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交互还能这么玩!这个厦大男孩做出的“超级木偶”,拿到国家基金,获得国赛大奖,去了国外展出!

他所在的学院

一直流传着他的传说:


获得国家艺术基金支持,收获全国大赛银奖,今年厦大十佳共青团员之一,带领项目团队出国巡展,还曾给孙春兰副总理做过展示.......


如此经历不得不让人直呼大神

这个“传说”

名叫高超

软件学院2017级研究生


他的项目

“嘉礼偶趣”

用人机交互的形式

泉州提线木偶戏重现出来



前段时间

高超还带领项目团队

美国巡展

中国驻洛杉矶总领馆

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等地

都留下了高超的身影

外国观众面对这样新颖的表现形式

纷纷竖起大拇指

高超(左3)和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张平先生(右2)


外国观众体验交互木偶


高超的这个项目

是针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泉州提线木偶戏

进行“活态传承”的尝试


泉州提线木偶戏源于秦汉

晋唐时随中原移民南迁入闽

唐末五代即已在泉州地区流行

它是由表演者从木偶上方

藉由特殊的器具

悬丝操纵木偶进行表演的戏剧形式

泉州通政巷剧场提线木偶戏演出(图源:青春厦大)


而高超的项目则分为两部分

一是提线木偶的制作

这里使用了3D打印技术


3D打印出的木偶手部


二是表演

团队研制出了人偶交互机器人

用机械臂操纵提线木偶

实现人与机器的互动

可谓制作表演两开花

人偶交互机器人侧面


嘉礼偶趣获得了国家艺术基金支持

拿到了“创青春”大赛

公益创业组全国银奖

高超作为项目负责人

还在去年我厦承办“互联网+”大赛时

孙春兰副总理做展示

孙春兰副总理鼓励他们把项目做下去

将技术落地

真正为非遗传承做出贡献

高超(右侧戴黑框眼镜者)向孙春兰副总理(中)做展示


看到这里

大家可能会有疑问

一个软件学院的研究生

怎么会突然想到去做非遗呢

大约20年前

山东淄博的一个小男孩

和姥姥坐在收音机前

听着里边的五音戏、沂蒙小调等等

男孩逐渐培养起了对传统戏剧的爱好

等到了读研究生时

他说


我的导师姚俊峰教授对于文化遗产保护有着自己独到且深入的见解。在他的指导下,我们对项目发展和运营有了非常清晰的规划。对于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结合先进的科技和媒体,这也是从我的专业角度,可以为提升我们这个民族的文化自信,做的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他还介绍

团队在去泉州调研时发现

国家对于提线木偶戏的保护已经算比较完善了

资金也比较充足

但仍然存在着表现形式单一

人才凋零严重等问题

可想而知

那些更多的不怎么知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

会更加不容乐观

中国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

高超认为应该坚持“活态传承”的理念

不要等到某项非遗濒临失传了

才要想到去保护

并且没有观众

这是没有意义的

他希望能以自己的项目为范本

为其他的非遗传承做示范


这样的责任感一直能在高超身上看到

本科毕业后

2016年8月开始

他参与“西部计划”

一头扎进了内蒙古阿拉善盟

在额济纳旗中学支教一年

支教时的高超


技术攻坚一直是摆在高超团队面前最大的难题

目前在国际上

几乎没有团队在做相同的事情

也就很少有经验能供他们借鉴

为了解决木偶制作耗时长、成本高的问题

泉州提线木偶戏传承保护中心的林聪鹏先生

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也是精于雕艺的“木偶工匠”

高超与他一直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高超(左)和林聪鹏(右)


最终

以树脂为材料,以3D打印为技术的新木偶

在软件学院的实验室中诞生了

新的木偶制作更加简单

皮肤细腻、上色容易

重量也轻了许多

大大降低了机械臂的负荷

与传统木偶进行对比

由高超团队重新设计的木偶

更加符合现代人审美

你能看出哪个是传统木偶,哪个是3D打印的木偶吗?


更大的难题在表演

传统的提线木偶戏技艺繁复

一个木偶便需要十几甚至二十多条线去操控

而对于机器人来说

要实现这一目标实在是难上加难

就这样,他们的团队一点一点摸索

大半年时间过去了

终于有一天

那条机械臂成功提起了6条线控的木偶


高超说

第一次提起木偶时

他感到很激动和自豪

但和传统的提线木偶比起来

还是有着较大的差距

这也给了他们继续做下去的动力

从6线开始

一条一条往上加

每增加一条线控

就意味着比之前增加十几二十倍的难度

现在,他们实现用了12条线的模拟线控

这一数字,还将逐渐提高


面对着如今的成绩,他说

现在取得的所有其实是团队合作的成果

他非常感谢身边能有这样一群志同道合的人

一起做一项了不起的工作

在杭州参加“创青春”大赛时高超团队的合影


高超还想要把交互的方式运用到陈列当中

做“展柜式”的交互机器人

即提线木偶不再是博物馆中冰冷的陈列

当人走到展柜前

作为展品的提线木偶

可以在人的指令下

做出反应


这样抓住公众的注意力之后

就更容易吸引他们走到剧场中

观看实景的提线木偶戏表演


随着项目的发展

高超也注意到

只搞线下的工作是不够的

线上也需要做文章

目前,他们根据已有的成果

设计了一些应用

申请了3个计算机软件著作权

这三个应用

分别对应了“嘉礼偶趣”目前的三个木偶

展示传统音乐和舞蹈的杨贵妃

展示中国汉字和书法的李白

还有展示传统故事的孙悟空

最早今年下半年

这些应用就可以上线了

到时大家可以多多支持


高超团队制作的孙悟空木偶


高超目前正在忙着做国家艺术基金的结项,技术的攻坚也还在持续进行着。刚刚过去的6月8日是我国第14个“文化和自然遗产保护日”,除了对古建筑等有形文化遗产的保护,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关话题。弘扬传统文化,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厦门大学

文:郭宸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祝高超同学的项目一切顺利!

责任编辑:郭宸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加国头条 属于信息发布平台,加国头条 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分享新闻到
微信朋友圈
扫描后点
右上角分享

0 Comments

Leave a Comment

Ad

Related Posts: