文迪是一个纯粹借助男人上位的女人,那你就错了。


邓文迪所就读的中学,徐州市第一中学,是康熙年间的云龙书院,也是江苏乃至中国近代普通教育的先驱者之一。


1985年,邓文迪考入广州医学院。


80年代考取大学是什么概念?不说是人中龙凤,但肯定也寥寥无几。


许多报道说邓文迪成绩不好,不喜欢读书,更喜欢社交,但前提是她已经考进了大学。


她确实不是那种死读书的性格,但她也深知读书的重要性,而且一生当中从未放弃过学习。对她来说学习不是目的,也不是兴趣爱好,只是脱离阶层的工具之一。


1987年,她结识了来自美国的杰瑞夫妇,提出跟杰瑞的太太乔伊斯学英语。乔伊斯当时陪同丈夫住在广州,很有空闲,因而乐意辅导她英语。后来,在这对夫妇的帮助下,邓文迪顺利赴美。


说来很有意思,马云在16岁时也偶然遇到过一对“外国夫妇”,来华旅游的David Morley一家,并陪伴他们游览了西湖。从此之后,马云就开始和这家人成为笔友,互相分享生活点滴,还在他们的指导下学习英语。


青春时期的野心,需要靠眼界来激发。


在那个信息不发达的年代,很少有人知道,大洋彼岸的另一个国家,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当邓文迪知道了生活还有另一种可能性,并对其产生了向往,这就是野心。


初到美国的邓文迪并没有想过自己有天可以成为报业大亨的妻子,她的目标只有一个:拿到绿卡。于是她做了一件足以让世人所看不起的事,勾引了有恩于她的乔伊斯的丈夫,并与之结婚。


据传乔伊斯还发现了大量邓文迪在宾馆和杰瑞所拍摄的艳照。


一个22岁的女孩,使尽浑身解数去勾引一个53岁男人,似乎并不是什么特别有技术含量的事。


为了野心而不择手段,甚至不顾及道德底线,这样的人不多,但也不少,邓文迪是其中一个。


移民局规定若想拿到绿卡,外国人与美国人结婚必须保持婚姻两年。毫无意外,两年之后邓文迪便和杰瑞离婚了。


她实践了李宗吾先生的黑厚学:“脸皮要厚,心肠要黑。”



邓文迪的长相并不符合中国人的审美观,许多外国媒体都曾用“美丽”二字来形容她,也许她符合外国人的审美观吧。但也不是什么美若天仙的程度,加上身材顶多算个中等偏上。


有文章为了让邓文迪的传奇合理化,强调“外国人是不看脸的”。这句话我不同意,外国人也是看脸的,哪国人都是看脸的。


但女人除了脸之外,还有一种魅力叫做性格魅力。


就像一个男人虽然长相一般,但是极其会说甜言蜜语,深谙女人心理,那也是非常有可能玩转情场的。


邓文迪在美国的第二个男人叫David Wolf,那段时间她一直对外介绍David是她的丈夫,虽然两个人并没有结婚。


她在每段感情里都表现得非常主动,既有中国女性的温柔与迎合,也有美国女人的大胆与直接。


1995年,David Wolf资助她上学费昂贵的耶鲁大学商学院,随后两人分道扬镳。


这场关系,应该是各取所需吧。


邓文迪第二次借助男人,不是为了获得钻石与名表,房子与汽车,而是为了MBA学位。


这种格局,也为她后来成功上位奠定了基础。


据说在飞往香港的航班上,邓文迪主动结识了星空卫视的首席运营官布鲁斯-丘吉尔(也有说是朋友介绍)。对方答应给她一个实习机会,推荐她到香港Star TV做实习生。


如果她没有学历,没有谈资,没有耶鲁大学这块金字招牌,对方会理睬她吗?会推荐她吗?而如果没有丘吉尔的推荐,她就不会获得这个职位,也不会遇到默多克。



关于邓文迪如何接近默多克,有个流行的版本。1997年新闻集团高层聚会,根本没有资格参加的邓文迪设法进入聚会大厅,“有意不小心地”将红酒洒在默多克的裤子上,邓文迪随即蹲在地上,为默多克擦拭。


