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教育体系简述

英国教育体系经过上千年的系统发展,具有其独特性和复杂性。很多家长在择校的时候都会觉得疑惑。我们今天就此进行英格兰教育体系的阐述(以下主要以英格兰为主,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则有所差异)。


NO.1
 学制

英国的孩子从4岁也就是学前班,算是正式开启求学之路,一直到17、18岁结束大学前教育,每个阶段的分类有所差异,如下表:



1
幼儿阶段(3个月-4岁)

根据各个家庭的情况,每个孩子进入幼儿园(nursery)的时间有所不同,急于快速结束产假回去上班的父母,最早可以在孩子3个月的时候将他/她送到幼儿园。大部分幼儿园的时间较为灵活 - 可以为孩子选择1个或多个半天,几个全天或者全职入园。除了保证孩子们充分的运动,幼儿园也会在他们2岁以后加入学习内容,包括认识字母、简单的拼写、基础加减法等。也有些幼儿园会针对家长的需求,为学生准备3+或4+入学考试。



另外一种幼托方式,即委托给托儿员(childminder)。托儿员都需要经过系统培训,具有照顾幼儿的资质,每人最多可以照看6个8岁以下的孩子,这6个孩子中最多有3个在5岁以下。他们会照顾孩子并陪玩,也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数字、拼写教育。



2
小学阶段(女孩4-11岁;男孩4-13岁)


4岁阶段的nursery,可以算作学生求学之路的正式开始,5岁进入一年级,公立小学到6年级结束,虽然并没有小学毕业的全国统考,但是学生们会在6年级末参加 Standard Assessment Tasks (SATs),接受英文和数学能力的评估。



私立系统的孩子中的一部分也会经过考试,之所以说一部分,是因为排除了那些就读于3岁或4岁开始,可以读到18岁学校的学生。预备学校(prep school,截止到11岁或者13岁)中的孩子们,需要参加进入中学的入学考试,具体的考试方式需要根据所报考的学校来定。顶级公学(下文会提到)会要求学生进行2-3轮考试,面试,以及最终的毕业考试(Common Entrance);而有的学校则会要求学生进行自己学校的入学考试。



3
中学阶段(女孩11 - 18岁;男孩13岁 - 18岁)


之前的几年都是为了GCSE(10-11年级)打基础的阶段,而进入GCSE,学习难度和紧张度都会加大。GCSE相当于国内的中考,是学生人生中第一个重大统考,很多顶级大学包括牛津、剑桥,会以GCSE和A level两个考试结果来综合评定学生的学术水平。

GCSE期间,学生会选择8-10门课程并进行最终的考试,其中6门为必修(英文、数学、生物、化学、地理、宗教研究,不同学校的必修课会稍有差异),其余课程为自选。学术能力极强的学生可能选到11门,而有些学生也可以和学校协商后只考6门或者7门。11年级的5、6月进行GCSE考试,考期在一个月左右。



两年制的sixth form相当于国内的高考,在这一阶段,选择a level的学生只需要学习3,4门即可并进行最终考试。与我们国内不同的是,英国的大学提前一年开始申请,有些专业例如医学,截止的时间要早于其他专业,因此12年级入学不久开始着手也不足为奇。



英国还有少量高中提供IB课程,学生需要进行6门课程的学习,每个科目里至少选1门,还需要写论文并进行课外实践活动,这一文凭被越来越多的美国大学所接受。此外,还有些学校提供实践性强,更有职业发展倾向的BTEC课程。BTEC结业不需要考试,成绩由论文结果评定。就英国大学的接受度来讲,a level仍占绝对主流



NO.2
类型

概括而论,英国的学校教育(大学之前)分为公立和私立两大类,但叫法并非是直译的"public school"和“private school”,而是state schoolindependent school


“publich school”在英国,也属于私立学校的一类,比如为大家所熟知的伊顿、哈罗,就是public school,因此也被称为伊顿公学、哈罗公学。



“公学”一词最早出现在18世纪,当时某些文法学校声名日甚,一些不在当地居住,能够且愿意支付寄宿费用的家庭也送孩子去这些文法学校读书。也就是说相对于之前只招收本地学生,这些学校也向更多的“公众(public)”开放,逐渐扩大招生的地理范围。


英国首相特蕾莎 梅曾就读于Holton Park Girls’ 文法学校


也有另外一种情况:有些学校之前只接收家境贫寒但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通过考取奖学金获得在这类慈善学校免费就学的机会。这类学校后来逐渐扩大生源,开始招收出身中产和上层社会但缴纳费用的学生。也就是说,和只面向免费的奖学金获得者开放相比,学校也面向“公众(public)”开放招生,因此被称为“公学”。伊顿公学即是此类学校,它由国王亨利六世创立于1440年,最早为70名优秀的寒门学子提供免费教育。



最初的九大公学是伊顿、哈罗、切特豪斯、拉格比、舒兹伯利、威斯敏斯特、温彻斯特、圣保罗、麦钱特泰勒。经过百年的发展和演变,现在的公学已经达到上百所。



英国的公立学校,面向本地生提供免费教育,分为primary school, secondary school等,相当于我们的小学和中学,基本上是按照学生所居住的片区由政府安排入学,所以也衍生了学区房的概念。


就小学而言,优质学校学区因为申请人数的逐渐增加也在逐年缩小,竟也有夸张到学区只在学校方圆90米范围内的情况,基本上要住在学校门口才能保证得到一个席位!和国内一样,很多英国家庭为了孩子取得进入好学校的入场券,也会“孟母三迁”。



中学阶段的公立学校中还有文法学校(grammar school),相当于国内的重点中学,它们的片区意识就弱化很多,竞争也极为激烈,有些伦敦的文法学校录取比例达到1:10甚至更低。但现在的文法学校不一定都是公立学校,有些也已经成为了私立学校。



因为签证等因素,国际学生就读于公立学校的学生比例非常低。但是有一些高中学校(两年学制的sixth form college)具有申请学生签证的资质,国际学生也可以入读此类学校,再从这里考入英国大学。此类学校的费用相对于私立学校低了不少,平均一年的住宿费和学费大概在15万人民币左右,而私立高中则平均需要30多万一年。



众所周知,公立和私立学校最大的区别之一在于费用 - 公立学校免费,私立学校则需要付费,且费用不低,因此在英国,只有7%的本地学生就读于私立学校。就学术来讲,笼统地说“私立学校优于公立学校”过于以偏概全,毕竟好的公立小学也是一位难求,很多文法学校也为英国顶级大学输送了大量的生源。毕竟私立学校可调配资金要多于公立,不论在硬件和软件的配置上都有更大灵活性。



据一份政府报告显示,2017/18学年,英国公立学校的师生比例为1:16 - 1:22之间,而私立学校的平均师生比例为1:9,因此能够看出,私立学校的学生普遍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注。此外,私立学校的课程设置、课外活动更丰富,学生们不论是从学术上还是兴趣方面,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内容。



公立和私立学校的区别还有哪些?我们下一期会带大家来听一听一位英国老师讲述在这两种类型学校任教的不同体验。


扫描如下二维码添加我们进行一对一咨询


网站:www.russoedu.com

地址:1 Fore Street, London, EC2Y 9DT

邮箱:info@russoedu.com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