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BI局长暗示每个在美华人都是潜在间谍


美国联邦调查局FBI)长克里斯托弗·雷自上任以来,始终将中国视为“美国全社会的威胁”。他强调:“中国在美国50个州都有间谍行为,每个华人都是潜在间谍,希望各界统一认识,认真对待中国威胁”。


商业内幕网站报道截图

此说并无任何新意,只是反映出FBI固有的种族主义偏见。但这或将标志着(美政府)开始加强对在美华人的监视与排挤。附带结果是,杰出的华人科学家和美国的长期利益都成为这种打压的牺牲品。



美籍华人科学家李晓江夫妇就是这种仇外情绪的最新牺牲品。


李晓江,世界著名华人科学家,2005年担任美国埃默里大学人类遗传学系终身教授,2007年成为美国埃默里大学杰出讲席教授,2008年担任华中科技大学基础医学院长江学者讲座教授,兼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分子发育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博士生导师,发表 Nature、Cell、Nature Genetics 等论文100余篇。

当地时间5月23日,埃默里大学在《亚特兰大宪法报》首次公开发表声明称,“李晓江和李世华教授夫妇没有充分公开外国研究资金的来源以及他们为中国研究机构和大学所做的工作的范围,因此决定关闭其所在实验室。”

与此同时,埃默里大学还解雇了李晓江和李世华教授夫妇,以及该实验室部分中国雇员,并要求他们30天内遣返回国,其中甚至包括一名待产的孕妇。

看来,如今在中国高校和美国大学同时担任学术职位突然变得不可接受。按正常的国际学术交流,这不是问题,但如今特朗普政府的仇外政策已使之成为问题。


此前,得克萨斯大学MD安德森癌症中心已开始对三位华裔美国科学家动手,而他们参与的都是惠及人类的医学研究项目。


美籍华人科学家王春在的遭遇或许是近来最引发轰动的事件之一。



美籍华人王春在曾于2000年-2016年期间在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任职海洋专家,他因在同时期里为中国政府工作,在美国被判刑。

美国司法部官网截图


56岁的王春在是世界上海洋气象研究、气候和飓风研究的最重要的专家之一。


王春在1986年毕业于中国海洋大学,硕士。之后在1987年到美国攻读硕士、博士。


2000年—2016年期间在迈阿密任职于美商业部下属的海洋大气管理局/大西洋海洋和气象研究所 (NOAA/AOML)工作,从2010年开始,王春在虽然任职于NOAA,但同时仍参与中国长江学者、千人计划,另外还参加旨在加强国家战略需求中的重大科学问题的“97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


而从2016年开始,王春在选择回到中国,任职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特聘研究员。


2018年2月20日,王春在于美国迈阿密一家联邦法庭被判刑,以他已经被关押的时间作为刑期。他被控在美国商业部下属的的海洋和大气管理局工作期间接受别国的酬薪。


而王春在对此承认有罪。


据悉,王春在成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是在2009年,成为中国科学院率先行动“百人计划”学术帅才(A类)首批入选者是在2016年,还曾获得中组部的千人计划、中国科学院海外评审专家等。


且据此前一些公开媒体报道可知,2015年中国海洋大学实施的“绿卡人才工程”等海外人才引进机制,为海洋气象学系招揽了一大批世界知名的海外专家学者中,就有王春在教授。


有关王春在的信息都是早已公开透明的,但如今在其选择回国发展后,美国方面就作出指控。


以前,美国认可科学家与中国同行合作,美国许多著名学者在华兼职。但特朗普政府认为此类项目使中国获取技术和知识,于是参与的科学家沦为被调查、迫害的目标。但不无讽刺的是此举适得其反,美政府的打压反而使中国更容易招聘到有关专家。例如,李晓江夫妇被美大学解聘后,中国高校马上抛出橄榄枝。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加大了对高科技人员的支持,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为了发展,面向全球招募优秀的高端科研人才,2000年左右,中国每年仅有1~2篇CNS主刊论文,而2018年仅在生命医学等前沿学科就发表论文几十篇,各大高校每年1~2篇CNS主刊论文成为最低标配,曾经美国留学学子留在美国的传统被打破,大量优秀的青年科学家选择回国发展,因此引发了美国的担忧,要求各大高校和科研机构严控中国籍科研学者的管控,尤其是人工智能和生命前沿学科等领域!


目睹华盛顿继续将最顶尖、最聪明的华人排挤出美国,中国下一代此类人才正对赴美留学失去兴趣。这种趋势至少正以两种方式伤害美国。中国留学生约占在美国际学生的1/3,其中攻读科学、技术、工程或数学(STEM)专业的人数超过来自任何其他国家的学生。若他们停止赴美,美国许多实验室将因缺乏研究人员而枯竭,美国院校也将面临预算窘境。


当初,麦卡锡主义的歇斯底里对才华横溢的科学家钱学森的不断侵扰,最终导致美国将他“拱手让给”北京。


现在看起来,历史或将重演。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学生更青睐到其他国家留学。总有一天,美国或将意识到它更需要来自中国的留学生,而非反之。


无疑,此类势头不会使美国再次伟大。


资料来源于香港“亚洲时报、搜狐、环球网等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