1998年,默多克在北京和上海访问期间,邓文迪被指派担任口译员。默多克一心一意梦想在中国分享媒体的巨大市场。邓文迪借机对默多克开始新一轮的攻势,不久两人就在公共场合手牵手了。


彼时默多克已经67岁,邓文迪却只有29岁。


但默多克不是杰瑞,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美国人,他是世界报业大亨,身价过百亿。这样的男人,就算107岁,也有大把美女自动送上门。


你想接近大人物,可大人物凭什么要对你感兴趣?你与那些出卖色相的女人有何不同?


邓文迪用行动说明:我不仅可以色诱你,我还可以跟你侃侃而谈。


翻译接待是个与众不同的角色,它提供了两大无人可及的优势:一、贴身。二、交流。


杨振宁和翁帆的故事里,翁帆当时也是杨振宁的随行接待及翻译。


虽然世界上美女很多,但真正能贴近大人物的有几个?就算给你个机会和默多克吃顿饭,又能和他有多少思想上的交流?


邓文迪获得了全天候陪伴在默多克身边数天的机会,不仅可以充分向其展示女性魅力,还可以利用翻译的身份和他进行深度交流。


对于野心十足的邓文迪来说,不抓住这样的机遇,那真是天理不容。


中国古代有许多皇帝,对于封疆大吏的信任程度,不及身边的一个太监或者侍卫。


贴身两个字真的很重要,你再美丽,再有才华,再风光无限,可我感受不到,那也没用。邓文迪虽然极具野心,但她并没有把野心表现在脸上,而是打造了一次萍水相逢。


邓文迪得到了默多克的欣赏,用的不是情感手段,而正是媚上之术:想办法接近对方并充分展现自己,然后不停向对方表达爱,崇拜以及忠诚。



她再一次扮演了第三者的角色,默多克与第二任妻子安娜结束了32年的婚姻。在离婚后仅17天,默多克同邓文迪结婚。


婚前协议非常苛刻:作为妻子的邓文迪无权继承他的任何遗产,除非邓文迪婚后能生孩子。


据说这个婚前协议是默多克前妻安娜设置的,实则不然,假如默多克对邓文迪足够信任的话,会默许安娜的这种设置吗?作为一个在食物链顶端打拼了一辈子的老江湖,默多克并没有被爱情冲昏头脑,他对这个闯入生活的中国女人始终保持警惕。


邓文迪全盘接收,毫无异议地签署了婚前协议,以此向默多克表达忠诚。


野心让她摆脱了穷人思维,拥有比一般女人更高的眼界。因为她知道,嫁给默多克就相当于分享了他的社交资源,分享了他的名气,跨越阶层进入上流社会。


假如她不是默多克太太,而是一个香港电视台实习生的话,会有机会让英国首相布莱尔做自己孩子的教父,并与之传绯闻吗?貌似后来她还坐上了普京的私人游艇。


而一个能和布莱尔,普京传绯闻的女人,会害怕自己穷困潦倒吗?


媚上之术的重点就是要接近权力的中心,你接近什么样的人,最后就能达到什么样的高度。


凡能向默多克表达忠诚的事,邓文迪绝不犹豫。



2011年,默多克因为窃听门参加听证会,会上遭遇一名男子的袭击,邓文迪马上挺身而出,甩手给了人家一巴掌,“中国虎妻”的称号也由此而来。


护夫如护主,坚决维护他的利益,坚决站到他的身边。



2000年,默多克患有前列腺癌,进行化疗会失去生育能力,但他在化疗之前冷冻了精子。究竟是邓文迪的主意,还是默多克自己的主意,不得而知。但结果是,邓文迪借助试管婴儿为他生下了两个女儿。


两个女儿的继承权不会受到婚前协议的限制,媒体此时都认为邓文迪心思缜密,跑赢了前妻。


可默多克毕竟是默多克,就算他和前妻再没有感情,彼此相处了三十多年,对其了解也不会少于邓文迪。更何况前妻已经那个岁数了,谁死在前面还不一定。


但邓文迪不一样,她如此年轻,又如此具有野心,假如她的女儿获得公司股份,那么万一哪天自己归西了,其他几个孩子的利益就会受到威胁。到时她再找个年轻帅气的小鲜肉,把公司改姓为邓,自己一世英名岂不被人笑掉大牙?


于是默多克宣布,两个女儿在信托基金中享有继承权,但没有投票权,也就是说她们没有管理新闻集团的权利。据传当年得知这一消息后,大闹一场的邓文迪甚至威胁要离开默多克。



为什么说邓文迪比武则天差了N+1个档次?


因为她并没有武则天那种掌管天下的才能,虽有心计和社交能力,商业头脑只能说很一般。几项跟风式的投资,收益也不甚理想。


这里要拿另一个例子来做对比,李嘉诚的女友周凯旋。


同样是与男人周旋,从普通员工到身家过亿,周凯旋最终靠的还是自己。李嘉诚帮了她很多,但她帮了李嘉诚更多。


可到目前为止,邓文迪这辈子最大的成就依然是“默多克太太”。


当她知道自己没有办法在这个老头身上分得更多财产的时候,对他的“爱”也渐渐动摇了。毕竟她还年轻,从30岁开始就守着一副枯萎的身躯。



国外小道消息称,邓文迪在家里经常当着仆人的面对默多克发火。


2013年,离婚文件递到了邓文迪的手上,据说当时收到文件的邓文迪整个人是懵掉的,一切都毫无预兆,十几年的婚姻戛然而止,离婚程序干净利落。


默多克随后表示邓文迪与前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之间的绯闻是造成两人离婚的主因。


布莱尔虽有名气,但财富相比默多克差了十万八千里。


其实从2008年开始,外媒就开始有组织地“黑”邓文迪,有人认为幕后主脑正是默多克。


人无百样好,花无百日红。


武则天也差点被废,但是她HOLD住了。邓文迪确实有野心,有胆识,但她卧薪尝胆的本领似乎还是差了点。


可不管怎样,她已经成功依靠野心跨越了阶层,进入了上流社会。



离婚之后,除了几段捕风捉影的绯闻以外,邓文迪的名字差不多就和“小鲜肉”挂钩了。


虽然媒体大肆吹捧邓文迪实力撩汉,但明眼人不难看出,这或许是对青春岁月的一种弥补吧,毕竟无数人都想获得一张上流社会的门票。


邓文迪还有机会继续上行吗?不得而知。


她的社交能力在那里,人脉资源在那里,想要维持自己的身价应该不是太难。但想要超越默多克太太这个头衔,恐怕就很难了。



在中国社会,对于邓文迪的声音有两种。


一种崇拜她,把她当成榜样。


另一种诋毁她,认为她不道德。


其实从古至今,跨越阶层都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更不用说一下来个三级跳。你想从食物链下层爬到顶端,那就得踩着别人的尸体。


邓文迪所行并非情感之道,而是媚上之术。


现如今盛行的情感理论恰好也分为这两种。


情感之道教你如何经营感情,经营婚姻,经营家庭。


媚上之术教你如何钻营取巧,利用自身优势在感情和婚姻里利益最大化。


两种孰优孰劣?不好说。


你会相信哪种,学习哪种,使用哪种,取决于你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假如你真有那个野心,能够利用婚姻跨越阶层,把媚上之术用好也不失为你的本事。


当然,也许你像我一样,不过想要一个平淡温馨的家,一个知疼着热的男人,一个健康活泼的娃,一份自给自足的工作,一群真心实意的朋友,一个从容快乐的自己。


那么,对于邓文迪这样的“传奇”,也只是笑着看看而已。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下期人物预告:马伊琍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